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世绝美话故宫(之十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22 07:30

VCG111446378168.jpg

据载,永乐四年(1406年)“诏建北京宫殿”,“命工部征天下诸色匠作”。在全国征召“百工技艺”,在明初洪武时期就开始了。朱元璋在建设完凤阳、南京的宫殿后,一直在重建、扩建宫殿,使用的石匠、木匠、铁匠、铜匠、花匠等不断在征召中,仅内府工匠多时就达一两万人之众。几百年间,庞大的工匠队伍,能留下姓名的凤毛麟角,史籍可查留名的,仅仅是取得一官半职的极少数匠师。

永乐五年(1407年),朱棣颁布营建紫禁城,主持营建工作的有泰宁侯陈珪、刑部侍郎张思恭、设计师蔡信、石工陆祥、瓦工杨青等。永乐十六年(1418年)集中修建,在蔡信安排下,木工蒯祥等参与修建,两年后基本完工。擅长木工的蒯祥官居二品工部侍郎,世代木匠,其父蒯福主持过南京皇宫的修建。瓦工杨青,原名杨阿孙,其名为朱棣御赐,也官至工部左侍郎、侍郎。有名可查的还有木工蒯义、蒯纲、徐杲、郭文英、赵德秀、冯巧等。

清朝的工匠们,虽不像明朝的一些同行那样靠手艺可跻身朝堂,谋得一官半职,甚至官至二品大员而光宗耀祖,但都因营建而技艺传承,成为工匠世家。最负盛名的“样式雷”家族,七代因世袭清朝样式房掌案一职,修复并重建了紫禁城,设计建造了西郊皇家园林、避暑山庄、清东陵、清西陵等而留名史册。

康熙二十年(1681年),木工出身的雷发达(1619-1693年)应募从南京来到北京供役内廷,参与紫禁城修建。在太和殿工程上梁仪式中,雷发达爬上房梁,以娴熟的技术运斤弄斧,使梁木顺利就位,被康熙面授为工部营造所长班,负责内廷建造工程,获“上有鲁班,下有长班”之美誉。其长子雷金玉继承父业,任内务府样式房掌案,在畅春园修建中因技艺出众而被康熙召见。除样式房外,还有“算房刘”刘廷瓒、刘廷琦、“算房梁”梁九、“算房高”高芸等等。

一砖一瓦成绝唱。辉煌壮丽的紫禁城,一砖一瓦都是集中华大地、九州方圆精华而成。在中国传统的概念中,金、木、水、火、土代表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土位居中央,为黄色,因而黄色象征尊贵的皇权。与此同时,帝王们认为紫禁城位于世界的中心,可以控制四方,所以紫禁城的瓦也为黄色,黄色成为紫禁城建筑的专用色。火为红色,象征吉祥、喜庆、美满、幸福,所以紫禁城的木柱、宫墙、门窗等都为红色。

故宫的砖是特制的,产地、颜色、用途都有区别。《明史》载,皇宫用砖主要来自江苏、山东、河北,直到明代中叶,江苏都是皇宫用砖的主产地。专门用于殿内的砖,称为“金砖”,主要为江苏烧制的苏州砖,经过桐油浸泡而成,“敲之有声,断之无孔”,砖质细致、耐磨、不易断裂,适合雕刻。用于铺地和城墙的砖是澄浆砖,由山东临清烧制,此砖用黄河、运河冲积的细澄泥烧制,坚实细腻,适合磨砖对缝,不易剥蚀。

与此同时,砖的尺寸、质量、重量等规格,官府有严格规定,并打有产地戳记和“用于某某宫殿”字样,平民禁止使用。明中叶以后,北京地区的通州、昌平、房山等地也大量生产方砖,尤其是通州的张家湾是北运河与通惠河的交汇地,泥土经河水冲击无须再经陶制,由此形成砖窑发展的有利条件。

故宫的瓦为琉璃瓦,整个紫禁城都是琉璃的世界。金碧辉煌的宫殿,到处放射着黄色的琉璃之光,盛开着不败的琉璃花。用琉璃烧制的脊兽、鸱尾、脊瓦等巧妙安装在屋脊、屋角、屋檐、墙脊、门楼、门脸、墙面以及威风凛凛的九龙壁上。目前,北京城内还有两处以当时烧制琉璃的窑命名的街道——琉璃厂、黑窑厂;原北京师范大学旧址的水塔上还有“琉璃窑”三个字;京西门头沟还有一个叫琉璃渠村的村庄,也是当时琉璃生产基地。琉璃制品中的黄、绿、蓝、紫、黑等色彩也有讲究:皇宫的宫殿、坛庙、帝王庙、孔庙等用黄色,亲王府第用绿色,郡王府第用灰瓦镶绿,其他颜色用于庙宇。

一木一石浸血泪。宫墙如血——紫禁城的红色宫墙,不但显示出皇家的威严,更透视出血与火的悲壮。用“哭泣的紫禁城”来形容建设中的一木一石,一点也不为过。可以说,每一根椽木、每一块条石都浸透着黎民百姓的血和泪。

古建筑以木结构为主,自朱棣下令建设紫禁城,采伐木材便是宫殿建设的头等任务。在朝廷建制中专设有采木督官,多为中央六部及督察院一级的首要成员,以监督采运木材的身份凌驾于各地官员之上,堪称全权“钦差大臣”。采木督官所到之地,横征暴敛,无所不用其极。史载“诏以锦衣卫从治”,以残酷著称的锦衣卫也用以监督采伐,至于强征“更民”(摊派民夫)、“悉伐而取”(滥砍滥伐),更是家常便饭。

文/楚建锋(教师、杂文家)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