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0年前,北京建都开启
北京日报 2023-04-20 08:07

1153年4月21日(金贞元元年三月二十六日),海陵王完颜亮将金朝都城从上京(今黑龙江哈尔滨阿城)南迁至燕京(今北京),取名“中都”,寓意其居五京(金朝五都)之中、天地之中。他把宫廷、宗庙、衙署、皇陵等政权核心迁移至此,从此开启了北京作为大国都城的新纪元。

金殿日长承宴久,招来暂喜清风透。

忽听传宣须急奏,轻轻褪入香罗袖。

——完颜璟(金章宗)

金朝于1125年攻占了燕山府(辽代南京城,今北京市)。24年后,海陵王完颜亮上台。一心仰慕汉人文化的他在两年后颁布《议迁都燕京诏》,在辽代南京城的基础上扩建新城,为此征用了民夫80万人、兵夫40万人。由于工期短促,奴役残酷,疫病频生,还征用了当时北京周边五百里以内的医生。竣工验收后,完颜亮下诏迁都,把这座辽陪都扶正,命名中都。

海陵王的迁都之举,使得金朝的统治中心由东北一隅直接肇定在北方汉人居住的地区,便于南下对中原一带的控制;更重要的是,也摆脱和打击了女真族的旧势力。

为了完成迁都大业,完颜亮煞费苦心,大造舆论。一日,他突问大臣:“我栽种的二百棵莲花为什么没有活?”臣子们深知主子之意,便答:“自古江南为橘,江北为枳,非种者不能栽,盖地势也。上京地寒,燕京地暖可栽莲。”所以,就有了现在北京西站旁的莲花池。而看完燕京荷花的完颜亮,又因羡慕江南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决意征伐南宋,结果把命搭上了。

金中都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的重要转折点。金中都规划有致,以街市繁华、结构华美、宫殿宏伟、苑囿优雅著称。“延亘阡陌,上切霄汉,虽秦阿房、汉建章,不过如是。”可惜,如此辉煌壮观的杰作仅存在了62年便被蒙古军队放火烧毁,再经数百年沧桑,早已片瓦无存。

金中都继承了唐幽州和辽南京旧的城市规制,特别是模仿了宋汴京新的城市建制。坊、巷结合的格局并存于一座城市之中,正是中国古代封建城市规划由中期向后期转变的特点。

金中都不仅规模形制仿自汴京,甚至一部分建筑材料也从汴京劫掠而来。所以从建筑艺术的系统上看,北京现存的宫殿建筑,清袭于明,明沿自元,元仿自金,金又搬自汴京。汴京则上承洛阳与长安。脉络相循,渊源有自,这就是北京特殊的历史意义之处。

金建中都,是“基建狂魔”的效率。两年内就修起了长约19公里、底部宽24米的城墙,城墙之下有水涵洞,沿城修了马面(一种城防设施),城外挖了66米宽的护城河。城内以道路连接皇城、宫城、兵营和坊。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根据考古发现撰写了《北京建都记》,立碑于今广安门外滨河公园。

银山塔林

金中都水关遗址

金中都出土的铜辟邪

金朝留下了这些历史风物

历史上金朝留下的遗迹如今已成为著名文物,这些文物古迹可以让我们穿越870年,回到金朝。

北京市丰台区右安门外玉林小区,今凉水河以北50米处,有金中都水关遗址。上世纪90年代初,考古人员在这里发现了一些排列整齐的石板、木桩和水冲刷的痕迹。在古代,这样的建筑物叫水涵洞,又称水关、水窦、水门,就是穿过城墙之下,供水进出的水道,是由早期城内向城外排水的管道或渠道逐渐演变而成的。

水关遗址位于金中都东南景风门西侧的城垣下,与城外的凉水河(当时是金中都的南护城河)相通。它的存在表明,当年城内的水从北向南经过这里流入河道。

金建水关,充分发挥了“工匠精神”:将木桩、衬石枋、石板三者紧密相连,像穿糖葫芦一样,用木桩把石板穿起来,形成坚固的整体,叫作“铁(木)穿心”。

水关工程浩大,用了1800多根1米多长的柏木桩(柏木木质细密,不易腐朽,是我国古代大型墓葬和临水工程常用的建材)、至少530立方米的青色石料、至少2500个铁银锭榫,它的底部建筑结构是现存中国古代都城水关遗址中体量最大的,需用人工的数量也可想而知。

