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区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结硕果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13 11:49

微信图片_20231013112542.jpg

非遗表演、成果分享、农人宣讲、传统节气展示……10月13日上午,第34届北京农民艺术节“乡村大舞台”丰台区专场展演暨村书记论坛(文化振兴)在中华名枣园举行,活动通过主题展演、农人宣讲、非遗文化展示、村书记分享等多种形式集中展示了丰台区乡村产业振兴、生态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取得的成果,绘就一幅美丽乡村画卷。

微信图片_20231013112547.jpg

北京青年报记者从现场获悉,整场演出,舞蹈、情景剧、朗诵、器乐等节目异彩纷呈。情景剧《一杯凉茶》,带观众走进丰台区接诉即办工作人员的忙碌日常,以“凉茶”为意象,代表的是奔走不息的脚步,是为民服务的初心,是接诉即办、未诉先办的决心;原创歌曲《怀念》如麦浪翻滚着时光,在岁月的春华秋实中镌刻下一幅幅值得怀念的美好景象,穿越旧时光,对话新时代;一个个精彩的节目为我们描绘出美好丰台的新篇章。

微信图片_20231013112552.jpg

活动现场特别推出了“村书记论坛”环节,这是今年丰台区创新打造的乡村振兴品牌。该论坛邀请了丰台乡村文化振兴领域卓有成效的村书记,分享交流乡村文化振兴的思考与经验。

微信图片_20231013112559.jpg

“我们村自明代成村,已有400多年发展史,如今已全面转型为楼宇经济,2022年实现全年经济收入达到3.82亿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15.6万元,位居全区前列。”右安门街道西铁营村书记李国旺介绍,该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忘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西铁营村修缮了始建于明天启七年的敕建皇家庙宇南顶娘娘庙,推广市级非遗西铁营花钵挎鼓和区级非遗西铁营馨春开路会,如今两档花会已经有会员50多人,重新焕发生机,并将一年一度的中顶文化节升级为文化周,重现了传统的花会盛况,以更年轻、更出圈的方式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助力了村域经济的发展。

魏各庄村乡村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村内有丰台区级文物——密檐塔,道教宫观——三清关帝庙,特色文艺——霸王鞭等,中央民族大学,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落户”,也为魏各庄村的乡村振兴加强了文化属性。

“经济要长足发展,要有文化作为支撑。”王佐镇魏各庄村党总支书记林德才说,为了留住村落历史文化,推进乡村文化繁荣兴盛,该村建起了村史馆,利用千青爱草仙龙园、洛平精品采摘园等资源优势,举办“五月牡丹芍药花神节”“樱桃采摘节”“草莓采摘节”“农民丰收节”等农事节庆活动,以节兴旅、以节促农,不断提升魏各庄村品牌影响力,如今的魏各庄村已经从原来的贫穷落后转变为美丽乡村,村域环境更优美,交通更便利,基础设施更完备,村民生活更富裕,集体产业更兴旺。

“我们街道有‘北京市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大瓦窑村党史馆、小屯村新四军林,红色文化资源,是我们发展的特色优势资源。”卢沟桥街道文化宣传负责人施春艳介绍他们推动红色精神传播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的经验。卢沟桥街道还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郭庄子村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创办了以“让乡音永驻”为主题的现代文化创意产业平台郭庄子·农时荟,结合二十四节气,吃农食,知农事、种农耕,品尝“老嚼谷儿”,让民俗文化落地生根。

一场面向农民群众开展了“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活动也在现场开展。

新科技助力乡村振兴,云岗街道张家坟村的智慧农业园里,温室能够在夏季为作物生长“纳凉”;深化法治乡村建设,北宫镇张郭庄村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共享发展成果,右安门街道右安门村积极推进医养融合,投资建设了嘉祥敬老院,并联合集体企业右安门医院等医疗机构,建设了集“医、养、护”于一体的健康产业……活跃在田间地头的基层普法员,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乡村振兴协理员,探索数字乡村建设、积极推动优秀成果实践的农业数字化技术员等走上宣讲台,以饱满的热情和鲜活感染的事例,展现着“新农人”的自信、豪迈和担当。

据介绍,目前这支宣讲队伍已经在涉农街镇开展巡讲10场,包括社区干部、村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在内的700多人次现场聆听宣讲。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各级媒体报道15次,其中国家级2次,市级报道6次,区级报道7次,累计线上阅读量近2万次,展现了丰台区乡村振兴中的善治共治祥和图。

丰台区农业农村局赵颖男副局长介绍,今年的北京农民艺术节“乡村大舞台”丰台区专场展演,依托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资源,促进了民俗元素与乡村旅游体验深度融合,突出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主题,培育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新动能。丰台区将着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生态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共创丰台乡村振兴的美好明天,为“妙笔生花看丰台”愿景早日成为现实提供坚实保障。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蒲长廷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杨益
编辑/谭卫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