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 这几个坑千万避开!
湖南省儿童医院 2022-12-11 11:30

母乳是婴儿最佳的天然食品,不仅可以满足宝宝的能量和营养需求,还可促进宝宝的认知发育。而且母乳还能提供很多的抗体有利于增强宝宝抵抗力,可降低宝宝患感染性疾病和成年后患代谢性疾病的风险。

但很多新手妈妈在母乳喂养的过程中,往往会有一些错误的观念。这篇文章作为母乳“避坑大法”,让妈妈安心顺利地度过哺乳期。

误区一

母乳性黄疸改配方奶粉喂养

母乳性黄疸是婴儿母乳喂养相关的疾病,以皮肤、巩膜黄染为主要表现。近年来大力倡导母乳喂养,母乳性黄疸呈现增多的趋势。根据血清胆红素峰值出现的早晚分为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和晚发型母乳性黄疸。

(1)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多见于初产妇,开奶较晚,母乳喂养不足,喂养次数少。黄疸高峰常在生后3~4天出现,应鼓励妈妈在宝宝出生1小时内开奶,按需喂养,每日哺乳8~12次,勤喂哺,促进大便的排泄,可减轻黄疸症状。

(2)晚发型母乳性黄疸见于单纯母乳喂养者,胆红素下降较慢,约2/3母乳喂养的宝宝胆红素水平持续升高至第3周,甚至持续数月。宝宝一般无其他任何临床症状,生长发育良好,很少引起胆红素脑病。喂养原则是既保障母乳喂养,又要将黄疸控制在安全范围。当宝宝胆红素水平超过15mg/dl时,可给予日间光疗,不要停止母乳喂养,严重黄疸要找原因。

误区二

宝宝乳糖不耐受停止母乳喂养

乳糖不耐受在婴儿中最为常见,主要是因为感染、腹泻或者长期使用药物后,宝宝小肠壁破坏,小肠当中的乳糖酶减少,乳糖在体内聚集,产生乳酸和二氧化碳,乳酸刺激胃肠道的蠕动,继而出现腹泻,大便中带血的情况。尿液乳糖不耐受检测可以诊断。因为母乳喂养能给宝宝带来诸多好处,所以不建议轻易停止母乳,无明显症状的宝宝原发疾病好转后,乳糖不耐受情况自然好转。若宝宝出现明显呕吐、腹胀、大便次数增多或大便中带血等胃肠道症状,需带宝宝就医,尽量母乳喂养,每次喂母乳前可添加乳糖酶,必要时在医生建议下选择腹泻奶粉喂养。

误区三

妈妈患感冒时不给孩子母乳喂养

很多妈妈在自己感冒时就不敢给宝宝喂母乳,担心自己身体内的病毒会随着乳汁传给宝宝。其实不然,感冒主要是通过呼吸道及接触传播,做好以下几点还是可以给宝宝喂母乳的。第一,喂奶前妈妈需洗净双手并戴好口罩,可减少病菌传染给宝宝的可能;第二,妈妈在感冒急性期(咳嗽、流涕明显时)减少与孩子亲密接触,这样可减少宝宝被传染的可能性;第三,妈妈要多休息,多喝水,房间要勤开窗通风,保证空气流通;第四,如果需服用药物治疗,需听取医生的建议是否可继续母乳喂养,勿擅自停母乳。

误区四

存放冰箱的母乳会变味,还不如喝配方奶

有些妈妈认为,冷藏或冷冻一段时间的母乳味道会有变化,营养成份丢失,还会有分层的现象,因此不敢给宝宝吃,其实这不是母乳变质的表现,这种母乳可能口感会有变化,但营养成分和新鲜的母乳相近,仍然保持了母乳的优越品质,比配方奶营养更全面,更符合宝宝的身体需要。母乳正确储存要求如下:

母乳的加热方法:喂奶前从冰箱冷冻室取出母乳先置于冰箱冷藏室待其解冻,然后在温水(37℃~40℃)中加温,不超过15min,不要使用微波炉或煮沸加热。每次按照喂养量取出母乳,不要反复加热,并且解冻后需在24小时内喂养,不可再次冷冻。掌握母乳的存放时间,正确加热母乳,母乳的营养物质不会被破坏,这样便可以安心给宝宝喝冰箱存放的母乳了。

误区五

宝宝6个月后,母乳就没营养了

研究表明,0~6个月纯母乳喂养可以提供宝宝所需的全部营养。之后,虽然需添加辅食,但母乳仍是能量和营养素的重要来源,母乳中的蛋白质、脂肪、乳糖、维生素、铁和其他矿物质、酶等都是极其珍贵的物质;而另一方面,与配方奶对比,母乳中的这些营养素更容易被消化吸收;母乳中丰富的营养物质,有利于促进大脑、视觉等的发育,而母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活性细胞、免疫球蛋白等,能够有效提高宝宝的免疫力,保护宝宝不被感染。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在宝宝最初6个月,应纯母乳喂养,6个月后母乳仍有营养,即使添加辅食后,妈妈有条件的情况下,仍应坚持母乳喂养到宝宝2岁或者更长时间。

作者:湖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 护师 肖祥秀&副主任护师 王洁

审稿:湖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 主任医师 高喜容

来源:湖南省儿童医院

编辑/韩世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