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打春牛” 迎立春 东城建国门街道举办第十六届癸卯年立春文化节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2-04 14:42

“岁序更新,春回大地”,2月4日是立春日。上午9时30分,坐落在高楼大厦间古朴肃静的古观象台城墙下,处处洋溢着喜庆热烈的气氛。东城区建国门街道“鞭打春牛 金兔纳福”第十六届癸卯年立春文化节在此举办,寓意着策马扬鞭奔向新程、乘风破浪再创辉煌。东城区四套班子主要领导,文化和旅游部、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北京天文馆等协办、支持单位领导,市区人大代表、企业代表等嘉宾出席活动。

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预示着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建国门街道以此为契机,以“鞭打春牛 金兔纳福”为主题,采用民俗再现、文艺演出、群众体验等活动形式,举办第十六届癸卯年立春文化节,深入挖掘地区文化宝藏、培育地区文化认同、增加群众文化享受,讲好中国故事、坚定文化自信,让文化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春来啦,福到啦,迎春咯……”春娃们用稚嫩的童音,边走边为居民们带来春的讯息,热闹的“喊春”仪式拉开了活动的序幕。伴随着阵阵隆隆的击鼓声,24位春娃、抬着春牛的4位轿夫和8名礼仪官先后进入古观象台门内迎接报春官,“报春”仪式开始。“春牛返耕,五谷丰登。立春日,2023年2月4日,吉日!立春时,10时42分21秒,吉时!”北京古观象台台长齐锐宣布立春吉时,宣告着新的一年已经开启。

随后,热闹的舞狮将大家的目光引入紫微殿前,东城区委副书记、区长周金星致辞。他表示,在立春日举办立春文化节,就是以“喊春”、“报春”、“打春”、“咬春”的形式为各行各业擂动“春耕鼓”、敲响“开工锣”。他鼓励大家在新的一年里继续发扬“崇文争先”精神,展现东城人干事创业的激情与活力,一如既往帮助支持东城发展,为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东城力量。

由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兰蕙国风舞团的演员们带来的精彩舞蹈《春合景明》和牛童春姑娘吟诵的报春诗,仿佛让大家感受到春风扑面而来。民俗专家刘惠民朗诵着《迎春赞》,将立春习俗与“鞭打春牛”的由来娓娓道来,春牛被迎上舞台。

农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总裁段兵为春牛揭幕点睛,春牛备耕待命。紧接着,三位鞭春人——东城区委书记孙新军,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张冬,建国门街道外交部街社区党委书记高晓霞被邀请上舞台。“一打国泰民安、二打风调雨顺、三打三羊开泰、四打四季平安……十打十全十美。”在一声声祝福语中,鞭春人各挥三鞭,春姑娘挥一鞭,共同完成了“鞭春”仪式。小牛童随之将牛肚子里装满春粮的福袋掏出,东城区四套班子领导一同上台,将福袋分发给到场嘉宾,为新的一年祈福,祝愿新的一年平安吉祥。

在舞蹈演员《春满人间》的曼妙舞姿后,春娃们手捧春饼登上舞台,与舞狮欢乐互动。原来,立春日吃春饼称为“咬春”。立春起,气温逐渐升高,人之阳气步步升发。古人讲究时令吃食,在立春日要吃春饼,让身体顺应天时,感受春天的气息。随着“咬春”仪式,活动圆满结束。

微信图片_20230204144034.jpg

据介绍,高承《事物纪原》中即有“周公始制立春土牛,盖出土牛以示农耕早晚”的记载。在中国古代社会,历代都将农业作为立国之本,由此衍化出一系列礼仪活动,“鞭打春牛”便是立春日的民间习俗,寓意劝民务农。然而,到了民国时期,政府采用公历纪年,与农历年关系密切的民俗活动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立春日的纪念活动“鞭打春牛”也逐渐消亡。2008年立春日,经民俗专家论证,建国门街道在古观象台举行“鞭打春牛”仪式,再现了京城这一绝迹近百年的传统习俗。

至今,建国门街道立春文化节已成功举办十五届,逐渐发展为涵盖冬至日至清明节期间所有节气和传统节日的整体民俗活动,不仅是建国门街道的品牌文化活动,而且被列入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被北京市文化局命名为传统节日“北京特色活动”之一。立春文化节期间,地区文化爱好者们积极参与各类民俗活动,为地区群众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开展文化交流分享提供了广阔舞台,充分满足了地区居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

为进一步提高文化活动参与感,本届立春文化节,建国门街道不仅精心设计制作了立春节气主题微信表情包,还以共建形式联动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对当日活动进行现场直播,并制作了立春文化关联彩铃为用户提供免费使用权。下一步,建国门街道将以立春文化节为核心,继续深入挖掘中国传统节气文化内涵,深入传承发展非遗、民俗文化,让传统文化不断融入百姓生活,为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贡献建国门力量。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蒋若静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魏彤
编辑/谭卫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