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音频行业乱象调查之一:内容涉嫌低俗,部分音频平台无证
央广网 2023-02-20 19:16

1月29日,杨明驾车上班。在等红灯间隙,他打开某知名音频软件并连上汽车蓝牙,收听有声小说打发时间。

翻了几下页面,一档名叫《开荤啦!》的栏目让他产生了好奇。他随意点开一期有关情人节的节目,结果没播放几分钟,男女主播就开始说一些挑逗性和性暗示语言。他又更换另外几期节目,同样如此。

2月17日,记者向这家音频平台反馈《开荤啦!》栏目内容涉嫌低俗。19日,该音频平台工作人员致电记者称,因音频内容低俗,已对相应音频做下架处理。

不仅这档栏目,该音频App的有声节目依旧存在疑似“打色情擦边球”的内容。记者发现某档栏目播放量高达1000万,主播言语带有明显的性暗示、性挑逗等,一名听众发文称“该栏目前言就是又黄又暴力,不喜勿入”。甚至有听众说,“这不是最黄的电台?”

实际上,国家网信办在2019年就曾通报称,一段时间以来,网络音频行业野蛮生长,行业乱象频出。部分网络音频平台的管理制度形同虚设,任由未成年人注册、访问各类良莠不齐的内容;一些网络音频平台为追求流量、吸引眼球,利用算法技术向用户推送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音频内容;有的音频直播平台藏污纳垢,任由主播传播性暗示等色情淫秽信息,甚至引诱用户跨平台从事违法违规交易。

除了低俗音频,无证经营也是音频行业乱象之一。国家广电总局融合发展司的工作人员表示,现在市场上确实存在一些无证公司,虽然这些公司从事音频经营业务,但这不代表他们是合规经营。

音频内容涉嫌低俗

时至今日,杨明仍然对这个知名音频平台《开荤啦!》栏目怨气不断。

“这些音频内容让人听起来很不舒服,如果孩子在车里听到这些音频,对他们身心健康会不会造成影响?”他说。

根据杨明的提示,记者在该音频平台搜索《开荤啦》栏目,栏目共有126集,总播放量高达440万,其推荐语标注是:“很黄很暴力,低调很内涵,尽在开荤啦!”

而后,记者随意点开《王大师别那么调皮好吗?》《一觉醒来突然发现自己变了性》《你谈过多少个对象》等几期节目,男女主播在讲段子的时候,言语常常带有性暗示。“你说那小男孩是不是穿开裆裤,估计是啥玩意在外头露着,别乱看。”“自从我有了钱,再也不用xx了”“xx残,满地伤”……

某音频平台一栏目的推荐语标注“很黄很暴力”字样

“我随手一翻就能找到这些栏目,作为知名音频平台,咋会有这么多低俗内容?”杨明说。

公开资料显示,该音频平台在线音频服务已经涵盖了用户从-1岁到100岁不同年龄阶段所需要的丰富内容,累积了包含101个品类的3.4亿条音频内容。2021年全年,全场景平均月活跃用户已达2.68亿。

它并非没有内容监管意识。在该平台的服务协议中就明确提到,据法律法规要求,该公司将主动防范和抵制用户制作、复制、发布含有下列内容的不良信息:带有性暗示、性挑逗等易使人产生性联想的;宣扬低俗、庸俗、媚俗内容的;可能引发未成年人模仿不安全行为和违反社会公德行为、诱导未成年人不良嗜好等的。

对于音频内容,该音频平台工作人员称,音频平台上架的所有内容都有专门部门审核,包括主播和版权方上传音频内容,这也都有工作人员审核。“一旦我们发现有低俗音频内容,都要下架。”

受毒害的未成年人

杨明在这家音频平台经历并非个例。成都人陈鹏也是一名这家音频平台资深用户,他在手机和车内都下载了这款软件。

春节期间,他在老家看到有亲戚的孩子躲在屋里听这个音频平台的有声小说,而这些孩子都在读初中。他扫了一眼手机,发现小说封面图很露骨,标题很有诱惑性。他搜索到这部有声小说后,也听了几个章节,“小说对人体部位描述很详细,而且还带有性暗示。”

这已不是该音频平台首次被质疑内容低俗。据媒体报道,2018年,这家音频平台存在性暗示或赤裸的性挑逗的内容。一位名叫“柳XX”的ASMR主播推出多个“原创同人音声”,包括《性感的XX教师》《姐姐教XX做淫》《XX人妻》等,有听众评论称“听得受不了”“色情主播,我要报警了”等。

报道称,在部分音频平台,还有一些以“H”“肉”为关键词的播单,其中收录了大量内容露骨的广播剧,这些广播剧大多以动漫形象做封面图,听众不乏未成年人。

某音频平台上的有声小说

心理专家范经韧表示,听觉是人的大脑信息输入最重要途径之一。12-18岁年龄段的青少年,正是学习最紧张的初中、高中阶段,也是身体和心理快速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对自我、对社会、对他人的认知都不稳定,极其容易情绪化,做事容易走极端,因此在压力下容易产生逃避、成瘾行为。