中国第一本详细论述建筑工程做法的官方著作——北宋时期的《营造法式》中专有一章介绍水关的做法。金中都水关同其记载中“卷輂水窗”的规制一致,是研究古代排水设施的重要实例,充分反映了我国古代水利设施的成就,至今仍在北京考古遗址博物馆中展示,供市民参观。

为了坚定迁都的决心,海陵王连祖坟都带到了北京,这就是现在房山的金陵。房山区的云峰山,是金朝历代皇帝、后妃及宗室的陵墓区。这里古树参天,郁郁葱葱。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金世宗二十七代孙完颜麟庆等人拜山陵所绘《拜山图》中,还有老虎优哉游哉在小溪旁饮水的画面。

金陵主陵区建于金贞元三年(1155年),海陵王将其祖父(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和叔公(金太宗完颜晟)从金上京会宁府迁葬于此。

金朝虽然是仅统治半个中国的百年王朝,但其所营建的帝王陵在中国古代皇室陵寝文化中占有辉煌的一页,特别是陵寝的堪舆格局,堪称经典。

金陵有名有号的陵寝共17座。传说当年海陵王到山中狩猎,正追赶一头鹿,追着追着鹿不见了,眼前出现一座闪着金光的寺庙。海陵王觉得奇怪便走了进去,恍恍惚惚间仿佛看到金太祖、金太宗等几位逝去的先祖竟然坐在香案上。后来得知,此寺叫龙城寺,正好位于云峰山的中峰——“龙头”上。

海陵王诧异之余觉得是祖宗显灵,是大金国都城迁出阿城、定都燕京、盘定中原的吉兆。就这样,海陵王远在黑龙江的祖陵随都城一并迁到了燕京,陵址中心就择在显灵之处的龙城寺。金帝陵大搬家,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帝王陵整体搬迁。

故事虽然活灵活现,但从《大金国志校证》《金虏图经·山陵》等史书的记载来看,金帝王陵的择址绝没这么简单。“虏人都上京,本无山陵。祖宗以来,止卜葬于护国林之东,仪制极草创。迨亮徙燕,始有置陵意,遂禽司天台卜地于燕山之四周。”海陵王是命令堪舆师找了一年后,才找到龙城寺这块风水宝地的。所谓看到先祖坐在香案上,不过是后世的附会之说而已。

修建金陵,海陵王亲自督工,六次前往考察,时间最长的一次在山里住了半个月。他命工人昼夜赶凿山体,也不知有多少人挨了他的鞭子。历史的结果往往具有讽刺性。海陵王在苦心经营陵园之后自己却未能享受他选择的这个风水宝地。与南宋作战败逃的途中,海陵王被自己的部下杀死,当了13年皇帝,终年40岁。

金陵填补了中国帝王陵墓的缺环。为什么这么说呢?中国帝陵从秦始皇陵起,陵园制度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秦汉魏晋南北朝为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是唐宋时期,第三阶段为明清时期。辽陵承唐制,依山为陵。元人根本不建陵。而以山为陵、严格遵循昭穆制度、凿地为穴、不建墓道,都是金陵的特点。金陵的研究价值在于它介于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之间的传承作用。

金朝统治者十分崇佛。昌平区北银山脚下有一处金元时期的塔林,有金塔5座。这里在金代是大延寿寺所在地。金大定年间,僧人多达500余人,许多高僧在此讲经说法,他们死后留下了灵塔,成为中都著名的风景胜迹。

大觉寺是金章宗西山八大水院(八处行宫作为游玩、宴乐之所)之一,当时名为灵泉寺,明代始称大觉寺。大觉寺以清泉、古树、玉兰而闻名,至今仍吸引大批游客。

卢沟桥始建于金世宗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全长212米,为11孔不等跨圆弧拱桥。桥面两侧共有望柱281根,柱上共雕有近五百个大小、神态各异的石狮。民间有谚语“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卢沟桥的建成,方便了中都与南方的交通。它工程宏伟、结构科学、技艺高超、造型优美,代表了中国古代造桥的最高成就。《马可·波罗游记》中称其为“世界上最美的桥”。“卢沟晓月”自金章宗年间就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作者单位:北京市考古研究院)

金琼华岛今日已成市民公园 供图/视觉中国

万宁宫,串起金中都与元大都

众所周知,今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那元大都又是怎样兴建起来的呢?金中都和元大都以及之后的北京城有什么特别的关联吗?

