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接诉即办为主抓手,助力首都高质量发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3-07 07:00
建立对市民诉求快速响应、高效办理、及时反馈、主动治理的为民服务机制,努力探索以市民诉求驱动超大城市治理的有效路径,是首都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意。以城市发展突出问题为导向开展精细化治理,以“接诉即办”为主抓手办好民生实事,加强“有一办一”“每月一题”“未诉先办”三个机制的协同,就能以群众需求为牵引不断优化公共服务,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促进共同富裕、打造高品质生活的基础性工程,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牢牢记在心上、时时抓在手上,确保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为北京这样的超大城市治理提供了根本遵循,在北京各界引起强烈反响。

近年来,北京聚焦“七有”(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五性”(北京市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呈现出“便利性、宜居性、多样性、公正性、安全性”的新特點),以接诉即办为主抓手办好各类民生实事,解决市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不断探索,对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10次视察北京,18次对北京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的重大时代课题,明确了北京“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和“四个服务”职责要求,强调“北京要探索构建超大型城市治理体系”,为做好新时代首都工作指明了方向。“建设和管理好首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以北京市民最关心的问题为导向,提出解决问题的综合方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开启了北京聚焦“七有”要求和“五性”需求,立足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不断深化党建引领接诉即办改革的大幕。

不同城市由于规模的不同,面临的治理难题也各不相同。城市规模小,在解决难题上就相对容易一些,城市规模大,治理的难度也就更大。尤其是像北京这样的超大城市,不仅人口众多,而且市民的诉求纷繁复杂,遭遇到的难题也更多。从2018年起,北京启动“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建立起基层治理的应急机制、服务群众的响应机制,打通抓落实“最后一公里”工作机制,实现了上级围着下级转、条条围着块块转、部门围着街乡转、干部围着群众转的简约高效基层治理体制。

此后,以群众诉求为“哨”,政府职能部门向基层、一线和群众报到,以市民服务热线为主渠道,接诉即办成为“吹哨报到”升级版。随着《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颁布实施,闻风而动、接诉即办的法治化、数字化为民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接诉即办不仅解决了大量群众急难愁盼的身边事,也啃下了不少高频、共性、疑难的“硬骨头”,通过一套全面完备的机制,推动了超大城市治理精细化、智慧化。

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建立对市民诉求快速响应、高效办理、及时反馈、主动治理的为民服务机制,努力探索以市民诉求驱动超大城市治理的有效路径,是首都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意。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扣“七有”“五性”,以绣花功夫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就能让城市高质量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以城市发展突出问题为导向开展精细化治理,以“接诉即办”为主抓手办好民生实事,加强“有一办一”“每月一题”“未诉先办”三个机制的协同,就能以群众需求为牵引不断优化公共服务,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从超大城市管理向超大城市治理转变,从物理空间城市向有机生命系统城市转变,从粗放式管理模式向精细化治理模式转变,北京将继续用好“接诉即办”主抓手,深化主动治理、未诉先办,团结和依靠群众共同创造高质量发展美好生活,奋力书写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首都篇章。

文/北京青年报评论员  栗玉晨

编辑/王涵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