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 | 要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21 16:05

我国是专利大国,但大量专利在“沉睡”,专利成果的转化率亟待提升,高校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仅为3.9%。以专利产业化为目标,我国将启动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着力破解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堵点难点,加快专利价值释放,更好支撑创新发展。(9月21日《经济参考报》)

近年来,我国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下了较大功夫,也取得了较好成绩,科技成果转化加速。如2022年我国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36.7%,较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关键需要解决好动力问题,这就要能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动力作用。

早在2012年,山东省就明确提出,允许和鼓励在鲁高校、科研院所职务发明成果的所得收益,按至少60%、最多95%的比例划归科研人员与团队拥有。2020年实施的《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提出,科技成果完成单位持有的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后,应当由单位对完成、转化该项科技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和报酬……这些措施的出台,有助于起到激发科研人员干事创业积极性的作用。

同时也要看到,在一些地方的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对科研成果转化形成了一定阻力,设置了较大障碍。目前科研成果转化率仍有待提升。比如部分企业急功近利,不肯“种桃”爱“摘桃”;部分地方政府也是如此,过于看重落地多少企业、引进多少专家、当年贡献多少税收等数据指标,却容易忽视对原始创新的服务和对创新模式的突破;一些高校也显得急功近利,存在“重研发、轻转化”“重论文、轻专利”等问题。

专利转化特别是我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仍有待提升。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显示,我国科研单位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13.3%,高校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仅为3.9%。地方政府、企业、高校都是科技创新的重要责任主体,不能让他们不仅没能成为科技创新的动力,反倒让他们成了投机取巧的“投机者”,成了科技创新、科研成果转化的绊脚石与阻力。

科研成果不能成了“沉睡的资本”,科研成果转化要“种桃”不要“摘桃”,要激发动力,也要扫除阻力。科技创新,科研成果转化,要少一些噱头,少一些“面子”。这就需要从地方政府到高校、企业等相关方面,都要能摒弃短视思维,多些长远眼光、长远布局。

另外,也要能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强化科技创新的正向激励,重视发明专利,重视原创、创新,也要加强对“摘桃派”的反向约束,对“摘桃派”尤其是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摘桃派”要予以相应惩治,奖惩分明,奖优罚劣,促进一种良币驱逐劣币的良性循环。

要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科技成果要“活用”而不能再“沉睡”。通过完善相关制度,打通科研成果转化的“梗阻”,这样才能更好保护创新,更好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唤醒“沉睡”的科技成果,让更多的创新性成果从“书架”走上“货架”,从而才能让科研成果更好惠及社会、造福社会。

文/戴先任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