激发市民参与热情 提升礼让续航能力
北京青年报 2023-11-27 10:51

通州区万达广场路口,来自周边社区的小志愿者参与礼让斑马线倡导活动

在北京繁忙的街道,每一个路口都是一个小小的城市微观,而身处这城市微观的文明引导员,如同一道道美丽风景线,也像一颗颗爱心蒲公英,将这座城市的温情向四面八方传播。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两年多来,从个人、家庭、社区、街道到众多的公司、单位,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关注文明出行。每一个身边的路口,都成为大家值守的岗位。西城区启动了15个街道动员辖区100家文明单位就近就便认领文明路口活动。东城区为持续推进“文明驾车 礼让行人”专项行动,组织了“礼让斑马线广场舞评选”活动。通州区的志愿者发起了“等灯等灯”活动,吸引了众多志愿者参与值守……

亮点

通州区:

“小手”拉“大手” 全家齐步走

11月12日上午,在通州区万达广场路口,志愿者何女士打出“通行”的手势,行人有序过马路。与此同时,站在她旁边的小志愿者以一曲轻松活泼的“等灯手语操”引导过往行人、非机动车辆文明通行。司机率先礼让,行人有序通行,这种默契非一日养成。在通州区站了六年岗的何女士最有“发言权”。

2017年3月,通州区北苑街道启动“等灯 等灯”文明交通引导志愿服务项目,招募8周岁以上、18周岁以下的青少年志愿者,通过一个个孩子带动一个个家庭,组成家庭志愿队,参与到交通文明行动中来。包括何女士在内的百余位志愿家庭立即响应。如今六年过去了,何女士依然带领着她的家庭成员在路口值守,但最大的不同是,她的孩子们已经长大了。何女士有两个孩子,姐姐林梦汐今年12岁,已经是一名初中生,弟弟林夏末今年10岁,是一名四年级的小学生。何女士告诉记者,因为她们一家都是老志愿者,所以每次志愿活动,两个孩子除了要帮街道维持秩序,还要为新来的小志愿者传授经验,已经成了街道志愿活动的生力军。

回忆这六年志愿者经历,何女士觉得特别有意义:“刚开始是在街道建的微信群里报名,活动信息一发布就‘秒没’,后来街道创建App,便在App里抢名额,现在我们每次都定闹钟去抢”。

在六年的“等灯”活动中,志愿者们研发了很多引导交通的新形势、新内容,让“等灯”活动变得愈发新颖,愈发有参与感。

记者了解到,该志愿项目注重与辖区交通痛点、难点结合,围绕万达广场、北京ONE、国泰商城三个人流量大、交通问题多的十字路口进行文明疏导。为了让“等灯”活动变得更有趣,通州区北苑街道邀请了专业音乐老师创作“等灯”主题歌曲和手语操,利用周末持续开展文明交通引导志愿服务。每周末的8:30到10:00,60至70组志愿家庭分布在通州区的繁华路口,着统一服装,跳起“等灯手语操”,发挥志愿者“调和剂”的作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对违停者进行耐心宣教。同时,林梦汐、林夏末姐弟俩带着一些青少年志愿者还会化身“小记者”,随机对路人进行采访,通过渗透式的路口引导,改善出行者的交通陋习。

随着活动参与人数的不断扩大,北苑街道为志愿家庭添置加贴了安全反光条的特制志愿服,配置了五彩旗、口哨、太阳伞、雨衣、温馨提示手举牌等装备,增加了志愿者对身份的认同感和辨识度。

这些年来,通州区也在加速推进交通硬件设施改造。新仓路是连接玉带河大街和新华大街微循环的小路,这里道路狭窄,为改善这里的交通环境,通州区交通支队在新仓路中段与西营房胡同交叉口设立了红绿灯;在新仓路、中山大街部分道路加装了单行时段的交通标志,以提示驾驶员该路段上下学高峰时期仅可单向行驶。硬件设施改造+文明引导理念渗入,让通州区出行安全指数明显提升,“这几年,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司机、行人、骑行人更有耐心了,互相礼让的越来越多了。”何女士说。

每逢节假日,交警的“荧光绿”与“志愿蓝”交织成副中心美丽的风景线,全力确保行人、车辆“进得来,行得畅,走得通”。截至目前,“等灯 等灯”项目催生了5000余个志愿家庭近万人参与路口文明交通引导服务,累计志愿服务总时长达14万个小时。这六年,是通州区交通管理工作发展的六年,也是交通参与者践行文明交通的六年。

东城区:

