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万亿规模的理财被公募反超 被动投资是大趋势
第一财经 2023-08-14 11:08

截至2023年6月末,全市场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降至25.34万亿元,公募基金存续规模升至27.79万亿元。

近期,“资管届C位”易主备受关注。理财登记中心与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末,全市场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降至25.34万亿元,公募基金存续规模升至27.79万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二者产品、行业和投资目标都各不相同,类比并不严谨。同时,虽然理财规模相对有所下滑,2023年上半年理财投资者数量却呈现增长态势,截至2023年6月末,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达1.04亿,较年初增长7.24%,同比增长13.41%。

比起前几年,理财、公募基金等机构现在的差异化定位已更趋明确——坚持追求绝对收益、降低产品波动、以债为主的多资产策略。在8月12日的“2023资管年会”期间,平安理财首席产品官刘凯表示,“银行理财到现在为止不过是1亿客户,跟资管行业的先驱公募基金7亿多客户相比,有非常大的拓展空间,要坚持普惠性、以绝对收益目标为主的定位,这点跟公募基金行业会有差异,这也符合现阶段银行理财客户的需求所在(替代存款)。”

公募规模反超理财

去年四季度债市巨震,银行系理财子公司(下称“理财子”)产品遭巨额赎回。据记者了解,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银行理财市场规模24.92万亿元,同比下降12.14%。从去年四季度到今年前3个月,整体赎回规模近6万亿元。不过,随着今年债券牛市持续回归,从4月开始理财客群情绪回暖,头部大行旗下理财子每家大都获得了超千亿元的规模回升,5月时行业整体规模回升近2万亿元。

但是,理财子的规模仍未回归到债市巨震前的水平,“固收+权益”类产品失宠导致规模收缩,大量资金都转为流入现金管理类产品。截至2023年6月末,全市场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降至25.34万亿元,公募基金存续规模升至27.79万亿元。

从居民财富配置角度来看,银行理财显然依旧是大头。根据理财市场2023年第二季度报告,个人投资者持有理财产品总金额为22.58万亿元,占总规模25.34万亿元的89.13%,这与公募基金近半规模为机构投资者持有形成鲜明对比。

数据显示, 2023年第二季度,理财产品各月加权平均收益率分别为3.21%,2.95%,2.70%,为投资者贡献正收益的能力继续保持。截至今年6月末,公募基金持有A股的市值合计5.54万亿元,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为8.24%。经历了2017年3.87%的探底之后,呈现逐年回升的态势。不过,今年公募基金规模的扩张更多与债券类产品和ETF宽基指数的走俏有关,整体基金发行情况并不乐观,尤其是权益类产品。

瑞银证券A股策略师孟磊日前对记者表示,下半年A股市场难以呈现单边上涨的情况。近三个月公募基金月度发行规模均值仅为206亿元,低于2022年360亿元和2021年1740亿元的月均发行规模。缺乏新增资金将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短期市场的上行空间,而市场乏力也反过来导致新发基金“难卖”。

第一财经此前报道,从公募基金上半年的情况来看,除了货币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规模大涨外,股票型基金产品较去年底增加了近2200亿元,但主动权益类产品同期减少超过2000亿元。换言之,基民开始转投被动指数类产品。截至6月30日,除了今年成立的新基金外,全市场ETF产品上半年的份额合计增加2469.64亿份,若以区间成交均价粗略计算,约有1800亿元资金入场。

鹏华基金副总裁、首席市场官刘嵚在“2023资管年会”期间表示,经历了25年的高速发展,公募基金行业产品数量突破了1.1万只,管理规模突破了27万亿元。“今年以来,万亿级股票ETF市场不断见证了历史,7月中旬,全市场股票ETF总规模首次突破了1.5万亿大关,上周又迎来了单只股票ETF超千亿的标志性时点,参考海外成熟市场的发展历程,未来指数基金规模超过主动管理基金规模或将成为长期趋势。”

另外,刘嵚也提及,机构投资力量有望成为ETF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根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底,机构端持有宽基类ETF规模创下历史新高,从年初以来,权益ETF资金流向来看,机构端在行业类ETF的持仓规模逐步提升。

差异化定位日趋明确

公募基金和理财的差异化定位日趋明确,即理财追求“稳稳的收益”,权益占比很难提升,而公募基金则以主动管理能力见长,未来也有望为更多理财子的资金成为委外管理人。

交银理财总裁陈春晖在上述年会期间表示,“理财行业经历了去年四季度比较大的波动调整之后,可能还处在行业的修复期,规模延续了去年四季度波动的情况。“但是行业的低点出现在一季度末,到二季度以后行业开始企稳回升,进入到下半年,修复回升的速度进一步加快。”

从第一家理财子成立至今短短四年时间,理财子去年遇到了净值化转型的元年,给债市带来了巨大挑战。陈春晖表示,在应对这个挑战的过程中,理财子要关注两个方面,政策导向和客户需求的变化。

就政策导向而言,理财子要关注国家对于资管行业、理财行业的定位和要求,找准自身的定位;就客户需求变化而言,经历去年的波动,理财子进一步发现理财客户需求还是聚焦在“存款替代”上,即追求高确定性、低波动性、强稳健性。

“围绕客户需求的变化,理财子的策略重心要回归理财本源,要降低产品的波动,确保产品的稳健,”他也提及,理财客群目前为1亿,以交银理财为例,70%的客户是持有5万元以下的中小客户,这类客户的承受能力不高,突出了理财产品“求稳”的重要性。

相比之下,公募基金的优势则仍是主动管理能力。汇添富基金董事长李文在年会期间表示,公募基金成为最大的资管子行业。一方面是受益于过去这五年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中国财富管理需求的增长,另一方面受益于这25年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点和优势。

具体而言,公募基金行业从一开始就建立了完善的法规和制度体系,让整个行业有一个规范健康的发展,尤其是较早就实行净值化机制;同时,公募基金形成比较专业的投资管理能力,特别是在权益类投资方面,已成为在A股市场中目前最专业的机构投资者,在A股的占比接近9%;此外,公募基金形成了丰富的产品和服务体系。目前有7亿基民,超过1万多只的基金产品,过去25年全行业为基民创造的分红超过4.3万亿;在这一过程中,公募基金也建立了一支市场化、专业化的团队和长期的激励和考核约束机制。

李文认为,当下整个公募基金行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最大的压力是客户的获得感。”他称,“过去大家一直讨论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现在是基民不赚钱,基金也不赚钱,这个问题的解决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久久为功、多管齐下。”

未来,参照西方市场的发展规律,被动投资的大趋势亦是基金公司希望把握的关键,这无疑是扩大规模的利器。“随着ETF投资群体的不断扩容,全市场对ETF投资工具和配置策略提出了更加多元化的需求,从ETF整体发展趋势而言,细分指数ETF方向,打造差异化优势不失为另辟蹊径的方式,具备宽基、新能源、金融、消费、科技、医药、碳中和等多种行业指数集群,以打造跨市场指数平台,满足投资者多元指数投资需求。”刘嵚称。

编辑/范辉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