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中国冰雪运动和科技创新的新时代故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1-16 14:46

2022年年尾,回首曾经牵系中国百姓的重大事件时,“冬奥科技”可谓一大亮点。这一热词在各大媒体报道中呈现“现象级”热潮。其中,由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与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指导,人民网人民体育推出的25集大型科普融媒体节目《人民冰雪·冰雪科技谈》,展现了现代冰雪运动必备的科技支撑力量。

项目组充分利用人民日报社内丰富的融媒体资源,打通网、端、微、报刊、书籍等各种媒介,实现优质内容的全媒体传播。以25集科普访谈视频、音乐MV、杂志、展览、书籍等融媒体形式,记录“科技冬奥”的精彩,讲述中国冰雪运动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新时代故事。

《人民周刊》2022年第2期关注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北京冬奥会,联合人民网人民体育推出“冰雪科技谈”特辑,受到读者的一致好评。本特辑选择了23组嘉宾,分别从办赛、参赛、观赛、安全保障和综合示范5个维度,全面展现现代冰雪运动必备的科技支撑力量,留存了一份珍贵的“科技冬奥”全景式融媒体历史档案,具有时代意义。

2022年4月30日,科技冬奥领导小组(科学技术部)向人民网人民体育发来感谢信,对人民体育的“科技冬奥”科普传播工作表示肯定与感谢。2022年5月17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委会新闻宣传部向人民网人民体育发来感谢信,对人民体育的北京冬奥会系列传播工作成果表示肯定与感谢。

这么大型的科普融媒体项目是如何实施推进的呢?怎样的科普传播才能点燃全社会对“冰雪运动+科技”的关注?在项目中如何运用媒体融合理念把冰雪科技传播做到极致?本刊专访了《人民冰雪·冰雪科技谈》项目负责人彭元元。

情怀满满支撑科技冬奥传播

记者:我仔细观看了《冰雪科技谈》的全部内容,都是目前世界级前沿科技,请谈谈面对这样一个大型科普融媒体项目,您作为体育传播领域的资深人士,是怎样应对从体育到前沿科技之间巨大跨界挑战的呢?

彭元元:“科技冬奥”专项中不同方向的科学技术大多居于目前世界科技的前沿,包括人工智能、5G通信、自由视角观赛、8K数字转播、智能车联网、冬运项目高性能器材、运动创伤防治等科技与奥运的结合。由于冰雪运动在中国刚刚起步,能够驾驭此类高精尖科技题材的科普人才非常稀缺,熟悉冰雪运动项目领域的媒体人才也不多,要在冰雪运动与多学科、跨领域的前沿科技之间进行大幅深度跨界,生产高质量科普内容,是极大的挑战。

应对这样的挑战,内心需要满满的情怀支撑。《冰雪科技谈》项目团队的工作人员都是“科学粉”,对勇攀科技高峰的科技工作者有种发自内心的尊敬。我的家族与科技也有着很深的渊源:祖父彭明经193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电工机械系,曾经前往瑞士做访问学者,是中国现代光学工业的开创者之一;父亲彭元江、大伯彭子京和三叔彭东明也分别在农业科学、医疗和医学教育、精密机械研制领域各有建树,为科学事业奉献了各自的青春和智慧。我自己在大学的专业是工科,对自然科学技术领域的事情有着特殊的亲切感。更重要的是,《冰雪科技谈》项目团队充分发挥党媒的综合优势与独特价值,在科技部相关单位的助力下,成功完成此次跨界任务。

融媒体大策划精心打造沉浸感

记者:《冰雪科技谈》的访谈嘉宾几乎都是各个“科技冬奥”重点专项项目的负责人,在冬奥会期间,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在通过各种渠道联系这些项目的工作人员,难度很大,《冰雪科技谈》是如何成功邀约到这些关键岗位的嘉宾呢?

彭元元:这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的确不好邀约,他们非常忙碌,没有时间、也不方便随意参与媒体的访谈。但是,人民网人民体育作为党媒的体育板块具有强大优势,我带队与科技部负责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的部门进行了多次沟通。《冰雪科技谈》项目团队对“冰雪+科技”的热忱与专业,以及我们对科学家精神的尊崇态度与弘扬意识,都得到了科技部相关部门的高度认可。

之后,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与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正式发函成为《冰雪科技谈》的联合指导单位,共同承担相关嘉宾协调与内容审核工作,从而使得《冰雪科技谈》成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的重要宣传项目,一举解决了节目嘉宾的邀约难题。

记者:科普视频的前期策划、资源整合、选题规划、脚本撰写、拍摄执行、后期制作、科技专业审核、常规审核、上线播出等,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流程。人民网从2022年1月25日至3月2日播出25集科普视频《冰雪科技谈》,项目团队是如何成功完成这些巨大工作量的?