马甲“红蓝黄” 路口引导忙

58岁的王涛已经在崇文门路口坚守了整整九个春秋。记者见到他时,他正身披“柠檬黄”,头戴小黄帽,一手挥动着指挥旗,一手举着点赞牌。

在王涛眼中,崇文门路口并非仅是车辆和行人穿梭的地方,而是连接明城墙遗址、通往北京站,以及繁华商业街和医疗机构的纽带。早晚高峰更是交织出一幅川流不息的画卷。在细心“盯住”行人之外,他还会“盯住”车辆,为过往的每一位右转弯时礼让行人的汽车司机举起“点赞牌”。

除了“柠檬黄”,崇外街道的各个路口上还能经常看见“红马甲”“蓝马甲”。他们分别对应着街道辖区社区居委会和企业单位的文明引导志愿者。

 王司敏来自新怡家园社区,除了日常社区工作外,她还投身到路口引导志愿工作中,尤其是在上下学时段,她和同事们一同来到路口,为疏解人流、车流尽心尽力。

最让王司敏印象深刻的是新世界商场的一位志愿者的话。对方说,自从做了文明引导志愿服务,看到小学生过马路时,无数司机们远远的一脚刹车为孩子们让行,他由衷地感动。王思敏告诉记者,其实这种感动也时常出现在她的心里。这种身份互换、将心比心带来的共鸣,让文明引导成为了更为丰富的城市微观体验。

为营造辖区文明出行良好氛围,崇外街道积极开展了“我认领 我服务”路口文明引导志愿服务活动,动员辖区文明单位、干部职工广泛参与,志愿服务2000余人次;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创评大赛开拓路口治理渠道,将活动与党心E家平台融合,提高居民、青少年参与度;街道每周六上午在崇文门路口设立文明出行宣传点,“益时空公益航母”志愿者与交通支队和综合执法队工作人员一起向行人进行文明出行宣传。

此外,崇外街道还通过“小手拉大手”动员社区青少年在家中宣传交通文明;在早晚高峰期间,组织志愿者在路口劝阻非机动车闯灯、逆行、行人不走安全横道线等交通违法行为;在路口,还经常会听到由38人组成的公共文明引导员崇外中队的队员们一声声“您慢点,南北向通行”的文明引导语。今年,为持续推进“文明驾车 礼让行人”专项行动,街道组织了礼让斑马线广场舞评选,其中剑舞英姿舞蹈队参加了北京市第六届礼让斑马线广场舞比赛第三场展演。

崇文门商圈大型商场多,主要路口密集,街道结合实际情况,由党群工作办、社区建设办、社区平安办工作负责同志与下沉交警成立了“联合工作小组”,通过部门联动和路口“微指挥”方式,由交警主导,融入商户参与的“崇文门商圈”治理项目,使得该路口的交通秩序明显改善。

西城区:

文明礼让 “小哥”先行

地处北京中轴线的西城区,交通四通八达,商超企业聚集,极易在高峰时段发生拥堵。直面难题,勇于破局,西城区于2022年8月启动“文明100+”文明示范路口创建志愿服务行动,以“文明交通”为切入点,选取100处文明城区创建示范路口,动员辖区100家文明单位就近就便认领文明路口。

路口“承包”后,为了激发大家的积极性,西城区发动快递外卖从业人员、企事业单位职工和社区居民注册使用“西城文明微积分”小程序,通过拍摄上传践行文明交通行为的图片进行打卡,累计文明积分。并在小哥驿站等服务网点设置文明微积分兑换“魔术围巾”、钥匙链、反光贴纸等宣传周纪念品。

截至目前,“文明100+”共发动辖区300多家单位、10000余次市民群众在早晚高峰时段的重点路口进行交通引导,辐射带动西城区广大居民共同参与。 其中,有一道“流动”的风景线是来自“陶然小哥”的参与,他们在路口引导中成效明显。

早上7:30至8:30的南横东街西口,有这样一幅画面映入行人的视线——身着工服和荧光绿志愿马甲的快递小哥,挥动手中红色引导旗,及时制止不文明行为。“快递员平时都是出行者,换个身份更能体会到文明驾驶的重要性,回去之后给兄弟、朋友讲讲体会,共同遵守交通规则。”顺丰快递员齐南南说。

齐南南所在的顺丰速运站点位于粉房琉璃街160号,是西城区100家文明单位之一。“文明100+”活动启动后,属地陶然亭街道动员34家单位500余位志愿者认领文明路口,顺丰速运就近认领南横东街西口,齐南南从“快递小哥”转变为“陶然小哥”,参与到路口文明交通引导中。路口“承包”后,街道召开交通安全座谈会,向“陶然小哥”通报交通安全事故警示案例,组织公安大学师生、交通支队民警深入快递驿站、快递集散点开展普法与安全教育宣讲与岗前培训。

