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全国居首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0-24 14:38

2021年全市新设市场主体25.8万户,比“十三五”时期年均新设数量多4万户;截至今年9月底,已有78.9万户企业全程电子化开办,“全程网办”率超95%……5年来,北京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全市上下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以企业和群众需求为导向,坚持顶层设计与压茬推进相结合,狠抓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各项改革取得一系列制度突破,成为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市围绕市场主体设立、发展、退出“全生命周期”,全面深化政务服务改革、不断优化服务,让更多市场主体茁壮生长、活力迸发,2021年底全市市场主体已超223万户,2021年全市新设市场主体25.8万户,比“十三五”时期年均新设数量多4万户。其中,新设科技型企业持续增加,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均居全国各城市首位。

推动市场主体成长“全程网办”率超95%

“本市多举措推动市场主体更加快速成长”。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市不断优化企业开办服务,持续简化登记手续,通过数据信息共享、电子证照应用、告知承诺审批等方式,全面实现企业开办1天免费办结,截至9月底,已有78.9万户企业全程电子化开办,“全程网办”率超95%。努力实现“准入即准营”,通过直接取消审批、改审批为备案、落实告知承诺、优化准入服务,在全市范围内推进证照分离改革,累计惠及新设市场主体9.3万户,占同期新设市场主体总量的29.9%。

以“一次办好”为标准,实行营业执照与高频审批事项“一窗申请、并联审批、一次办结”,推动“证照联办”,逐步实现“一照准入,一证准营”。深化“一照多址”改革,创新推出“一码通”服务,企业增减地址信息不再需要更换营业执照。试点开展“一证多址”改革,经开区符合条件的食品连锁经营企业、医疗器械批发企业均可享受。探索推进证照“一体变更”,推行集中统一变更,实现线上一次认证、线下一次提交、电子执照一次领取,最大限度减少企业跑动次数。

本市还成立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按照管办分离、服务高效、监管规范的原则,构建统一交易管理机构、统一交易平台、统一政府采购、统一智能预警的管理服务体系,确保市场主体招标投标公开透明。不断加大对市场主体融资服务,在全国率先设立贷款服务中心,集中受理企业首贷、续贷、确权融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金融业务。截至7月底,已审批通过4.8万笔业务,涉及金额约1975.7亿元。在全国率先实现动产担保统一登记,在实现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统一登记、统一查询的基础上,又扩展到机动车、船舶、知识产权等动产和权利担保登记信息统一查询,进一步提高企业办理效率、盘活动产资源。

本市推动分级分类审批,建立了基于风险的分级分类审批模式,按照无风险项目“非禁免批”,低风险项目“简化审批”,一般风险项目“告知承诺”,高风险项目“严格审批”的4类方式推进相应改革。构建高效审批模式,推动“多规合一”“多审合一”“多测合一”“多验合一”,14个审批部门的224项审批服务事项压减一半以上。大力推行承诺制,推行“区域评估+标准地+承诺制+政府综合服务”改革模式,并在全市范围复制推广。目前已有23个项目开展试点,最快拿地后2天即可获得审批手续。

本市促进市场主体多元化退出,优化简易注销程序,逐步实现营业执照、社保、税务等“一体化注销”,已有30余万户企业通过“e窗通”一站式办理注销。开展市场主体歇业备案,让经营困难的主体能够暂时“休眠”,已为250多个经营困难的市场主体办理歇业备案。

制定修订7部法律法规 投资兴业有了制度保障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注重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作用,努力为市场主体营造公平公正、稳定可预期的营商环境。着力构建“1+N”的法律制度体系。制定《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提出保障市场主体平等参与招标投标、开展综合执法和包容审慎监管、健全信用修复制度等40余项创新性改革举措,为市场主体投资兴业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形成“N”个配套,先后修订、制定了知识产权保护条例、北京市城乡规划条例、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等法规规章6部、配套政策292件,升级了“区块链登记托管系统”“司法执法信息服务平台”等44个平台系统,为条例落实提供了重要支撑。

本市打造全链条全流程监管机制,创新建立“6+4”一体化综合监管体系,综合运用风险、信用、分级分类、协同、科技、共治等6项监管制度,以“风险+信用”监管为基础推行“一业一册”“一业一单”“一业一查”“一业一评”等4种场景化措施,在20个行业领域制定综合监管手册和联合检查单,破解多头检查、频繁检查等问题。对疫苗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点领域实施重点监管,建立驻厂监督、巡查检查、符合性检查、风险研判、伴随式服务“五位一体”监督机制,已有54.4亿剂次疫苗纳入全链条监管。

去年新设外企1924家 为2008年以来最高值

围绕“两区”建设,本市对标国际规则和最佳实践,打造与开放型经济相适应的公开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2021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55.6亿美元,为2012年的2.3倍,新设外资企业1924家,为2008年以来的最高值。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市不断优服务,率先推出“投资北京地图”数字服务平台,集成了全市投资领域的政策、空间和服务资源,努力为外资企业提供空间信息权威、投资政策精准的线上投资服务。建立外商投资企业一站式服务体系,实现境外投资企业备案“全程网办”,更好服务企业“引进来”“走出去”。

加强涉外商事法律服务,成立国际商事法庭和国际商事纠纷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为企业提供涉外商事案件诉讼、调解、仲裁“一站式”服务,今年以来,国际商事纠纷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调解成功案件标的额超6.5亿元。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武文娟
编辑/崔毅飞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