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24岁小伙四年献血48次捐造血干细胞1次 小伙:帮助别人是我的放松方式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1-19 20:34

10月31日,江西赣州的24岁小伙肖有威在江西省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捐出了235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为江西省第27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北京青年报记者从江西省红十字会了解到,肖有威还是一名无偿献血志愿者,在他参与无偿献血活动的四年间已经献了48次成分血(血小板)。

十万分之一的配型成功概率 把握好每一次拯救他人生命的机会

“还没有加入中华骨髓库志愿者时,我就已经想清楚了,如果能够配型成功,我一定会好好把握这十万分之一的概率,拯救他人的生命。”肖有威告诉北青报记者,他是在2020年8月时加入的中华骨髓库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的。 今年10月31日,成为志愿者刚两年的他在江西省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捐出235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

2021年年末,肖有威接到了江西省红十字会的通知,一名身患白血病的小女孩与他的血样初配成功,小女孩的病情并不乐观,急需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肖有威得知情况后当即决定配合进行造血干细胞的匹配和捐献。“我是在去年11月份接到初配成功的通知,之后又经过了很长时间的核实与检查,终于在2022年的10月31日成功完成捐献。”肖有威回忆道,“当时得知自己配型成功时,就想着一定要把握住这次机会。”10月26日,肖有威从赣州出发去了南昌,在医院体检后打了第一针动员剂。“动员剂是27日开始打的,上下午各一次一直从27日打到31日上午,总共打了9针。”

肖有威告诉北青报记者,31日上午打完最后一针动员剂并做了相关检查后,手术就开始了。“可能是我身体条件比较好,也比较年轻,所以从开始打动员剂到最后手术结束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当时听之前的捐献者说可能会有腰痛这类的症状,但我都感觉很好,感觉采集过程和我平时献血小板的感觉差不多,可能因为我长期献血,血管比较明显,献血的过程我也比较熟悉,所以整个手术还是进行得十分顺利的。”肖有威说,手术完全结束前他都是有很大的心理压力的,但因为对手术的流程有一些了解,所以他更能感受到手术是否顺利对被捐献者的重要性。手术结束后,肖有威紧绷了很久的神经终于放松了,这几天都睡得特别香。

对于接受捐献的患者,肖有威说,虽然无法知道对方是谁,但是他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对方,“祝她一切顺利。”

被“跑马拉松”式宣传吸引 4年献成分血48次

除了这次捐献造血干细胞,肖有威还是一名经常献血的志愿者。北青报记者了解到,肖有威从2018年第一次献血至今,已献了48次成分血(血小板),共采集91个单位(1单位相当于200毫升全血)相当于18200毫升全血,加上一次全血400毫升,共计18600毫升。

提起第一次接触无偿献血,肖有威笑称是被志愿者们“跑马拉松”的宣传方式吸引的。“我自己在空余时间也会去跑步,在跑步的队伍中发现了一群举着旗子、穿印有无偿献血宣传的衣服的人,他们的宣传让我开始了解到无偿献血并且不断坚持了下去。”

肖有威说,虽然他四年时间献了48次血,但这个数字在他看来并不多,“血站有硬性规定是每两周可以献血一次,一年不超过24次,我的献血次数也不算太多。”肖有威表示,因为很多患有血液病的病患需要定期用血小板延续生命,而目前,社会上很多病患对血液的需求非常大。“在我们赣州市中心血站的群聊里,每天都能看到有多少患者在预约想要血小板,每天都会有缺口,基本没看到哪一天血液充足,需求量为零。”每每看到这样的消息,肖有威都觉得对于无偿献血这件事,还需要更大力度的宣传和更多的人加入才行。

上初中时就接触志愿活动 休闲方式是帮助别人

肖有威喜欢帮助他人,自初中起,就开始了志愿活动。“那时候学校里就会组织一些比如关心环卫工人的这种志愿活动,我想加入到志愿服务活动的念头也是在这个时候萌发出来的。”

2018年,肖有威注册成为了宝贝回家网的志愿者,“那时候我们会在线上帮助寻亲家庭作比对分析,在寻亲库中寻找符合条件的人。”2020年夏天,肖有威参与了“等你回家”组织的一个线下活动,此后,肖有威便开始参与“等你回家”的更多活动。肖有威说,“有人可以在你的帮助下与家人团聚,这是一件很开心的事,内心和生活都会因为帮助别人而变得更充实。”

在肖有威看来,帮助他人已经成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事情,他觉得做志愿服务既是帮助社会、提升自己,也能够提高城市的文明程度。“可能有人在工作之余休息会选择去外面吃一顿好吃的,但是我会觉得能够利用工作之余的休闲时间去帮助别人是让我真正快乐的事,这也是我的放松方式。”肖有威说。

实习生 姬晨媛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天琪
编辑/王朝
校对/王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