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老师带出航模国赛冠军队
西安晚报 2023-09-08 09:05

人常说,隔行如隔山。然而,在西安一所小学里,一名普通的美术老师却打破这一壁垒,带领学生在省、市航空模型竞赛中多次获奖,并一路闯进国赛、摘得金牌,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逐梦星辰”的种子。

带领学生从入门到实操

“飞机为什么会飞?”9月6日上午,在灞桥区热电小学四年级一班的科学课上,教师白西钢拿着一个线操纵飞机模型,给学生们讲授航空科学知识。

学生们目不转睛地盯着白西钢手中的航模,明亮的眼神中“写”满对未知的好奇。

“我们可以把飞机前方的空气想象成水。你们看,飞机的机翼上方凸起,下方较平, 飞机飞过去后,‘水’被机翼分成了上下两部分。机翼通过的时间相同,机翼上方还是下方‘走’过的路程长?”白西钢问。

“上方!”孩子们齐声回答。

“对!那么上方的‘水’流速快还是下方的‘水’流速快?”

“上方!”

“对!此时上方的‘水’对机翼产生的压力小,下方的‘水’对机翼产生的压力大,机翼上下表面形成了压强差,这就产生了让飞机向上的升力。”

神奇的飞行原理,激起了孩子们的探究热情。白西钢把孩子们分成多个小组,分发了橡皮筋动力滑翔机模型零件,让学生自己动手组装……

航模知识从零学起

“白老师是个发明家!我们见过他制作的各种各样的飞机模型,飞起来特别酷!”四一班学生陈家栋兴奋地说。

“白老师不但是个发明家,还是个多面手,他几乎什么课都能带。”体育老师谢坤说。

1983年从西安师范学校毕业的白西钢,在热电小学当了11年语文老师。用同事们的话来说,他就像一颗螺丝钉,哪里需要就钉在哪里,除了没当过音乐老师,小学各门课他都带过,如今他给孩子们带美术课,有时也“客串”科学课老师。

航模运动的技术门槛、场地要求都比较高,购买模型所需的花费也不小,在中小学开展这项活动有着一定难度。而热电小学大多数孩子的父母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学校里没有专职航模老师,他们是如何克服技术和经费困难,坚持开展了多年航模运动的?白西钢又是如何从航模“小白”变成“大神”,带领孩子们斩获各项大奖的?

一切都要从11年前说起。2012年的一天,热电小学时任校长韩宝安遇到了时任西安市航空模型运动协会秘书长的张大平老先生。交谈中得知,全国航模运动正处在发展低潮期,但市级航模大赛仍在坚持举办。曾在年轻时学过航模知识的韩宝安深知,这项运动对于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增强动手能力有着很大帮助。

当时,学校恰好处在转型期,如何走出一条特色化办学之路,成为韩宝安思索的焦点。“带领孩子们学习航模!”他把这个想法告诉白西钢,得到白西钢的支持。说干就干!对航模一窍不通的白西钢,决定从零开始,学习这项新技术。

从书本上学,从网络上学,请教航模运动协会专家……记者看到,白西钢整理制作的知识手册足足有厚厚的10多本,上面满满记录着他自己做过的各项航模实验情况,密密麻麻而又整整齐齐。

为省费用 自己制作维修航模

自学一段时间后,白西钢从高年级挑选了几个孩子,组建了学校的第一支航模队。很快,他们就迎来了市上举办的航模比赛,项目称作“猛虎直升机”,是一个用橡皮筋作动力的木杆,带着一个KT板和螺旋桨,用橡皮筋绞起来,然后释放动能,“直升机”就会往上飞。

各校参赛队的模型是统一的,那么,如何能在比赛中取胜?白西钢带着孩子们仔细研究,一次次测算,通过改变航模橡皮筋动力、改变航模重心位置等,寻找到最优方法,竟然出人意料地在比赛中斩获了第一名和第三名的好成绩。

初战告捷,师生们信心大增,开始挑战线操纵飞机、遥控飞机。但在训练过程中,航模难免会摔下来,有时“伤情”很重,无论是找人维修或是重新购买,都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加上航模社团的孩子们越来越多,设备需求增大,学校购买起来十分吃力。白西钢便自己制作、维修和保养航模,他还把复杂的原理用简单的语言讲给学生,带着学生一起干。

慢慢地,大家发现,不仅把钱省了下来,知识在实践中也真正内化到孩子们心中,学生动手能力有了很大进步,有的高年级学生甚至学会了焊接技术。

从2017年开始,白西钢带领校航模队先后代表省、市参加了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比赛,并在当年的国赛中获得团体银牌、单项2银1铜的成绩,之后在2018年和2019年两届国赛中,在P2B—D/P项目中连续包揽了团体金牌和个人金牌、银牌、铜牌。

记者采访当天,恰好是白西钢的60岁生日。此前,他已经将多年学习总结的航模知识技能,倾囊传授给学校青年教师、航模社团的老师。“我从三年级开始学航模,白老师是我的启蒙老师。我现在能独立让航模飞上天,也跟着老师组装和维修过航模。有一次我们的航模课是在河边上的,很多家长都去看,看到我操纵的航模飞了起来,妈妈特别高兴、激动,还说她为我感到自豪。”五年级学生同晨宇说。

文/王燕

编辑/倪家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