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昌平区十三陵镇融容荣 新模式助力新发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2-10 10:38

近日,北京青年报记者走进2022明文化论坛主办地十三陵镇,看变化听故事,了解这个明文化发源地的前世今生,听镇里人讲述他们的“融”“容”“荣”发展之路。从皇家帝陵到世界文化遗产中心,十三陵镇走出了村陵融合互促互进的发展之路,38个村庄、2个社区相互包容发展,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共念致富经。历史文化丰厚、水库精神奋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就,让十三陵镇居民也生出一股与有荣焉的精气神儿。

明十三陵长陵祾恩殿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构大殿

十三陵镇是一座融合发展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心

外有天寿山、龙山、虎山三山环绕,内有温榆河水自西北向东南蜿蜒流过,山水融合、聚气藏风,绝佳的地理位置和山形地貌,让明成祖朱棣选此作为子孙后代“万年吉壤”,这才有了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陆续营建后,监、园、卫等因守陵而建的机构应运而生,为守护皇陵而迁徙到此的人们在这里繁衍生息,逐渐形成自然村落延续至今。如今占地158.8平方公里的十三陵镇共有38个村庄、2个社区,其中大部分村庄皆起源于明十三陵,村陵融合共生互促。

从为皇家守帝陵到为人类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十三陵镇的村民既继承了祖辈的使命,又将这份使命融入人类共有的宝贵文化遗产中。永陵村人孟斌就是其中之一,他生于此、长于此,小时候常和小伙伴躺在永陵青石板上看星星,如今他又回到永陵村,用日复一日的巡查、值守,守护着这座孕育明文化的世界文化遗产。

工作人员养护古树

十三陵镇是一个个包容发展的美丽乡村

北青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随着《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方案》的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在十三陵镇正在结出硕果:在康陵村,八百年古银杏树金灿灿的叶子落在修整过的青石板路面上;在仙人洞村,400平方米立体花卉墙和古风壁画让小村多了份雅致和古朴;在景陵村,流转土地地块上品质优良的白菜迎来大丰收,碧绿青翠的白菜为秋日平添一份盎然生机……

将蒸熟的黄米面擀平,然后在上面均匀地撒满红糖,再卷成条状,最后切块撒上黄豆粉,一盘老北京驴打滚就制作完成了……在上口村,村民段怀香的制作驴打滚已有几十年。如今,这一手艺不仅是段怀香的绝活,也是上口村几乎家家户户的拿手美食。随着对历史文化的挖掘,上溯马武寨历史渊源的驴打滚宴成了村里的金字招牌,吸引着食客前来一饱口福。依托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十三陵镇各村庄形成了各具特色又相互包容发展的六大品牌宴:上口村驴打滚宴、仙人洞村素食宴、康陵村春饼宴、悼陵监村烙糕宴、长陵村饸烙宴、麻峪房村嘎嘎宴。

你做春饼宴、我搞素食宴,你发展林下经济,我开发休闲旅游。如今在十三陵镇,镇域内各个乡村包容发展,分开各有特色,合起来又拧成一股绳,走上共同富裕的快车道。

明十三陵神路

十三陵镇更有一股与有荣焉的精气神儿

物质上“富口袋”,文化上更要“富脑袋”,近年来,十三陵镇尤其注重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弘扬水库精神、编修红色家谱,村民们更发自内心地怀有一股与有荣焉的精气神儿。

塑形铸魂,以德润心。上口村旧名“灰岭口”,曾是抵御外侵的边关要隘,抗战时曾作为昌延县联合政府办公旧址,村内还有昌平区医院旧址和老城墙遗迹,如今这些历史都被陈列在村史馆内,诉说着抗战历史;在涧头村,沿袭百年的高跷是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集“歌、舞、戏、杂技、武术”五门艺术形式精髓于一体,如今依托涧头村高跷基地,孩子们也学起了这项传统技艺,民俗传统得以保存传承;在仙人洞村,十三陵水库精神被融入村容村貌建设之中,40万军民艰苦奋斗建设水库的故事在新时代再次焕发生机,未来,仙人洞村还将依托水库精神开发红色旅游项目,带动村民致富。

为弘扬良好家风、推进文化自信,十三陵镇开展了红色家谱编修工作。聚民心、汇民力,一份份红色传承被深入挖掘,在村民中代代相传。在上口村,退休教师王付合、退休干部付景旺与村两委成员刘秀英一起组成了编修家谱工作组,他们“走街串巷、入户上炕”,实地调研收集资料,详细梳理村民家族中曾出现过的先进典型人物。“很多年轻人可能不了解家族历史,通过编修家谱他们对自己的‘根’有了更深的了解,对家族、村庄也有了更强的归属感、荣誉感。”付景旺说。

供图/昌平区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月朦
编辑/彭小菲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