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外贸韧性稳增长
经济日报 2023-08-22 10:00

当前,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我国外贸发展稳中提质,展现出较强韧性,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今年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规模在历史同期首次突破20万亿元,其中,一季度、二季度分别达到9.76万亿和10.34万亿元,同比均实现正增长。从环比来看,二季度进出口比一季度增长6%。今年前7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达23.5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4%。

我国外贸能够顶住各种压力,实现整体平稳运行,国家稳外贸政策提供了强大支撑。针对外贸企业拓展国际市场面临的信息不对称、融资难融资贵、通关不顺畅等难题,国家做好了顶层设计,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措施。2023年4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意见》强调,要从强化贸易促进拓展市场、稳定和扩大重点产品进出口规模、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加快对外贸易创新发展、优化外贸发展环境等方面,确保实现进出口促稳提质目标任务。

拓展国际市场为外贸运行平稳提供了市场基础。今年以来,许多地方政府主动组织外贸企业走出国门,抢抓机遇,参加境外展会,寻找商机,在巩固美国、欧盟等成熟市场的同时,拓展东盟、拉美和西非等新兴市场,帮助外贸企业稳住了订单,夯实了外贸基本盘。另外,国内展会的溢出效应再次显现,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等大型展会的举办,吸引一部分海外意向客户实地考察了国内企业,帮助外贸企业增加了订单。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外贸运行平稳提供了强劲动能。我国推动“一带一路”倡议,扩大了我国外贸的“朋友圈”。今年上半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9.8%,高出整体增速7.7个百分点。6月2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对菲律宾正式生效,标志着RCEP对15个签署国全面生效,推动了我国与东盟、RCEP成员方之间的贸易往来。我国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加快推进自由贸易区和自由贸易港建设,促进了通关便利化,推进了货物贸易自由化,为我国外贸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外贸新业态、新模式迅猛发展拓展了增长空间。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搭建了可靠的供需平台,成为外贸企业的新选择,有利于企业拓展贸易渠道,降低交易成本,助力“买全球”“卖全球”。跨境电商平台还为中小外贸企业提供了进出口环节全流程、一站式服务,提高了中小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可能性,促进了我国外贸经营主体的多元化。

总体来看,我国外贸产业链供应链具有强大的韧性,拥有完整的产业体系、完善的产业配套设施、较强的产业组织能力和生产能力。同时,产业不断升级,逐渐向全球价值链高端位置攀升,使我国商品一直保持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带动商品出口增长,也使得我国对资源能源、中间品、机器设备等进口保持强劲的需求。

为确保我国外贸稳定发展,强化外贸韧性,在出口方面,加强开拓出口市场服务保障工作,千方百计巩固发达国家的出口市场,积极开拓发展中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东盟等市场。高度重视稳住机电产品出口,重点关注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产品的出口情况及变化。

在进口方面,关注大宗商品进口价格和数量的变化,确保大宗商品进口的稳定。加快修订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进一步提高进口贴息政策精准性,引导企业扩大国内短缺的先进技术设备进口。有序推进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落地加工试点工作,增加自周边国家的进口。

在新业态新模式方面,支持外贸企业通过跨境电商等途径拓展贸易新渠道,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跨境电商+特色产品”等模式,推动跨境电商创新发展,拓展外贸企业发展的新空间。

在贸易政策方面,鼓励银行加大对外贸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和覆盖面,优化承保和理赔条件。根据外贸发展形势新变化和企业实际诉求,调整和完善相关政策,进一步提高外贸政策组合的效果。

文/魏浩(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国家进口研究中心主任)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