《元史·地理志》载:元至元四年(1267年)“始于中都之东北置今城而迁都焉”。《日下旧闻考》卷38云:“至元四年,始定鼎于中都之北三里。”由上可知,元大都新城建在了金中都城外东北三里,完全脱离了金中都。经过考古勘察和局部解剖,可知金中都的西北城墙在今白云观一带,而元大都的南城垣在今东西长安街稍南,两座城址间隔了数百米。看来元大都新城确实和金中都不搭界了,也和金的建都史不搭界。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元大都新城的选址不仅和金中都有关,而且有着十分直接的关联。不过,这关联不是来自金中都城内的皇城,而是来自中都城外的金代皇家御苑——万宁宫。

《金史·地理志》载:“京城北离宫有太宁宫,大定十九年建,后更为寿宁,又更为寿安,明昌二年更为万宁宫……又有琼华岛,又有瑶光楼。”这就是金中都的万宁宫,位于中都城北,建成于金世宗大定十九年(1179年),先后称太宁宫、寿宁宫、寿安宫,金章宗明昌二年(1191年)定名为万宁宫。其宫苑内既有湖泊也有岛屿,岛即琼华岛,岛上还有广寒殿、瑶光台、瑶光楼等。整个万宁宫楼台耸峙,山环水抱,水波涟漪,风光绮丽。

虽然是离宫,但万宁宫在中都城的地位非同一般,甚至不亚于中都皇廷。

《金史·世宗本纪下》等正史的记载中,此宫建成后,世宗就屡屡“幸太宁宫”“幸寿安宫”。“太宁宫”“寿安宫”是万宁宫的旧称,可见此宫甫一建成,便成了金帝处理朝政的又一中心。

世宗之后,《金史》中有关金帝“如万宁宫”或“至自万宁宫”的记载连绵不绝,这里几乎成了金朝的半个金銮宝殿。尤有甚者,《金史·移刺履传》载:“世宗崩,遗诏移梓宫寿安宫。”这里说,金世宗特别留下遗诏,要求将他的梓宫安放在寿安宫,亦即万宁宫。金世宗完颜雍是金朝的第五位皇帝,在位于公元1161年至1189年。此间他实现了史家盛称的“大定盛世”,不但开创了金朝的盛世,也开创了金中都的盛世。他死前遗诏停柩万宁宫,足见他对该宫的恋恋不舍。虽然他的遗诏由于于礼不合而未能实现,但万宁宫的地位在其心目中已不亚于皇宫,甚至超过皇宫。

金世宗之后在位的是金章宗,《日下旧闻考》云:“琼华岛周围计二百七十四丈,旧有广寒殿,相传为金章宗时李妃妆台遗址。”此文所言的“李妃”,是金章宗的元妃,即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少故事的李师儿。此女因家人获罪被没入宫中,后因才貌双全被金章宗纳为妃。由于李师儿备受宠爱,一家人鸡犬升天,权倾朝野。就是这样一位地位相当于皇后的宠妃,居然不住皇宫而住琼华岛,恐怕也只能用“金屋藏娇”来解释。

在金朝的历史上,金章宗是以铺张奢靡而著称的。但《金史·章宗二》载:金章宗明昌六年(1195年)“命减万宁宫陈设九十四所”。奢靡如金章宗竟然也不得不裁减万宁宫的陈设,而且一次就裁减了94处,足见当时万宁宫的富丽堂皇到了何等程度。