顺丰速运共有50人化身“陶然小哥”,在每个工作日早高峰参与交通引导,站点采取排班制原则,约两个星期轮换一次。为了支持鼓励快递员参与志愿服务,站点经理为每位参与交通引导的快递员分发水杯、毛巾等日用品。“快递、外卖行业交通问题比较多,我们的出现,更能让同行们意识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一段时间后,附近居民发现,穿梭在南横东街西口路口的快递员,车速变慢了,礼让行为变多了。

除了快递员,还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文明交通中,成为“陶然小哥”。“我工作在菜市口附近,这个路口周边有商场、医院、学校,边上是地铁的换乘站,早晚高峰人流量大,常有不遵守交通规则现象发生。”今年4月,鉴学恒带着12名志同道合的朋友加入“文明100+”活动,“承包”了菜市口路口的志愿引导服务。一段时间以来,他亲身体会到交通文明指数得到提升,“现在横穿马路的人减少了,违停也少了,送学的车辆即停即走。”对此,居住在菜市口大街的胡女士有着自己的看法:“以前路上的引导员主要是大爷大妈,如今有青年志愿者走上路口,能号召更多同龄人参与进来,也能为年轻人树立榜样。”

2023年11月,西城区“文明交通 安全出行”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日活动在陶然亭街道米市社区小广场举行,“陶然小哥”代表齐南南与居民志愿者代表、企事业单位代表以“交通文明大使”身份集体亮相,并获颁荣誉聘书。现场,“交通文明大使”们共同发出文明交通承诺,呼吁大家从我做起,守交规,争做文明有礼北京人。

北青快评

小路口彰显大文明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赋予城市发展生生不息的力量,平安交通则是城市文明的重要基石,而路口又是平安交通的重要一环。小小路口,既是观察一座城市交通秩序的窗口,又是领略生活在这座城市的每一名市民文明素养的平台。当车辆行人各行其道的路口日渐成为常态,当红灯停绿灯行的路口日渐司空见惯,当“文明驾车 礼让行人”日渐变成习惯,北京这座文明之城的秩序之美自然呈现出来。

如果说道路是城市经济发展的“血脉”,那么路口就是让“血脉”顺畅流动的节点。对北京这样的超大城市而言,人口密度高、车流量大、平交路口多的现实,对路口交通秩序的挑战是空前的。这就不仅需要有关部门通过不断完善交通设施、优化红绿灯设置等办法来提高路口通行效率,更需要每一位交通参与者自觉增强守法出行、文明出行的意识。非机动车过路口不闯灯,不逆行抢行,不乱鸣喇叭,自觉服从交警指挥;行人步行过路口、斑马线时,按照信号灯指示通行;机动车在红绿灯路口转向时主动礼让行人,在没有红绿灯的路口、斑马线也注意观察,先让行人通过。这些看似简单的交通法规要求、文明出行规则,既保障北京这座超大城市“血脉”畅通,也确保每名交通参与者人身财产安全,更彰显我们这座城市文明之光、秩序之美。

一个路口的文明,反映一座城市人们的素质,折射一座城市的文明。路口虽小,但发生在路口的一幕幕,上演的是这座城市遵规守法的好品质、文明礼让新风尚,是将路上的每一次邂逅都能变成一次有温度记忆的温暖与和谐。于是,当我们看到首都文明办等多部门组织开展“文明驾车,礼让行人”专项行动以来,先后打造的120处市级示范路口,正在带动全社会一起将斑马线培育成文明线、爱心线、教养线和安全线的时候;当我们看到路口交通文明志愿服务的引导员、志愿者队伍日渐庞大,正在形成文明交通合力的时候;当我们看到路口文明交通遵章率逐年提升,城市“血脉”更加畅通的时候,小小路口所折射出的正是北京城市文明素养的不断提升。

弘扬首都市民热情开朗、大气开放、积极向上、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建设新时代文明行为首善之区的工作千头万绪。要推进与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相符合,与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文明促进工作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要注重通过重点突破来带动全社会整体文明素养的提升。从这个角度说,用路口文明这“一发”牵动城市文明“全身”的努力,其意义就不仅仅是彰显北京的秩序之美那么简单,更蕴含着首善之区将文明行为促进工作全面融入城市治理的可贵探索。

小小路口越来越多可喜的变化、越来越多文明细节让我们感受到了北京这座伟大城市的风度和温度,让我们对北京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更好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更好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打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思想道德高地,推动建设社会风气和道德风尚首善之城的未来更加充满期待。

文/李涛  张佳倩 本报评论员 栗玉晨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付丁
编辑/彭小菲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