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两财经 | 公募基金突破28万亿背后,中国居民财富管理版图变化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27 09:20
更多资讯 关注半两财经

继6月份超越银行理财之后,公募基金规模再上台阶突破28万亿大关。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日前发布2023年7月公募基金市场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7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44家,其中,外商投资基金管理公司48家(包括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内资基金管理公司96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或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子公司12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1家。以上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28.80万亿元。7月公募基金规模增加超1.1万亿元,规模首次站上28万亿元大关,创出历史新高。

6月公募基金规模首度超越银行理财规模

今年7月份A股市场震荡中,混合型基金份额和规模双双呈现缩水态势,但丝毫不影响权益基金在上月规模增加千亿元基础上,再度增加860多亿元;债券基金也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单月增近1800亿元。此外,上月缩水4000亿元的货币基金份额和规模同样双双增长,增量超过8100亿元,成为当月规模增量主要抓手。

此前,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3年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为25.34万亿元。根据基金业协会数据,截至2023年6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44家,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27.69万亿元。这意味着在统计学范畴,公募基金规模首度超越银行理财规模,成为中国居民财富管理的“一哥”。业内人士指出,几十年来,银行理财牢牢占据中国居民财富管理中第一的份额,一方面是中国银行体系的发达,另一方面是老百姓的理财思路相对稳健、保守。如今公募基金超越理财意味着中国居民财富管理思路的转变。

基金业两手抓:自购潮和降费

7月以来,面对A股市场的动荡,基金业掀起了两大举措改善行业的处境。一方面是

公募基金迎来了年内最大规模自购潮。8月21日,多家公募、券商及券商资管公司相继宣布自购。其中,国泰君安资管自购2亿元、中信证券自购1亿元领跑,易方达、华夏、广发、富国、嘉实、汇添富、南方、中欧、兴全等公募公司均宣布自购5000万元,投资旗下权益类基金产品。据不完全统计,20多家机构的自购金额接近13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在新基金发行不达预期时,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希望通过自购的方式来彰显对市场及自身投管能力的信心,以给投资者传达积极信号、提振市场情绪。此外,自购基金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表达了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决心。未来或有更多机构加入到自购潮中。

另一方面,7月份以来主动权益类基金启动降费,并取得了重要进展。数据显示,截至8月21日,全市场已有93家基金管理人完成降费,占比达到六成。今年共有2575只权益类产品(份额合并计算,下同)降低管理费率,占权益基金总数比51%;共有2507只权益产品降低托管费率,占权益基金总数比49.7%。

也内人士表示表示,随着基金费率改革方案的逐次推进,将有效推进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全面落地,降低基金管理费率水平。同时,也将持续增强投资者的获得感,有力促进基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对行业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证监会: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

此前,证监会有关负责人就“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答记者问时表示要加快投资端改革,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加快制定资本市场投资端改革行动方案,从推动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持续优化市场投资生态、加大中长期资金引入力度等方面作出系统安排。

其中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是投资端改革的重要内容,重点措施包括:一是放宽指数基金注册条件,提升指数基金开发效率,鼓励基金管理人加大产品创新力度。二是推进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全面落地,降低管理费率水平。三是引导头部公募基金公司增加权益类基金发行比例,促进公募基金总量提升和结构优化。四是引导公募基金管理人加大自购旗下权益类基金力度。五是建立公募基金管理人“逆周期布局”激励约束机制,减少顺周期共振。六是拓宽公募基金投资范围和策略,放宽公募基金投资股票股指期权、股指期货、国债期货等品种的投资限制。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含信息网络传播权)归属北京青年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朱开云
编辑/田野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