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太庙和社稷坛:左祖右社聚风云斜风细雨不须归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19 10:00

青睐·中轴线寻访⑦

编者按:今年三月以来,“青睐”策划推出了“北京中轴线深度寻访”系列活动。根据最新公开的北京中轴线遗产“全景图”,邀请专家带队,与读者一起深入寻访纵贯北京城的中轴线构成要素、中轴线保护区域,以及中线区域。

通过“中线深度寻访”系列活动的实地走读,我们与读者一起探索“旷千古之希逢,超万代之奇观”的北京中轴线,挖掘其中蕴含的人文故事,深切体会北京这座举世瞩目的古都的深厚历史文化价值。

随着古建的逐步开放,被按下暂停键的“青睐·中轴线深度寻访”系列活动,重启新的探访之旅,第七站寻访左祖右社得到会员的热切响应。9月9日下午,一场绵绵秋雨,也没有阻挡“青睐”会员热情的脚步。

在劳动人民文化宫东门集合时,会员们看到夏凡背着一个又大又沉的背包走来,他自己的衣角淋湿了,背包却遮得严严实实。原来里面是他设计的教材,每人一本发给大家。有会员感叹,对“过耳就忘”的她来说,教材不只能留作纪念,简直是“刚需”。

在古代,皇家的祭祀体系与军队国防体系在同一个高度

“左祖右社”是北京中轴线上非常重要的两组建筑群,其中“左祖”指的是“太庙”,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右社”指的是“社稷坛”,也就是今天的“中山公园”。

“大家非常熟悉的这两座市民公园,在明清两朝的历史中,它们既是都城皇家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帝制时代祭祀文化、礼制文化的集中体现,具有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文物价值与历史地位。”寻访开始,夏凡立刻启动烧脑模式,吸引所有人一秒进入听课状态。“假如你是一个几百年前的设计师,规划一座帝国都城时会如何设计?”随着启发,“青睐”会员们打开思路:“皇宫大内、军事防御、平民住宅、商业设施……夏凡为大家的答案点赞:“都说对了,不过,千万不要忘记还有祭祀坛庙体系,‘国之大事,在祀与戎’,2000多年前的这句话表明,在古代,皇家的祭祀体系与军队国防体系在同一个高度,祭祀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古人为什么要祭祀?因为远古祖先认为,所有自然现象的发生都与神灵有关,于是便在祈求神灵护佑民生的过程中,产生了天神、地祈、人神这三类要祭拜的神灵,其中列祖列宗、圣人先贤,谓之“人神”,夏凡举例说比如过去北京就有非常多的孔庙、关帝庙,老百姓经常去祭拜。“简单说,古人跟神灵搞好关系的这个仪式,就叫做祭祀。”

祭祀离不开祭祀体系的建筑,它们分别是坛和庙这两大类,“坛就是夯土筑成的高台,用于祭天祭地祭日月;庙就是一座大殿,用于供奉牌位进行祭祀人神,而今天我们的活动就正好是去探访一个坛一个庙,通过社稷坛和太庙,去深入了解古代的祭祀体系。在整个北京中轴线上一共有‘四个半’祭祀场所,社稷坛、太庙、天坛、先农坛,那‘半个’就是景山后面的寿皇殿,这‘半个’要从雍乾之后算起,因为自那之后皇家御容画像供奉在殿内,皇帝在特定日期前去进行祭祀。”

为什么叫“左祖右社”?夏凡打开他设计的卡通插图揭开答案,“左祖右社最早在《周礼·考工记》中有明确记载,而左祖右社的概念,是以皇帝的身位而言的。皇帝通常是面南背北而坐,所以皇帝的左手边就是东方,右手边就是西方,皇家祖庙大多建在皇宫的东方,也就是左侧,社稷坛则建在西方,也就是右侧,因此叫‘左祖右社’。我们今天看到的北京太庙与社稷坛,就分别位于紫禁城的东南与西南方位,并且关于中轴线对称,它们的建筑面积、布局结构也大体相似。”

