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 | 保护农村留守儿童亟须“定制版防沉迷”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2-28 15:52

不久前,武汉大学一项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万人调查显示,在调研的中部省份中,有九成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使用专属手机或者长辈的手机玩耍,其中,近七成孩子用手机看短视频,三分之一用来玩手机游戏。问题触目惊心,如有孩子为打游戏5天5夜不睡觉,近3年曾发生两起学生因手机被没收而跳楼自杀……(2月28日《中国青年报》)

当前,无论是大中小城市还是农村地区,均存在儿童沉迷手机的现象。相对而言,农村留守儿童情况更严重,原因是,孩子父母外出务工后由老人在家照看孩子,不少老人或没有精力或没有能力管教孩子,加之放学后缺乏陪伴和兴趣培养,为留守儿童沉迷手机创造了各种条件。近年来有关留守儿童染上“手机瘾”的报道增多,让人忧虑。

留守儿童不但是家庭的希望,也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其能否健康成长关系重大。沉迷于手机的孩子难言健康成长,因为过度使用手机,不仅导致孩子的视力、体力等严重下滑,而且手机中暴力、色情等内容带来严重心理问题,长此以往,孩子的身体、心理、学习都会受到影响。

虽然近年来我们有一系列举措保护未成年人,防其沉迷手机,如《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设立专章“网络保护”,教育部出台了“五项管理”政策,有关方面推出了“防沉迷系统”等,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对农村留守儿童保护有限。一方面,孩子仍有多种途径破解防沉迷系统中的“未成年模式”,“五项管理”在校内未完全落地,另一方面,“防沉迷”系统无法管到校外,在缺少大人监管的情况下,孩子面对手机缺少自制力。

要减少“手机”对农村留守儿童伤害,还应该在现有保护措施的基础上,为农村留守儿童量身定制防沉迷体系。有关各方应该各尽其责,形成保护这群特殊孩子的合力。

健全制度、制定方案是避免农村留守儿童沉迷手机的基础。虽然相关法律和多项文件中有“手机管理”“防止沉迷网络”等内容,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但农村留守儿童情况更特殊,沉迷手机的问题更严重。因此,要在制度层面根据农村留守儿童特殊情况、沉迷手机特点,完善监管措施,压实各方责任,此外有必要以具体行动方案推进该工作。

农村学校和乡村组织要肩负起教育和督导的作用。围绕“防沉迷”,既要对留守儿童的父母、爷爷奶奶等监护人进行科学教育,既要使其认识到孩子沉迷手机带来严重危害,也要引导如何预防、纠正孩子“手机瘾”。同时,学校教育中,对学生要增加“反沉迷”的教育内容。当孩子的监护人不能正确履行责任,有关方面要督促监护人尽责。

每个农村留守儿童的背后应该有一个“包干”的“督导人”,既可以是学校老师,也可以是乡村组织工作人员,以监督、促进留守儿童正确使用手机,避免沉迷。在“双减”背景下,针对课堂外留守儿童的空虚与无聊,从学校到乡村组织等,要培养孩子课外阅读、体育锻炼等兴趣。当然,这需要相应的财政投入,延申有关方面的责任。

至于如何修补游戏类、视频类平台的“防沉迷”漏洞,既是平台责任也是监管责任。此外,要进一步督促落实“五项管理”政策,不让校园成为留守儿童玩手机的“乐园”,重点是关注住宿学生。专家还建议,政府相关部门要提高问题发现和干预能力。教育部门、共青团、妇联等方面要多方参与,加强留守儿童监测,健全干预机制。

文/丰收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