彭元元:用16个字概括:目标导向、提前着手、流程再造、夜以继日。

在目标导向下,提前着手准备非常必要。项目团队与科技部相关单位成员联合作业,把所有的备选项目按办赛、参赛、观赛、安全保障、综合示范5个维度分类,将同类项目合并成一组,由专人负责各项目组对接,多角度呈现立项背景、核心问题、主要研究成果以及未来的各种应用价值,实现了科普内容表述的准确要求。

在流程方面进行改造:一般的视频节目制作流程都是拍摄一集素材,经过后期制作完成后再开始下一集的拍摄。我们项目团队在2021年12月开始素材拍摄时,遇到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由于当时疫情防控需要,多位嘉宾需要进入冬奥会场地闭环,一旦进入就无法再配合节目拍摄。项目团队当即决定改变工作流程,从2021年12月14日开始,以每天拍摄2至4位嘉宾的速度,紧锣密鼓完成了所有预定嘉宾的相关素材拍摄。主持人感冒致鼻音明显的情况下,休息一天就带病上岗;有的嘉宾带着行李箱来到演播厅,拍摄结束后就动身直接进入冬奥会闭环,整个拍摄安排异常紧凑。

夜以继日的工作主要针对后期,素材拍摄完成后,项目团队分小组进行批量作业后期制作,再流程化送审、制定播出计划、协调对接多个媒体发布。在赶时间的同时,为了防止疫情影响进度,团队人员每天都在办公室里吃住工作,天天忙到后半夜,保证了全部科普内容的顺利完成。

在这次集中巨大工作量的完成过程中,我们既得到了人民日报社、人民网内各种专业团队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报社外各种专业力量的热心帮助,例如,科普视频联合摄制机构天盛音像,虚拟视觉技术支持机构掌视互娱、中科深智,主题歌曲《为冰雪加油》联合出品机构智慧大狗文化等,大家都为“科技冬奥”的成功传播贡献了智慧与力量。

从2022年1月25日起,25集《冰雪科技谈》在人民网全媒体矩阵、人民体育全媒体矩阵陆续播出,同时还通过更多媒体,包括CCTV奥林匹克频道、人民周刊网、中国体育、中国青年报、北京青年报、科技部“锐科技”、中国科协“科普中国”融媒体矩阵,以及参与展播的各大体育类、科技类、综合类媒体平台及相关新媒体同步播出,在北京冬奥会的传播大潮中,发出了“科技冬奥”的时代强音。

依托纸媒创新科普人物访谈形式

记者:人民网人民体育与《人民周刊》在2022年2月1日推出的《冰雪科技谈》融媒体杂志的创新亮点是什么?通过这次成功的“网刊联动”融媒体传播,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

彭元元:《冰雪科技谈》的每一集视频访谈素材近40分钟,科普视频压缩到了8分钟左右。《人民周刊》杂志对每位嘉宾的完整访谈记录进行整理,用详细的图文形式对“科技冬奥”项目进行更完整的科普呈现。

更吸引读者的是,在杂志中每个项目页面一角,特意加上了人民网《冰雪科技谈》专题视频地址的二维码,杂志读者只需要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观看人民网的《冰雪科技谈》视频,图、文、视频并茂,受到读者的欢迎。

记者:实践证明,《人民周刊·冰雪科技谈》特辑不仅能借助期刊的影响力更好地传播“科技冬奥”,也赢得众多读者喜爱,《冰雪科技谈》特辑受到冬奥组委的青睐,更被大量读者收藏,请谈谈它的收藏价值。

彭元元:我认为,期刊的收藏是经得起时间的沉淀和打磨的。《冰雪科技谈》特辑融媒体杂志进入了北京冬奥会的冬奥村阅读室,也被大量对“科技冬奥”有兴趣的读者作为珍贵的北京冬奥会纪念品收藏,成为“科技冬奥”传播的重要载体。

我们选择与《人民周刊》合作这期《冰雪科技谈》特辑融媒体杂志,主要看中了期刊的传播优势。《人民周刊》是人民日报社的重要期刊,对政策和法规解读非常权威,文章在内容上的优势明显,期刊上发表的文章质量较高。期刊对文字的运用更加考究,由于有专业的编辑和科学的审核流程,保证了文章的严谨性和客观性。期刊沉淀了大量版面设计方面的经验,一方面在视觉上吸引眼球,另一方面减轻读者的阅读压力,为读者创造更好的阅读体验。期刊具有特殊的档案价值和收藏价值,反映出时代的精神特质,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和历史性。

2023年人民体育的未来:数字体育产业

记者:以《冰雪科技谈》作为起点,延续冰雪科技的主旨:“体育+科技”将构建数字体育的创新发展模式,您似乎已经开始了这一领域的探索,能否谈谈您正尝试的数字体育产业。

彭元元:目前数字技术是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数字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产业数字化步伐持续加快,数字技术席卷千行百业,改变着我们社会生活的样貌。在数字中国、体育强国建设中,数字科技广泛应用在全民健身、青少年和校园体育、竞技体育等各个场景中,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

人民网人民体育作为党媒的体育平台,对于推动中国数字体育发展、推动“用数字体育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的愿景,有着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在数字化的大潮中,人民网人民体育将充分发挥党媒体育平台的综合价值与独特优势,继续讲好新征程上的中国体育故事,传播新时代的中华体育精神,推动全民健身开展,助力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建设。

编辑/张颖川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