他还表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性意识逐渐苏醒,开始对异性、性行为、性描述等产生极强的好奇感。一旦青少年接触到音频平台中的低俗内容,这会给性心理活跃期的孩子提供一个很有诱惑力的出口,一些充满性暗示、暴力元素、鼓动对抗的内容很容易让青少年沉溺其中。久之,可能导致部分青少年对正常活动的兴趣逐渐丧失,沉浸在幻想中,并增加了犯罪风险。

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去年6月1日发布《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1)》(下称白皮书)。白皮书显示,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侵害未成年人犯罪45827人,提起公诉60553人。

白皮书透露,当前未成年人保护仍然面临严峻复杂的形势,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数量上升,未成年人犯罪有所抬头,家庭监护问题比较突出,网络对未成年人的影响巨大,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还需优化等,未成年人保护依然任重道远。

在陈鹏看来,对于初中生来说,正值青春懵懂期,本应该接受正确价值观导向,不该让这些低俗音频危害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禁而不绝的无证音频公司

除了低俗音频内容,无证经营是音频行业乱象之一。

“谁申请,谁来用,谁就得负责。”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媒体融合发展司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民企不能申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大家都知道,市场上确实存在一些无证公司,虽然这些公司从事音频经营业务,但这不代表他们是合规经营。”

乐听头条成立于2015年,隶属于阳听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自称是中国第一家专注于有声信息流服务的移动互联网公司。

据该公司商务负责人韦强表示,乐听头条是一家资质合规公司,拥有《互联网新闻服务许可证》《网络视听服务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等四张牌照。“咱们签合同的时候,你才能看这些牌照。”

企查查显示,2021年2月5日,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对阳听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进行5000元行政处罚。

企查查还显示,当事人的上述行为已违反了《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第七条第一款、第二款和第九条第一款的规定,依据《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第二十四条第一款、第三款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

阳听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曾受到行政处罚

对于上述行政处罚,北京市中治律师事务所律师郭聪表示,《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2015修订)》第七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从事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应当依照本规定取得广播电影电视主管部门颁发的《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以下简称《许可证》)或履行备案手续。未按照本规定取得广播电影电视主管部门颁发的《许可证》或履行备案手续,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

郭聪还表示,《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2015修订)》第九条第一款规定:“从事广播电台、电视台形态服务和时政类视听新闻服务的,除符合本规定第八条规定外,还应当持有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或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其中,以自办频道方式播放视听节目的,由地(市)级以上广播电台、电视台、中央新闻单位提出申请。”

“从上述违法事实来看,这家企业可能没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或履行备案手续,而从事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的违法情形,行政机关据此对其处以行政处罚。”郭聪说。

被蚕食的舆论阵地

韦强介绍,乐听头条的新闻来自主流媒体,而且版权保证。

他发给记者的“乐听头条简介”显示,其内容来自各大电视广播报纸等主流媒体,日更新量超万条,内容涵盖时事热点、科技、财经、体育、娱乐、军事、汽车、人文、旅游、生活、教育等十余个分类。地域上,覆盖一到四线城市的当天本地新闻。

“乐听头条简介”还显示,在现有客户一栏,乐听头条音频资讯市场覆盖率超50%。此外,车厂对接经验丰富,已服务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一汽奥迪、丰田、本田、日产、广汽、北汽、奇瑞、蔚来、红旗等车厂。

“50%以上车厂是我们的客户。”韦强说,他们公司主要做新闻和音乐音频节目,而某知名音频平台主要做有声节目。“我们的新闻日更新量是它10倍之多。”

但是,上述知名音频平台负责品牌电台的工作人员表示,95%以上车企是其公司客户,他们不仅可以给车企安装App软件,车企还可以定制品牌电台内容,这些内容都来自音频平台,点进去就有声音。

实际上,国家广电总局官网的《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审批事项服务指南中明确要求,申请单位应具备法人资格,为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单位。其中,国有控股单位包括多家国有资本股东股份之和绝对控股的企业和国有资本相对控股企业(非公有资本股东之间不能具有关联关系),不包括外资入股的企业。

申请单位应为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单位

2022年3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正式发布《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2年版)》,明确了非公有资本不得从事新闻采编播发业务、不得经营新闻机构的版面、频率、频道、栏目、公众账号等六项规定。

“这种状况不免让人担忧。”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主任高金萍说,首先,资本力量向内容生产渗透,这是媒体产业发展的普遍规律,但资本的本性是趋利,在市场监管和受众需求无序的情况下,往往会导致媒体内容生产唯量不唯质、低俗化、庸俗化的后果。其次,资本为了更加广泛和深入地占领市场,往往会千方百计地影响媒体导向,使舆论有利于其市场扩张,甚至可能支持虚假信息散播。

她表示,政府禁止非公有资本或机构进入新闻采编播发领域,根本目的是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确保新闻信息传播的权威和真实。非公有资本或机构私自发布新闻信息,可能导致新闻信息发布混乱,令受众误判形势,甚至引发社会恐慌。

(文中杨明、陈鹏、韦强均为化名)

文/刘保奇

编辑/朱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