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青年作家蒋双超:城市题材儿童文学不应受冷遇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03 13:06

日前,第二届“长江杯”中国现实主义原创儿童文学大赛在京揭晓,来自深圳的青年作家蒋双超,凭借长篇儿童小说《向南是大海》,从全国各地投稿的近400部作品中脱颖而出,斩获二等奖(一等奖空缺)。近日,他在北京接受了北京青年报记者专访。

当下儿童文学过多关注乡村,城市题材出现较大空白

据了解,“长江杯”中国现实主义原创儿童文学大赛由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主办,以“抒写新时代儿童新生活”为主题,讲好中国孩子的当代故事。本届大赛在现实主义的深度与广度上,有新的探索与实践,涉及东北林区、长江源生态保护,描写鄂温克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少年成长,展现彝族金沙江地区脱贫攻坚成果,关注渔家少年、留守儿童、进城务工子女的成长等。尤其是涌现出一些反映时代风貌、社会热点的新颖题材作品,比如:战争年代少年爱国救书、禁毒题材、驻岛戍边战士生活、离异重组家庭孩子成长、山村儿童教育问题、电子竞技等方面。

斩获二等奖的《向南是大海》则是聚焦城市新移民题材,讲述了一个乡下孩子认识都市、融入都市的过程,以温情的笔调描写了一段共同成长的父子关系,授奖词称其“贴近孩童视角,又充满现实关怀,将爱与理解的小说内核娓娓道来”。提及此次获奖,作者蒋双超表示:“这不仅对我个人而言是一次非比寻常的肯定,同样也是对那些在城市文明建设中发挥自身光与热的劳动者,以及他们背后家人的一次肯定,毕竟没有这群可敬可爱的人,就没有这部小说的诞生。”

采访中,蒋双超向记者透露,在进入儿童文学领域之前,其曾拥有近十年的媒体从业经验,这让他对文字多了一份敏锐的感触。而真正走上儿童文学道路,要从2020年6月蒋双超得知自己获得2019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说起,当时他已从媒体行业离职,正处于颓废待业状态,一次意外的获奖,让他对文字重新燃起兴趣,“可以说,是儿童文学在彼时将我从虚妄中拉拔出来”。

谈及当下儿童文学现状,蒋双超表示,近年来无论是各大赛事获奖作品,抑或是市面上畅销的儿童文学书籍,城市题材小说明显有遭受冷遇的趋势,“更多作家将目光投向了乡村,这可能与作家自身的成长经历相关,然而这也造就了城市题材儿童文学出现较大空白,虽然我自身同样来自农村,但我认为,过多关注乡土题材儿童文学,而没有相应地重视都市儿童内心成长,这对于广大城市孩子而言,明显是不公平的。”

情感是写作第一要素,AI写作永远无法取代人类

自2020年6月进入儿童文学创作以来,蒋双超已陆续在《十月少年文学》《中国校园文学》《东方少年》《少年博览》《少男少女》等知名儿童刊物发表了数十万字作品,更在第三届小十月文学奖、第48届中国香港青年文学奖、2022《东方少年》年度重点作品扶持项目评选、第三届“童话里的世界”童话故事创作大赛、第二届红披风原创绘本文字创作大赛、第8届陈伯吹儿童文学创作大赛等赛事中均有所收获。

在前不久揭晓的第三届小十月文学奖中,其创作的《发芽的星星该如何处理》获得童话组佳作奖,并获邀参加在北京十月文学院举办的颁奖仪式。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儿童文学作家李学斌教授评价其作品,“以瑰丽的想象再次确证,童话不仅仅是带给孩子欢笑的趣味故事,还是映现生命格局的星空图像。而置身于文学想象的空灵与深邃,阅读就成为探寻并体察生命意义的星际旅行。”

而在2022年底公布、由北京文学期刊中心及《东方少年》杂志社主办的《东方少年》年度重点作品扶持项目评选中,蒋双超以童话《狸花猫银行明日打烊》一举夺得特等奖,著名作家刘庆邦在点评中称该作品“通过写狸花猫开森林银行,写森林里的松鼠、猴子、野猪、青蛙等各种动物团结友爱,和谐共生,展现了动物世界美好的生态图景。”

写作至今,蒋双超始终认为,真正的文学作品中,情感才是第一要素。聊到时下流行的AI写作是否会取代人类文字工作的问题,他持乐观态度,“AI看到星空,它们也会像人类一样,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吗?很明显是不能的。人工智能可以模仿出任意的文风,能够利用强大的数据库,迅速将散乱的词语串联成一篇文章,可是它没办法模仿出情感。”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磊
编辑/崔巍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