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家谱增自信|战火中的妇救会主任家风传承 获评首都最美家庭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6-12 08:33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的重要一环。日前,北京青年报记者在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明十三陵的十三陵镇进行蹲点调研,在调研中深刻体会了十三陵镇如何通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农民精气神儿。

古语有云“天下之本在家”,乡风文明离不开家风建设,只有村民们的小家庭建设好了,乡村这个大家庭才能蒸蒸日上。在十三陵镇,为弘扬良好家风、推进文化自信,镇里开展了红色家谱编修工作。聚民心、汇民力,一份份红色传承被深入挖掘,在村民中代代相传。“走街串巷、入户上炕”,家谱编修人员实地调研收集资料,详细梳理村民家族中曾出现过的先进典型人物,让村民在编修家谱的过程中,对家族、村庄和故乡生出与有荣焉的自豪感。

此外,十三陵镇还推出了“天寿山下话家乡”主题调研活动,对各村(居)历史文化、村情民俗等进行挖掘整理。截至目前,已经整理出与十三陵镇有关资料档案10万余字,收集各类老照片500余张,为十三陵镇未来要开展的乡情村史陈列室建设、基层宣讲员培训、书籍资料编撰等工作提供了详实的数据与资料支持。“让村民们通过家乡美来骄傲、家人棒来自豪、家风正来自信。”十三陵镇党委书记崔宙鹏说。据了解,目前十三陵镇已有39个村完成了红色家谱编修,涌现出很多极具特色的案例。今年,十三陵镇将在家谱的基础上,通过“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的活动,促进家风提升、带动村风改变,从而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目击

妇救会主任家风传承 获评首都最美家庭

在十三陵镇上口村,见到98岁的芦玉清老人时,她精神不错,看到来访的记者,老人连连摆手表示欢迎。老人的儿子王付学告诉北青报记者,母亲8岁时父母双亡,艰苦的生活锻炼了她自立自强的性格。抗战时期,年仅17岁的芦玉清被推选为妇救会主任,带领姐妹们照顾伤员、为前线战士们缝衣服、做军鞋。一次遭日军追捕,芦玉清躲进鸡窝才逃过一劫,而她的丈夫却牺牲在前线,连一张照片也没留下。

芦玉清

这些战火纷飞中的故事,芦玉清后来常常向儿孙们念叨,母亲坚强的性格也影响了一家人。王付学说,母亲还非常孝顺,承担起了照顾婆婆的重任,“我奶奶临终时特别想吃饺子,母亲专门跑了20多里路到长陵村那边买肉给老人包饺子。”芦玉清的孝顺也影响到家中的每个子女,为了更好地照顾母亲,王付学和妻子更是数十年如一日陪伴在侧,老人年近百岁,却很少生病住院,“我自己就像半个医生,发现母亲有一点不适我就会给她对症吃药,所以她很少生大病。”因为孝老敬亲,王付学家庭还获评首都最美家庭。

翻开上口村的红色家谱,芦玉清老人的事迹也被列在其中。上口村党支部书记段连旭表示,通过红色家谱的梳理编纂,村民们对家族、村庄有了更深的了解,有了芦玉清老人这样的革命前辈做榜样,年轻人对家族、家乡也更有归属感和荣誉感,激发了大家共建家乡的精气神儿。

20平方米“野猪窝” 见证村庄红色历史

十三陵镇的红色故事还有很多。在大岭沟村,一个面积约20平方米的山洞——“野猪窝”是艰苦抗战岁月的见证。80岁的老村民张存财回忆,“野猪窝”因为地处隐蔽不易被发现,成为村民们躲避日军的避难所。

随着抗日战争的不断深入,八路军与日军在十三陵地区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而大岭沟村的村民们也用自己的方式为八路军做好后勤保障。他们用树枝做成简单的担架转移伤员,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为八路军运送补给。人们还利用“野猪窝”内原有的大石桌搭建了一个土炕,让八路军战士们能够在这里好好休养。大岭沟的大山用宽厚的胸怀保护了饱受战火之苦的人们,也为村民留下了一段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成为村内至今流传不息的红色精神。

通讯员/贾凡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月朦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袁艺
编辑/彭小菲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