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重温紫禁味道:话剧《簋街》满满“京味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7-27 09:00

“我住家在北京城,二环里边儿,中轴线鼓楼大街,往东一拐弯儿。”这一曲由三弦伴奏的北京琴书唱的是老北京特有的京味儿文化。作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院70周年邀请展演的剧目,由北京演艺集团出品制作的京味儿题材话剧《簋街》7月22至24日在首都剧院与各位剧迷见面。

WechatIMG203.jpeg

三十年簋街变化 见证城市蜕变

簋街作为北京的文化地标,所承载的文化底蕴远远超过一条美食街。簋,原来是古代盛食物的器具。从最初的“鬼市”“鬼街”,到被商委命名的“东内餐饮一条街”,再到如今汇集川、鲁、苏、粤、清真等众多美味的“簋街”;从因京城“吃早点难”而陆续开张的几家小吃部,再到现在灯火辉煌的“不夜街”,在大多数北京人看来,簋街更是北京在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变革的一个缩影,一个时代的变迁的烙印。

从1988年到2022年,三十余年的时间跨度足以从一条街的变化见证一座城市的蜕变。

时代变革情感交融 “倔强”父亲“叛逆”儿子终解心结

1988年,改革开放进入到第十个年头,天安门城楼对外开放,各地政府积极响应菜篮子工程,簋街第一家饭馆开张。在这样的时代,中国人不再为物质和温饱操心,精神上的追求不断得到提高。剧中的金玲和李国华就成长在这个时代,他们身上充满着新时代“叛逆”的性格,高考结束后,金玲和国华都想走出北京,去南方看看,去做时代的弄潮儿,去拥抱更大的世界。新思想的出现总会被时代不理解,李国华不顾父亲的劝阻,下定决心和金玲一起去广州,当李国华把父亲做的清酱肉摔在地上时,李一刀和李国华父子间的心结便产生了。

1988年,李国华和金玲离开了北京,北京也迎来了一批像小玉一样的外地人。人们常把“有里有面儿”作为老北京待人接物的准则,在对待小玉时,李一刀也不例外。当小玉初到京城时,李一刀把自己热乎乎的炸酱面给了小玉,虽然初次见面他对小玉说的“你外地来的吧”显得略有“优越感”,但在小玉即将离开时,他留下的则是“有事儿您说话,到了北京您就算到家了”。北京人面对客人的热情、大气、包容、真诚也被称作老北京的主人翁精神,这样的精神就在一代代像“李一刀”一样的老北京中被传承下来,也温暖了一个个像小玉一样进京的客人。

1998年,世界杯在夏天举办,簋街有了第一家大排档,夜宵文化开始兴起,顺义县改顺义区,北京机场扩建…与1988年相比,北京有了更大的体量。十年前来到北京的小玉也逐渐有了自己的生活,在簋街中的小龙虾摊就是她在北京勤劳最好的见证。在这里,一个个像小玉一样的“新北京人”依靠自己的奋斗逐渐融入到这个包容的城市中,与众人一同建设更加开放、更加包容的北京。

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办,北京在举国欢庆的氛围中走向国际化大都市。

2022年,冬奥会在北京举办,北京成为全球首个“双奥之城”,进一步向世界展现国际化大都市的面貌。在这个剧烈变革的时代中,李一刀也逐渐放下自己的“倔劲”,在适应新时代的同时保住了自己内心的坚守,与儿子李国华和解。思乡情、亲情、邻里情在最后相互交融,把整部剧推向了高潮。

时间为线 唤醒个人时代记忆

像《簋街》一样以时间为线索,讲述50后、70后、90后三代人跨越三十年隔阂的内容在话剧创编中并不少见,但是,以这种方式诠释“老北京”的内涵却深深打动了每一个老北京人和新北京人的内心,唤醒了一个个人时代的记忆。

在原创越来越被看重的今天,本土原创是我国在戏剧剧目制作中最需要深耕的一个领域,但这个领域的创作往往因为题材过于陈旧、远离观众生活导致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一些新剧的编排在观众中反响并不强烈。即使困难重重,创作一部优秀的本土戏剧仍是每个戏剧制作人在心中孜孜以求的目标。

《簋街》的编剧王之理就有这样的情怀,从小在簋街长大的他,长时间深耕于簋街的市井生活,聚焦于簋街中一个个小人物,最终用他平凡的笔触,以娓娓道来的方式为观众讲述一对父子三十余载的纠葛、一条老街岁月沧桑的蜕变、一座城市历久弥新的味道的同时,也为大家介绍了新时代的北京,为“京味儿”增加了很多新的内涵。

7月25日上午,首届北京文化论坛在京开幕。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在论坛上指出,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北京要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多的人才进入北京,“新京味儿”内涵的阐释与创作逐渐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更应该在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诠释北京精神,不断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幸福感,向全世界展示出可信、可爱、可敬的首都风貌。

文/严一蕾

编辑/韩世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