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创新传承保护方式让文物活起来“火起来”
西安晚报 2022-10-18 08:34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

近年来,西安市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文物工作方针,创新文物保护利用思路,实施城市考古、大遗址保护、重点文物保护工程,推进城市建设、促进文物文旅深度融合,让文物和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奋力谱写西安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

文物如何重新活跃于当下,被今天的年轻人所感知和喜爱?近日,在西安博物院,一件“新文物”锁住了观众的视线,这是一尊用3D技术扫描并打印的唐三彩腾空胡人骑马俑,结合了当下流行的赛博朋克风格对文物进行了二度创作,最终呈现出一匹“炫酷机械风三彩腾空马”,当国潮科技美学遇上西博馆藏,跨界融合的艺术瑰宝一经展出就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前来打卡。

“原来文物也能这么时尚。”许多观众看后表示,“这是历史与未来、传统与时尚的最佳结合。”

多年来,西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博物馆事业发展,提出打造“博物馆之城”,出台配套政策引导,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市文物局围绕“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借助新媒体创新传播,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指导全市博物馆举办一系列特色鲜明的主题活动、陈列展览、公众互动和文化遗产推介活动,让社会公众关注博物馆、参与博物馆、融入博物馆,让博物馆真正融入现代生活,全面展现我市文博资源的勃勃生机。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作为文物保护、展示、宣传平台的西安博物院通过多种举措吸引更多人“走进”文物、了解文物。通过整合利用已有的数字资源,依托“乐居长安”特展与喜马拉雅联合推出“福猫特工的十二时辰”系列音频节目,因生动有趣的设计备受欢迎。

此外,西安博物院推出的全新AR导览服务,只要戴上一副AR眼镜对准馆藏文物,就能智能识别了解展品背后的故事,还可以体验“触摸”珍贵文物、“修复”破损文物。同时,准确、生动的“超媒体”故事化解说、3D数字化全景和AR创意特效还原了文物的前世今生,呈现出有温度、可感知的历史。

“加强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实现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也必须基于文物价值的深入挖掘与科学诠释。”西安博物院院长余红健说,通过深入挖掘、广泛传播文物蕴含的文化精髓和时代价值,利用多样化的形式对馆藏资源进行有效开发,能有效加大文物资源开放共享,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下不断绽放出更加艳丽的时代光芒。

十年来,我市“博物馆之城”建设成绩显著,博物馆夜游直播、“云游”博物馆系列活动推陈出新,“国际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线上线下活动接连开展,博物馆“五进”活动及“史前工场”等青少年文化体验活动持续上演,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不断凸显……

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充分发挥“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的作用,在文物保护、科学研究、展示利用、公众服务、文物安全、综合管理等方面不断注入活力,积极拓展博物馆传播渠道,线上展示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线下公共管理水平精细化程度加强,打造数量更多、水平更高、开放多元的“大学校”。

大遗址与大都市相融共生

我国古代文化发展鼎盛时期的周、秦、汉、唐的都城遗址以及帝王陵寝大多分布在西安,由国家主导保护的150处大遗址中,陕西有19处51个点,其中西安市域有10处,大遗址西安片区又是国家重点支持的6个大遗址片区之一。西安市在明确“文保优先”工作原则的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共同促进遗址区民生改善,探索“大遗址与居民共生共存”的大遗址保护发展模式,让遗址区居民共享遗址保护建设发展红利。

在西安市域内的众多遗址中,汉长安城遗址是我国现今规模最大、定都朝代最多、遗迹最丰富、保护最充分、研究价值最高的古代都城遗址,是世界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实物资料。“历史文化遗产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专家指出,汉长安城遗址应当是城市底蕴的活化石,而不应把它视作阻碍城市发展的“包袱”。西安作为全球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应该利用好这一宝贵资源,将汉长安城遗址打造为文化旅游新高地和展示中华文明的重要窗口。

2012年,西安市委、市政府作出建设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的决策,同年8月,通过《西安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实施方案》,决定分阶段推进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建设工作。

十年来,西安市以汉长安城遗址保护为起点,持续提升汉长安城未央宫等考古遗址公园保护展示水平,坚持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民生发展、环境保护等协调发展的理念,发挥文化遗产保护在改善环境、惠及民生、促进发展的积极作用,探索构建了以唐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秦始皇陵遗址公园、汉杜陵遗址公园等为代表的大遗址保护“西安模式”。

9月22日,国家文物局、陕西省人民政府合作共建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联席会议在西安召开。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充分肯定陕西省、西安市在大遗址保护方面取得的成效,他要求持续加大考古研究和科技创新力度,积极服务民生改善,通过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束缚,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推动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高质量发展,为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贡献“西安探索”“陕西经验”。

如今,走进西安的遗址公园,你会看到在遗址保护的基础上,各单位通过景观绿化提升、综合管网布置、道路游线改造、基础设施完善、服务设施配建、遗址保养修缮等系统工程,使遗址区和景观区相得益彰。

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位于西安的大遗址不仅承担着保护文化遗迹、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使命,也逐渐发挥出城市公园的休闲功能,真正实现了大遗址与大都市相融共生。

赋予文化遗产旺盛的生命力

全力做好历史文脉守护和中华文明传承是西安的城市使命。西安市明确,要深化和扩大教育科技、文化旅游等领域对外合作交流,打造“一带一路”重要人文交流基地。《西安市“十四五”文物事业发展规划》提出,按照“保护优先、规划引领、合理利用、分步实施”的工作思路,深化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实施文物保护利用“六大工程”,讲好西安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彰显民族精神。

十年来,西安文物保护实现新突破——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开展太平遗址等重要考古发掘项目,少陵原十六国大墓和江村大墓连续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半坡遗址、汉长安城遗址等6处遗址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汉长安城未央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对外开放,明德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顺利完工……这些陆续成为文物保护利用“西安模式”的最佳注脚。

新技术也在文物保护利用领域得以广泛应用。正在深化实施的“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通过云展览、云直播、云考古等手段,打破时空限制,多维度展示文化遗产;实施元宇宙数字文创培育计划,让数字化内容呈现成为华夏文明新载体;借助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打造传播典型性、历史性、时代感突出的数字化产品。

“大力推广新技术应用,组织以周、秦、汉、唐历史文化为特色主题的文物外展,打造外展品牌和精品工程,加大文化遗产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新文物价值的挖掘阐释和认知传播方式;健全文物保护机制,坚守文物安全底线;大力推进文物合理利用,推动文物工作融入现代社会和生产生活;深化文物对外交流合作,增强西安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中的作用。

与此同时,以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助推文旅融合,“融合发展”理念探出新路子——易俗文化旅游片区建成开放,小雁塔历史文化片区、碑林历史文化街区等文旅融合项目稳步推进,打造“城市历史文化会客厅”,丰富和提升城市文化内涵,不断赋予文化遗产旺盛的生命力,彰显西安历史文化特色风貌。

以大唐不夜城、易俗社文化街区等旅游消费集聚区为代表的街区进一步提升我市历史文化核心吸引力,培育了文旅消费新空间;以中国秦腔艺术节、西部文博会等节会活动为载体,打造了文旅消费新引擎;一批具有西安特色的“老字号”美食集聚区和彰显历史文化内涵的实景演出逐渐脱颖而出,激发了文旅消费新活力。

当前,西安市正在打造彰显中华文明的世界人文之都,中国共产党西安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明确未来使命:守护好历史文化遗存,更好传承延续中华文明和历史文脉,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8%,城市文化传播力、影响力显著增强,让西安成为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的展示窗口。

文/庞乐

编辑/倪家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