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睐”泉州非遗之旅|盘一个簪花围,去吹一吹蟳埔的海风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27 10:00

蟳埔簪花围

空气中传来阵阵大海的气息,蟳埔渔村到了。在路边等候的蟳埔社区负责人庄群热情地先带大家去海边,探访泉州最传统的民间造船技艺——蟳埔抓蟹船。

蓝天碧海处,一艘鲜艳的抓蟹船停在沙滩上,十分醒目。蟳埔抓蟹船造船技艺传承人黄阔介绍,他的祖父黄细炎是蟳埔抓蟹船造船技艺黄氏第二代传承人,这种船是清末民初时,因抓蟹需要而创新建造的船型。早在渔业初期,蟳埔抓蟹船声名远播,受到渔民的青睐。

蟳埔手工木船慢慢退出历史舞台。一次偶然的机会,黄阔结识了闽台非遗资源研究中心的专家刘芝凤,当时,她和她的团队正在做国家海事遗产民间造船绝技抢救与传承研究,双方一拍即合,黄阔花费两个月,重新恢复传统技艺,全手工建造了这艘复古蟳埔抓蟹船。黄阔和他家族的黄氏抓蟹船的制造历史也因这项目列入国家名匠名录。

作为第四代传承人,黄阔掌握的水密隔舱技艺,最早见于南朝,被认为是“不亚于指南针的发明”。“早期人们驾一个独木舟出海,很危险。他把一艘船中间挖下去,船身内部经水密舱壁隔成一格一格的多尖独立舱室,第一安全了,万一哪个地方漏水了,可以把它补上,让远航成为可能。而且,运货存物,独立装舱,干湿分离,所以这是一个伟大的发明。”

走进蟳埔村,盘头摄影体验店一家挨着一家,到处都是靓丽的簪花围广告。巷头巷尾、房前屋后,衣着鲜艳的一众“渔家女”,或回眸展颜,或明媚靓丽。大家感叹,“被赵丽颖点爆的簪花围,改变了蟳埔千年的营生,以前人们都跑过来买海鲜,现在全村人都在做簪花围生意。”

爱拼才会赢,爱美也不分年龄。“青睐”团友挑选心仪的服饰、花朵,等待蟳埔阿婆把自己装扮起来。后来,头带簪花围的“青睐”团友聚集在村委会,与泉州市文旅局原非遗科科长、泉州非遗项目主要评委谢万智先生,还有蟳埔服饰制作技艺传承人黄晨,以及蟳埔村元老黄老先生等嘉宾围坐在一起,面对面交流座谈。

谢先生首先向大家介绍,泉州上古为闽越之地,闽越文化、中原文化、海洋文化三个文化形态融合、碰撞,形成独特的闽南文化。大家戴的这个小小簪花围,也是本土文化跟域外文化的结合。什么时候开始有簪花?宋朝阿拉伯人当泉州市长,带来了奇花异草,在蟳埔云路村引入鲜花种植。传统的簪花风俗怎么形成的?蟳埔女的一生都离不开簪花,以前家里要办什么喜事,就要买花送亲戚朋友戴在手上,这个花送多送少是有讲究的。关系比较亲的,送花就要送多,关系比较远的就送少。每年正月二十九,在真武庙举行祭海仪式,吉日当天,蟳埔女戴上簪花,打扮一番,去参加巡香活动。“蟳埔女生活辛苦,但她们对生活充满热情,几枝花融入生活,这个习俗经过一代一代继承下来,传承几百年而不衰。”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蟳埔女的服饰有什么特点?传承人黄晨笑言,蟳埔女是海的女儿,蟳埔女服饰七分袖八分裤,以蓝色为主,“大裾衫”“宽筒裤”主要就是方便出海劳动,行走轻松,经久耐穿。“蟳埔女非常勤快,她们每天要去滩涂养海蛎,收海蛎,然后一个一个挖海蛎,挑出来。清早挑着担子去赶早。以前在菜市场,卖鱼的都是蟳埔阿姨,只要看到她头上有簪花围就放心,因为簪花围成了行走的商标,是她们诚信经营的标志。买牡蛎的人只要认准簪花围,就能买到质量上乘的海鲜。”

作为作家、诗人,谢先生还分享了他写的闽南歌曲,海鸟做邻居,蚝壳做屋墙,屋脊翘到天,阿母的头顶竖簪花……歌中浓缩的蟳埔生活,透出浓浓乡情,听得人十分感动。如何围聚传统文化、非遗文化?在谢先生看来,祖先创造的好的生活状态,通过一辈辈传到当下,这些存活的非遗文化更是一种生活,是活态的文化,“要给它提供生产生活的条件,让它更好地生活。”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喆
编辑/韩世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