金亡后,这座华贵大气的万宁宫迎来了一位新的主人,这就是元世祖忽必烈。据《元史·世祖一》记载,忽必烈刚登大汗之位便于“是冬,驻燕京近郊”,紧接着又于元中统元年(1260年)十二月“帝至自和林,驻跸燕京近郊”。忽必烈当时驻跸的“燕京近郊”,就是金中都东北郊的万宁宫。忽必烈敕建“城大都”是在元至元四年(1267年),而他频频驾临万宁宫比这早了整整七年,足见他对万宁宫的一见倾心。同时,在确定“城大都”之前,忽必烈就开始精心打造这座景态万状的万宁宫。

《元史·世祖本纪三》载,至元二年(1265年),用整块大玉雕琢的精美玉瓮“渎山大玉海”制作完成,忽必烈下令“敕置广寒殿”,把这个稀世珍宝放进了万宁宫的广寒殿。过后不久,至元三年(1266年)夏四月,“五山珍御榻成”,忽必烈又降旨把这个奇珍异宝放到了广寒殿。如此这般地一再把天下奇珍集于万宁宫,忽必烈的钟爱可见一斑。

光是汇集天下奇珍还不够,忽必烈下决心要把万宁宫打造得更加风月无边。《元史·兵志二》载:至元三年五月“帝谓枢密臣曰:‘侍卫亲军,非朕命不得发充夫役。修琼华岛士卒,即日放还。’”此文说,忽必烈觉得把自己的侍卫亲军打发去修筑万宁宫琼华岛似为不妥,于是敕令把亲军召回。忽必烈一度把自己的贴身警卫投入到了万宁宫的修建工程中,据此不难想象,当时有多少民夫兵丁投身到这项皇家工程中。

以上诸事,都发生在至元四年(1267年)忽必烈决定建大都之前。当忽必烈决定建设“城大都”时,会以哪里为中心呢?应该是以万宁宫为中心了。事如元末明初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所云:“未几,金亡,世皇徙都之。至元四年兴筑(万宁宫)宫城,山(琼华岛)适在禁中,遂赐今名云。”此文所说的“山适在禁中”,一语道破了元大都的选址是以万宁宫的琼华岛为中心的。

忽必烈营建的元大都城有三重城垣:最外是大城,中间是皇城,最里是宫城。元皇城位于全城正中偏南,而皇城之中居中的不是宫城,恰恰是以琼华岛为中心的金万宁宫,亦即元皇城的太液池,元大都的三大宫殿群分列在太液池的东西两侧。从整体布局上看,整个元大都是以皇城为中心的,整个元皇城又是以太液池为中心的。也就是说,正是因为忽必烈首先选中了金万宁宫,才营造出了以其为中心的元大都。

自从1153年金海陵王迁都燕京,“以迁都诏中外,改元贞元,改燕京为中都,府曰大兴”,迄今已有悠悠八百七十载。北京这870年建都史,是由金以后的元、明、清以至今天的新首都史贯穿下来的。如果说这部建都史仅仅只是年月累加的结果,那就大错特错了。通过本文的钩沉辑佚,可知自从金中都以来,这870年都城建造史是前后衔接的。特别是由于金万宁宫的链接,金中都以降的870年北京都城史密合无间地衔接起来。正是这种衔接,使北京的建都史具有了如下特点:

1.忽必烈的另建新都虽然势在必行,但由于选定了万宁宫,以至元大都新城和金中都老城紧相比邻,并在明世宗扩建北京外城时合二为一,由此形成了在同一地点绵延不断的870年都城史。

2.由于以万宁宫为元大都的中心,以至其后的北京城均以琼华岛和太液池为都城和皇城的中心。这是一道独特的都城景观,造就了一个风格鲜明的“山水之都”。

3.金海陵王营造金中都时,是以北宋都城汴京为蓝本的,万宁宫的建造也充分借鉴了北宋的皇家御苑“艮岳”,甚至连琼华岛上的奇石也是从汴京的艮岳专程运来的。这种从北宋东京汴梁全盘照搬过来的建筑模式,由金中都影响到了元大都,又由元延续到了明、清,由此缔造了风格划一的古都北京。

同一个地理位置、同一处山水中心、同一种建筑风格,便是870年北京都城史一以贯之的三大特征,而这皆与元大都选址金中都万宁宫不无关系。(作者系西城区政府顾问)

编辑/谭卫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