皇家祭祖分时享、告祭、祫祭三种类型

夏凡向大家介绍说中国历朝历代都有皇家祖庙,但目前已经所剩无几。“太庙”中的“太”字,意思是极大,大而未尽则作“太”。而“庙”就是祭祀祖先之地,“太庙”合起来就是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皇家祖庙。

北京太庙始建于1420年,这一年明永乐皇帝朱棣迁都北京,营建了紫禁城、皇城、内城以及一系列的皇家祭祀建筑,包括天坛、先农坛、太庙、社稷坛等等。嘉靖24年,明朝嘉靖皇帝对皇家祭祀制度进行了改革,相应地对祭祀建筑也进行了改建、新建,如圜丘坛、日坛、月坛、地坛、历代帝王庙等等,就是那时候建起来的,我们今天看到的太庙建筑群也是嘉靖时期改建的。

后来清王朝入主北京,完全承袭了太庙的建筑体系以及祭祀制度,将明朝皇帝的牌位送进了历代帝王庙后,开始供奉自己的列祖列宗,直至最终灭亡,太庙也结束了五百余年的历史功能与使命。

皇家的祭祀建筑群都有一套完整的规划和建筑标配,无论是“坛”还是“庙”,大体都是由这几组建筑组成:首先是有一个举行祭祀大典的地方,比如太庙的享殿、天坛内的圜丘坛、祈年殿,举行大典时会将牌位请到这些场所进行祭祀,当仪式结束后,需要将这些牌位送回到一个地方存放,这就是标配里的第二座建筑,比如天坛里的皇穹宇,太庙里的寝殿等。此外还要有神厨、神库、井亭、宰牲亭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大家以后去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等公园,都可以找找这些建筑。”

“青睐”一行人撑着伞跟随夏凡老师走进细雨中,草木青翠,空气清新。“大家看这个大戟门,这是明代的建筑,巨大的斗拱撑起远伸的屋顶,这是明代建筑的特点。之前门内还存有120条大戟,这是礼制的需要,代表了这座门的级别与功能,后来1900年全被八国联军抢走了。”

继续向前,转进一处角门,眼前豁然开朗。青云长空之下,一座气势恢宏的太庙享殿伫立在眼前,“哇,太美了,怎么觉得好像第一次来!”“没什么人,太好了,可以敞开了拍照”。会员们纷纷举起手机,夏凡组织大家退后紧贴大戟门,拍摄“框式构图”。

“响铃了,上课了!”夏凡招呼着,大家聚拢过来,“故宫有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太庙也有三大殿,享殿、寝殿、祧庙,它们分别是做什么的呢?享殿是举行祭祀典礼的地方,皇家祭祖大典就在这里举行,每当典礼开始后,这里便钟鼓齐鸣、韶乐悠扬、香烟缭绕、仪仗簇拥,场面隆重、气氛肃穆。”

“皇家祭祖大体分三种类型,时享、告祭、祫祭。时享就是‘四孟时享’,指每年春夏秋冬四季首月的吉日,将寝殿内的历代帝后的牌位奉至享殿。第二类‘告祭’是指每遇到国家重大事件时,比如登基、征战、婚丧等,皇帝(或派大臣代替)到寝殿向祖宗上香报告,这个仪式比较简单,也无需将牌位请到享殿。第三类是‘祫祭’,‘祫’字左边是‘示字旁’,代表神,右边是‘合’,所以‘祫’的意思就是‘合祭’,这是在每年除夕前一天举行的年终大祭,历代帝后神位都将被请到享殿合祭。”

明代大殿看太庙 历经500年岁月沧桑而未遇重大损毁

经过一番秋雨洗刷,太庙愈发显得气度不凡。

夏凡向大家展示自己设计的建筑图样,讲述古建知识。“中国的古代建筑在全世界都是独树一帜的存在,其中一个特点就是以建筑的外观来体现建筑的等级,比如屋顶,最高等级是重檐庑殿顶,享殿就是这种屋顶;第二等级是重檐歇山顶,天安门城楼就是重檐歇山顶,往下还有单檐庑殿、单檐歇山以及攒尖顶,故宫的中和殿就是攒尖顶,以上都是帝王皇家以及王侯相府所使用的,普通百姓不能使用,否则就是僭越。再往下就是硬山顶、悬山顶,这才是百姓民居使用的,尤其硬山顶,四合院里看到的基本都是这种。另外,我们看享殿屋顶上铺的是琉璃瓦,过去只有皇宫王府坛庙才可以使用,这种瓦表面有一层釉,可以呈现出多种颜色,在阳光照射下亮丽多彩、鲜艳夺目。而百姓民居只能使用那种灰土陶瓦,所以明清时期的北京城,中间一圈金碧辉煌的皇城,外边则环绕着连绵的灰色四合院,泾渭分明,整齐有序。”

