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增减之间用好中考“指挥棒”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27 15:28

北京市教委9月26日发布了北京市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改革政策,该政策将在“全科开考”的基础上,减少用于升学的计分科目,强化综合素质评价在考试中的运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9月27日《新华每日电讯》)

近年来,各地的中考改革步伐加快,中考逐渐由传统的笔试向综合评价转变,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但一些地方的中考改革仍没能完全革除应试教育的“遗毒”,仍受到应试教育指挥棒的影响。这与一些地方的中考改革步伐不够大,改革不够彻底有关。此次北京发布的“新中考”方案,迈出的步子更大,有不少亮点,对素质教育改革,能够起到较大的推进作用。

据介绍,此次改革总体思路是“大减法、小加法,多渠道、新载体”。比如此次中考改革,将考试科目从10门减少为6门。历史、地理、化学、生物不再作为计分科目,而是作为考查科目,实行按等级呈现成绩。对考试科目的削减力度可谓是“大刀阔斧”,又能做到精准不“误伤”,这就是“大减法”,减少了机械性、重复性、低水平的考试内容和形式,有助于给学生减轻学业负担,符合“双减”政策要求。

“小加法”,则如把物理实验操作计入中考成绩,物理分值80分,其中笔试分值70分、实验操作分值10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重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杜绝死记硬背,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让物理教学回归学科本身,让课堂变得“兴趣课堂”,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

将学生从“刷题”中解放出来,重视过程性考核。北京发布的“新中考”方案,有助于清除填鸭式教育、应试教育给教育带来的不利影响,摒弃“唯分数论英雄”的错误教育观,强化综合素质评价,更为科学合理,是对学生“真才实学”进行培养与检验。

为应试教育做“减法”,为素质教育做“加法”,当减则减,当加则加,做好教育的“加减法”,一增一减间,增的是学习效率、素质教育,减的是学业“冗余”、学习“包袱”,是填鸭式教育、应试教育,从而将素质教育摆在了更重要的位置上,有利于校准与用好中考“指挥棒”。教育改革应该更多一些这样实质性的改变,纠偏中考、高考的“应试指挥棒”。北京“新中考”方案,值得各地借鉴。要能用好中考、高考的“指挥棒”,要加大力度推进素质教育发展,才有利于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让教育能够回归育人初心。

文/戴先任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