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美更要安全 这份口腔正畸安全指南,请收好!
人民好医生 2022-11-11 10:30

口腔健康以及牙齿美观度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尤其是其中具备“美学”属性的正畸,更是令爱美之人趋之若鹜。然而,口腔正畸是严谨的医学治疗,需要通过调整面部骨骼、牙齿及颌面部的神经及肌肉之间的协调性,才能达到口颌系统的健康与美观。

“人民好医生”客户端“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系列科普访谈特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正畸科主任房兵教授,详细讲解牙齿矫正中的风险控制与美学问题。

正畸是否会造成口腔黏膜溃疡、蛀牙或牙周病?

注意清洁、重视保健都可避免

房兵表示,在正畸治疗中可能会发生口腔黏膜溃疡。因为正畸过程中无论佩戴的是什么类型的矫治器或是配件,都会与口腔黏膜发生摩擦,可能引发溃疡。发生溃疡以后,不用特别担心,建议按照口腔黏膜科医生指导使用消炎抗菌的口腔溃疡贴等促进愈合。另外也可以在睡前使用正畸保护腊,把钢牙套表面封闭,起到保护粘膜的作用。

关于蛀牙,房兵在访谈中提到,根据现有文献研究结果,牙齿矫正对于减少蛀牙发生是有积极作用的。通过正畸治疗把牙齿排齐以后,不仅能够帮助口腔唾液发挥其自洁作用,更能使之前刷牙刷不到的死角变得容易清洁,从而降低龋病的发病率。需要注意的是,在正畸治疗期间,无论是钢牙套还是隐形透明牙套都要每天进行定时清洁,这也是正畸治疗的基本要求,有效避免在牙套和牙齿之间产生菌斑腐蚀牙齿。因此在正畸治疗过程中建议患者关注蛀牙,定期到牙体牙髓科进行健康检查。

关于牙周病,房主任强调正畸治疗对牙周病的治疗有辅助作用,牙齿的咬合正常和排列整齐也是牙周病医生的健康要求。另外,正畸医生将在进行治疗以前对牙周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与评估,如果发现牙周问题,会联合牙周病的专科医生进行联合治疗。但目前的口腔临床技术对已经发生的牙龈和牙槽骨萎缩,还没有有效的再生修复方法,建议大家尤其是牙齿排列不齐的患者,重视牙周保健,预防重于治疗。

进行口腔正畸前要不要拔牙?

会提前进行多维度精准测量评估,与患者沟通后决定

房兵在访谈中介绍,为了实现更好的面部美学或者达到更好的咬合功能,有时需要“牺牲”几颗牙齿。拔牙前医生一定会非常仔细地测量患者的骨骼结构,当牙量大于骨量,即牙齿的宽度、长度加起来大于颌骨的宽度和长度,就需要拔掉一些牙齿,才好让剩下的牙齿排列整齐,得到更协调的五官和更有力的咬合功能。

但有时考虑患者本身的意愿,医生可能因而作出了一些让步,没有拔除本应拔的牙齿,虽然可能也能排齐,但这样的治疗不一定是稳定的。在矫治器的帮助下,牙齿可以整齐排列,但当矫治器的力量去除以后,不整齐的问题又会很快复发。这也是造成所谓“正畸失败”的原因之一,所以需要医患之间进行更充分的沟通,对矫治的预期要达成一致。

口腔正畸是否会带来面型的改变?

面下三分之一的面型一定会改变

房兵介绍,经过正畸治疗颌面部的结构定然会发生改变,医生会根据每个人的脸型长宽高的三维比例进行综合考量,以求在治疗后得到协调、美观的面型,并且需要与患者就治疗预期进行充分的沟通。

需要注意的是,正畸无法调整面部偏斜的问题。有些患者口角一边高一边低,这是不能通过口腔正畸治疗来调整的。口腔正畸治疗在改善面部长宽高上有所作为,但是在改善偏斜这方面作用有限。

口腔正畸会造成“牙套脸”吗?

有些患者可自行恢复

“牙套脸”是来自网络的一个名称,指的是在进行口腔正畸治疗后脸变小,同时可额能发生太阳穴、颊部以及法令纹变得凹陷,颧骨部位突出。对此房兵解答道,有些人在正畸治疗结束后可以恢复。

有些患者在口腔正畸治疗早期牙齿排齐过程中,因为牙齿酸胀疼痛,或是厌烦每次进食后都要刷牙,故而降低了进食频率,可能会造成面颊因消瘦而凹陷,也就是所谓的“牙套脸”。但随着矫正慢慢完成,尤其是摘除牙套后,说话的频率以及进食的频率又回到治疗前的状态,“牙套脸”就会逐渐矫正,不必过多焦虑。

有一部分四方脸脸型的患者,即在治疗前,面部长与宽的比例接近1:1,同时颧骨宽度和下颌角的宽度也接近1:1,这种骨骼结构的患者正畸治疗后把嘴凸的问题解决了,但是面部的四角形方脸结构就凸显出来,显得颊部是凹陷的。这类患者在正畸治疗结束以后是不能自行恢复的,可以通过医美的手段来进行进一步的调整。

正畸完成后又出现牙齿不齐?

需要正确佩戴保持器

口腔正畸治疗过程中会移动牙齿,让牙根在牙槽骨内发生移动,移到一个新的位置再慢慢固定下来。矫正完牙齿后需要戴一个固位器,也叫保持器,保持器被动地把牙齿固定在矫正后的位置上,如果没有按照医生要求正确佩戴保持器,牙齿很可能再次移位。

保持器要戴多长时间?房兵建议,正畸患者摘牙套后第一年要全天佩戴。第二年可以夜间睡觉戴。第三年以后,可以每个星期戴两到三个晚上,就像每天护肤一样,最好终身坚持佩戴,也是牙齿保健的一种方法。

来源:人民好医生

编辑/韩世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