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生死竞速:武汉医护尽一切可能抢救危重症患者
武汉晚报 2022-12-27 10:35

“与2020年初比,这一轮疫情中重症率明显更低,进ICU的基本是高龄老人,绝大多数患者对呼吸机+俯卧位通气效果明显。”12月26日,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西院区重症医学科负责人舒化青告诉本报记者:“所有医护人员会尽一切可能挽救生命。”

26日,本报记者分几路走进武汉多家医疗机构的重症监护室(ICU)。在这里,时刻上演着一场场“生死竞速”,所有医护正在全力抢救危重症患者。

协和西院区ICU负责人舒化青:

七旬以上老年人居多 大都病情稳定

12月26日,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西院区重症医学科负责人舒化青告诉记者,协和西院区ICU现有20张床位,可满足现时危重症需求。ECMO是战胜新冠肺炎危重症的最后一道防线。“我们已备好ECMO严阵以待。”

作为2020年武汉抗疫的全程参战者,舒化青发现,本轮疫情的重症患者主要集中在70岁以上、有基础疾病的老年群体,但是对治疗的反应明显要好于当年。这里的大部分患者经过呼吸机和俯卧位通气治疗,氧合改善明显,病情稳定。

26日,74岁的张爷爷转入普通病房。张爷爷患有冠心病,心脏还装入过支架。13日入院时,他已断断续续发烧8天,胸闷喘气,却因时好时坏忽视了病情。转入ICU后,舒化青和团队轮流守护在张爷爷身边。经历连续6天治疗,张爷爷的氧合终于稳定,现在已经进入康复锻炼时期。

“有的老人不发烧,不咳嗽,悄无声息就拖成重症。”舒化青提醒家属要学会捕捉新冠重症的早期信号。她说,精神萎靡、食欲减退,呼吸费力,都有可能是老人病情转重的转折点。

自12月7日以来,“连轴转”成为科室常态。“差不多从12月10日开始,科室陆续有医护人员发烧,出现‘战斗性减员’,大家互相补位,一旦好转就立即回归补充战斗力。”同事发烧休整时,舒化青坚守病房,创下72小时连班的“纪录”。舒化青说自己并不特别,“只是团队同事们的一个缩影”。

武汉市第三医院首义院区重症医学科副主任董芳:

“我们一直在全力救治,绝不放弃”

“我们一直在全力救治,绝不放弃”,武汉市第三医院首义院区重症医学科副主任董芳告诉记者,为了应对急危重症患者救治工作,最大限度满足患者就医需求,医院指导科室进行了人员优化,从其他科室抽调了近10名医生,解决重症医学科病区人手紧张的问题。目前,已经增开重症医学科二病区收治患者。同时,及时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加快现有住院患者的周转效率,腾出更多宝贵医疗资源优先救治危重患者。

上周,一位七旬患者在感染后发展为脓毒血症,多器官功能衰竭,住进武汉市第三医院重症医学科病区。为了救回患者,重症医学科团队对其使用ECMO(人工膜肺),目前维持良好。

董芳提醒,老年人是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重症的高危人群。家中老人一旦感染,家属一定要加强监测老人的体温、心率、脉搏,以及外周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如果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要及时就诊,“就诊越早,救治的成功率也越大”。

武汉市第五医院ICU主治医生梁智雄:

18名医护有两个默契

武汉市第五医院ICU内,12张病床整齐排列,床头的监护、治疗仪器不时发出“嘟嘟”的提示音,时刻监测着患者的生命体征。重症医学科的18名医护,这段时间有两个默契:一是“阳康”即返岗,确保12位病人的24小时守护不断档;二是“早到晚退”成了每个人的默默坚持,让生命的呼救第一时间得到回应。

“每天7点半护士早班,但大家都是7点不到就来了,通常到晚上9点才走。”护士长王苏苏告诉记者,8小时的轮班,每个人都没有任何怨言地接力上十一二个小时,接班的人来了,还不走,想着再搭把手。

17日上午,病房收治了一名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送到医院时血氧饱和度已经降到20%左右,属于极危急的指标。主治医生梁智雄评估判断:前一晚可能出现了“沉默性缺氧”。“幸运的是病人对治疗反应很好。当天经吸氧、插管、上呼吸机给予呼吸支持后,晚上8点左右,患者的血氧升到90%以上。”

“经常在医院一晚上能走一万多步。”梁智雄说,来来回回到病房给药查房,进行检查,到内科参与重症患者的会诊。当天给管床的患者复查肺部CT,发现她入院时双肺弥漫性斑块状阴影,治疗9天后已经消失了70%左右,是这些天里最值得开心的事。

武汉市肺科医院ICU医生陈玉梅:

平均每名护士护理三名危重症患者

12月中旬,病区还只有5位患者,进入下旬,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陡增。武汉市肺科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陈玉梅感染好转后,顾不得多休息便匆匆返岗支援。

“科室一共7名医生,40多名护士。”陈玉梅说,救治和护理危重症患者,值班医护彻夜不能休息,时刻观察患者的病情,帮助患者吸痰、翻身、俯卧通气还有提供生活照护。科室全体医护取消休假,按照三班倒轮轴转,平均每名护士要护理三名危重症患者,医生则除了重症监护病房的工作以外,还要参与全院各级会诊和患者抢救。

“病区患者平均年龄70岁以上,最高龄的患者92岁。”陈玉梅介绍,总体来看,奥密克戎变异株毒力减弱,此轮收住ICU的大部分是高龄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科室医护人员大多数经历了2020年疫情,积累了丰富的救治经验。

有一位87岁的爷爷,12月22日入院时呼吸衰竭,出现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酮症和糖尿病高渗昏迷)。经过气管插管等生命支持治疗,目前氧饱和度慢慢上来了,糖尿病高渗状态也逐步纠正,整体情况开始向好。    

陈玉梅提醒合并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出现呼吸增快、呼吸费力、气促等氧饱和度下降的迹象,要及时就医。    

文/罗兰 武叶 江梦晴 刘晨玮 张全录 杨诗雨 江泓颖 陈舒

编辑/倪家宁

最新评论
158****0512
0
👍
12-27 12:33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