夏凡介绍说今天的这座享殿是明代嘉靖朝所建,历经500年岁月沧桑而未遇重大损毁,是北京城区内保存最完好的明代宫廷建筑,尤其是它内部的68根金丝楠木巨柱,更是稀有的明代遗存。还有享殿内部墁铺的金砖,是中国古代专供皇家宫殿建筑使用的一种高质量地砖,产自苏州,通常需历经取土、制坯、阴干、烧制、打磨和浸泡等多道工序,前后历时两年才能制成。因此整座享殿在中国古建领域具有极高的学术地位与研究价值。

朱元璋时期配享太庙的功臣相当于安徽老乡会

享殿南侧的两边,各有一组通脊连檐的配殿,夏凡笑问,谁知道这个配殿是干吗用的?“配享太庙。”有会员回答。夏凡点头称是,并进一步介绍,功臣“配享太庙”制度源于周代,是历代王朝对有功之臣的最高褒奖与荣誉,“功臣死后,牌位供奉于太庙,与历代皇帝一起接受后世子孙的祭祀与怀念。配享太庙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官员奋斗终身最向往的荣誉。大家看这张配殿内部的老照片,一个隔间供奉一个牌位。其中东配殿15间,里面存放了皇帝家族中对国家有重大功勋的王公的牌位;西配殿15间,存放的是对国家有重大功勋的大臣的牌位。”

夏凡表示,明清两朝配享太庙的功臣都存在一定规律,“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都是他的老乡,安徽的、凤阳的,甚至是一个村的发小,比如胡大海、常遇春、徐达等等,因此配享太庙的就相当于安徽老乡会。到了清朝,配享太庙的分为两类,一类是皇家宗族的人,他们供奉在东配殿,跟着努尔哈赤打天下的大多都是他的弟弟和儿子们。第二类就是非皇族的功臣,他们死后牌位都供奉在了西配殿,先后有图海、张廷玉、傅恒、福康安、僧格林沁、阿桂等,其中张廷玉是唯一的汉臣、唯一的文臣。”

讲皇家宗庙祭祀,就不能不说到“昭穆制度”,夏凡告诉大家,昭穆是指中国古代宗法制度中,对宗庙牌位或陵寝排列的规则和次序。例如在安放祖宗牌位时,通常第一代始祖的牌位放置在中间,然后第二代、第四代、第六代……都排在左边,统称为“昭”;第三代、第五代、第七代……都排在右边,统称为“穆”。此外,皇家在排列后续各代帝王陵寝的位置时,通常也会遵照“昭穆制度”,即按照“一左一右”次序进行。

沿着台基转过一个弯,寝殿就在眼前了。夏凡打开一张寝殿的平面示意图说:“在不举行祭祀大典的平时,皇帝与皇后的牌位便供奉在寝殿。明代寝殿内部分为九间,每间供奉一代皇帝和他的皇后,里面陈设就像卧室一样,帷幔、床榻、香案、褥枕等,牌位放在床上,象征起居安寝。”

寝殿一共九间,总有放不下的时候,怎么办?到了明孝宗时期,之前算上朱元璋的四世祖、三世祖等已经十人了,于是明孝宗便建了祧庙,四世祖作为第一代不能动,只能将三世祖率先祧迁到祧庙中,此后几个远祖祧迁后,再祧迁朱元璋(永远居中不动)以下的皇帝,当然明成祖朱棣也位居东侧第一位不动,后续其他皇帝陆续祧迁。满清入主北京后,对寝殿进行了重新划分,除清太祖帝后仍居正中一间外,其余八间又分为二室,也就是清代寝殿共有17间,每间供奉一代帝后的牌位,至清亡时,还有六间没用。

