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鸟类的行为》出版 以万物平等的理念描绘多彩的鸟类世界
译林出版社 2023-06-05 20:00

在2023年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为了增进读者对自然的了解和对环境保护的关注,译林出版社重磅推出了备受期待的科普图书《鸟类的行为》。这本书用丰富扎实的科学实例、严谨生动的文笔,拓宽了我们对鸟类世界的认知,同时揭示了人类活动对鸟类行为及其生存环境的深刻影响。通过这本书,我们得以窥见生命的复杂和多元化,并对人类中心主义做出深刻的反思。

作者珍妮弗·阿克曼是美国知名科普作家,从事科学、自然和人体生物学方面的写作达30年之久。她为《科学美国人》《美国国家地理》《纽约时报》撰稿,屡次获得自然写作类奖项,其作品被盛赞是“以扎实的科学为基础的艺术”。译林出版社在2019年引进出版了她的代表作《鸟类的天赋》,该书赢得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吴大猷科学普及著作奖翻译类佳作奖等多种荣誉。

《鸟类的行为》是珍妮弗·阿克曼的又一部重磅作品,英文版一经出版便立刻成为欧美最受瞩目的鸟类科普图书之一,得到Science(《科学》期刊)的力荐,并获得多项年度图书大奖,包括新南威尔士皇家动物学会惠特利最佳动物行为学图书、《星期日泰晤士报》2020年度好书、《科学星期五》2020年度最佳科学图书等。

在本书中,珍妮弗·阿克曼通过稀奇古怪、五花八门的鸟类生活和行为,证明了鸟类拥有可同人类或少数高智商哺乳动物相媲美的能力。鸟类和我们一样,能够察觉同类的思想,使用语言或工具,筑造复杂的建筑,理解、操控和欺骗其他个体,它们的种种行为背后隐藏着非凡的策略和智慧。鸟类向我们表明,它们拥有个体身份、独特的行为和文化实践,因此人类并不像自己过去认为的那样独一无二。

《鸟类的行为》也提供了许多发人深省的科学实例。当今人为因素造成的气候变化、栖息地缩小,使鸟类面临着艰难的生存困境。例如,红腹滨鹬等候鸟对气候模式的变化高度敏感,迁徙的同时性容易受到扰乱;环境变化导致猎物的数量和分布彻底改变,食性特化的海鸟可能会面临觅食和育雏的困难。书中还提到了海洋垃圾产生的危害:磷虾吞食浮游植物时产生会一种化合物——二甲基硫,海鸟能通过这种化学物质找到猎物,然而塑料杂物释放出的化学气体制造了一种嗅觉陷阱,令垃圾闻起来就像食物,从而被海鸟误食。

与同类科普著作相比,《鸟类的行为》在写作的广度与深度方面尤其值得称道。它从以往图书聚焦于某一类(尤其是鸦科)鸟类的局限性中跳脱出来,全景式地描绘了世界各地的鸟类行为学研究进展。在创作过程中,阿克曼走访全球的观鸟圣地和鸟类学实验室,与多位科学家进行了直接而深入的交流,并对野外和实验室环境下的鸟类行为做了细致的观察。书里包含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材料,即使是非专业读者也能从中获悉鸟类学界的前沿科研成果。Science在推荐本书时指出:“《鸟类的行为》对鸟类世界的神秘、奇妙和独特之处做了一次巡礼……阿克曼用高超的叙事技巧绘制出一幅丰富的画卷,抓住了读者的想象力,让有时令人难以理解的科学研究变得通俗易懂。”

为保证译本的准确性,译林出版社延请中山大学生态学院博士生曾晨担任本书译者。曾晨因对自然和鸟类的热爱而从事鸟类学研究,拥有多年的观鸟经验,并为国内的观鸟爱好者译介过多部鸟类学图书。在翻译《鸟类的行为》时,她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与相关领域专家反复讨论书中的研究案例,其译文严谨、流畅、生动,兼具专业性与可读性。

中山大学生态学院的刘阳教授为《鸟类的行为》作序并审定了书稿。刘阳教授是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国鸟类观察手册》主编之一。他以鸟类学者和观鸟活动推广者的双重视角,向读者介绍了这本书的独到之处。他认为,“作者从人类的视角出发,始终秉持着好奇和敬畏之心,以万物平等的理念去描绘多姿多彩的鸟类世界。她延续了富有知性和感性之美的文字风格,书中的每一段故事,都是她直接与相关学者进行深入交流的成果。作为一名鸟类学者,我始终感佩作者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严谨求真的科学态度”。

《鸟类的行为》属于译林出版社的“天际线”丛书,该丛书主要收录自然、科普方面的新知类书籍,近期推出了《卵石之书》《豆子的历史》等一批佳作。“天际线”丛书中的作品,均以自然界的某一个主题为切入点,融会贯通、视野开阔,对于国内原创科普写作来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编辑/韩世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