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彩纷呈!国际当代玻璃艺术展亮相广州美术学院
广州日报客户端 2022-10-17 13:30

鉴于玻璃对于人类的价值,联合国首次以单一材料命名2022年为国际玻璃年,以此纪念这种人类历史上最具变革性的材料。恰逢此次机遇,“2022璃语东西——国际当代玻璃艺术展”于近日在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举行。展览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国硅酸盐学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主办。

韩熙/《漫雪》中国美术学院

展览秉承“彰显玻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共创可持续、公平和更美好的明天!”的主题,倡导创新精神,注重学术性、艺术性、思想性,力求全方面展示当代玻璃艺术的文化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以推动我国当代玻璃艺术发展,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王建中任总策划,北京国际设计周策划总监曾辉任总策展,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副院长王朝虹联合策展。

Vladimira Klumparova./《打开的几何》捷克

展览作品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玻璃艺术专业委员会面向全球多国征集而来,有国内艺术家作品80余件和来自其他5个国家玻璃艺术家20件,展现了“融汇东西、和而不同”的各类玻璃艺术作品,呈现了当代玻璃艺术的基本面貌,并将为未来的玻璃艺术带来一种新的导向、新的可能。

王建中/《望风云书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玻璃从被发现到应用已有4000多年历史。但在1962年之前,玻璃的制作仅仅是出现在工厂大规模生产中,被功能性所限。“国际玻璃工作室运动”使玻璃进入艺术家工作室中,转变成一种能自我表达的艺术材料。

王朝虹/《月白中的一抹虹彩》广州美术学院

据展览总策展曾辉介绍,当代玻璃艺术的价值就在于是否能够影响当代的美学和当代的生活方式,玻璃艺术也会融合科技创新和跨界艺术来参与,从不同的角度用玻璃的介质可以更好地来与生活空间和生活场景建立关系。迄今为止,科学家已经在硅酸盐玻璃中分别加入了约70多种元素,创造出性能各异的玻璃。所以,对于玻璃艺术而言,玻璃既是古老的材料,也是创新的材料,由于玻璃从熔融状态到固体状态的性质变化是连续和可逆的,因此可塑性非常强。玻璃材料本身所具有的美感,因环境和光线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感知,充满着独特的艺术魅力。而玻璃艺术家借助玻璃这种特殊的材料去感知世界,表达思想与情感的力量,使玻璃成为个性化、美学化的艺术创意载体。

黄汉松/《琉光璃彩映敦煌之明珠璀璨》广州美术学院

作为展览的主办方之一,广州美术学院在玻璃艺术的教学、研究领域有着广泛而深厚的历史底蕴,拥有设备齐全、功能先进的玻璃实验室,美术教育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工艺美术学院等二级学院均开设玻璃艺术课程,师生作品多次入选国际青年手工艺美术展、国际灯工艺术节、天元国际玻璃艺术节等顶级玻璃艺术展览活动,曾荣获“李宾斯基大奖赛”等国际重量级奖项。

展览现场

此外,展览还设置了学术研讨会、学术讲座、工作坊等系列活动项目,通过“线上+线下”公共教育活动等形式,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共同探讨玻璃艺术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向社会普及玻璃艺术以实现社会美育,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以玻璃艺术的形式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展览将展至10月23日,11月5日至20日将北京展出。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李巧蓉

编辑/乔颖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