“社稷祭祀”是国家祭祀体系中的重要部分

有会员好奇地问,皇帝从紫禁城去太庙、去社稷坛祭祀走什么路线?夏凡解释说:“皇帝如果去太庙祭祀,是从午门出来,一路过端门,从太庙街门进入太庙,举行祭祀仪式。皇帝如果去社稷坛祭祀,是从午门出来,马上右转进阙右门,再由社稷坛东北门进入,经过大戟门、拜殿,到社稷坛进行祭祀。和我们今天寻访走的路线一样。”闻此言,大家不禁都笑了。

社与稷,分别代表着“土神”与“谷神”,在中国的传统理念当中,土地载育万物,五谷养育民众,当国家政权形成后,土地与谷物便被视作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社稷”也成了国家政权的象征与代名词,于是“社稷祭祀”也与祭天、祭祖一样,成为国家祭祀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举行这种祭祀仪式的场所就是社稷坛。

北京的社稷坛始建于公元1420年,是明清两代王朝祭祀“土神”和“谷神”的地方,与太庙相对,一左一右排列在中轴线两侧,体现了“左祖右社”的原则。每年仲春与仲秋,皇帝都要亲自前往社稷坛,春天为天下祈福求祥,秋天收获之后向社稷报告丰收。

社稷坛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坛上铺设的青、红、黄、白、黑五种颜色的土壤,简称为“五色土”,它们多由全国各地纳贡而来,以表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坛台四周还建有四色琉璃砖墙,每一边墙体的颜色都与坛中一边的土色相呼应,比如坛中北侧是黑色土,北侧坛墙便覆黑色琉璃瓦,再比如坛中东侧是青色土,那么东侧坛墙便覆青色琉璃瓦,以此类推。

夏凡驻足,滔滔不绝讲述起社稷坛的变迁史:1912年,清王朝灭亡后,社稷坛延续五百年的祭祀功能与使命也就此终结。1914年10月10日,社稷坛成为北京第一个对普通民众开放、供大家休闲娱乐的大众公园,“眼前这座拜殿,过去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时逢雨雪时的行礼之所。1925年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后,曾在这里停灵,接受民众吊唁。1928年拜殿更名为‘中山堂’,社稷坛也更名为‘中山公园’,直到今天。”

“打卡”冬菜包 大牌坊曾承载一段屈辱史

继续向西走不远,到了著名的来今雨轩。这个民国时期一众社会名流、鸿儒大家聚会的饭庄,今天也成为人们争相打卡的“网红景点”,尤以鲁迅“种草”的“冬菜包子”最为抢手。等到刚出锅的冬菜包落了肚,大饱口福后,“青睐”会员个个露出满足、幸福的表情,重整旗鼓,向前而行。

不久,到了中山公园标志性建筑:保卫和平牌坊,“这座蓝琉璃瓦顶的石牌坊,承载着我们国家100多年前一段屈辱的历史。”夏凡向大家讲述了这段少为人知的历史:“1900年6月20日,德国公使克林德带人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路遇清兵检查,克林德率先开枪,随后被清兵首领恩海击毙。这起事件成了战争的导火索,此后八国联军集结进攻,8月14日打进北京,慈禧带光绪帝匆忙逃离。此后清政府与列强进行了长时间谈判,最终于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条约中除割地赔款外,还有一条就是在克林德被杀处,即今天的东单大街上立一座‘克林德碑’。于是,自1903年开始,东单大街的西总布胡同西口,就竖立起了一座‘克林德牌坊’。”

直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战败,克林德牌坊才被拆除,移到了中山公园内。由于当时战胜国(协约国)的宣传口号是“公理战胜,强权失败”,牌坊因此改名“公理战胜坊”。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废除了之前一切不平等条约。1952年10月,为纪念“亚太区域和平会议”在北京召开,“公理战胜坊”改名为“保卫和平坊”。

活动结束,回望此番“左祖”“右社”穿越之旅,中国历史的绵延不断,中轴线亘古未变的建筑与文化扑面而来,令人回味悠长。

供图/李玮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喆
编辑/王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