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出海已成必然趋势 人才团队是发展的基础
​中国基金报 2022-06-12 11:42

近年来,在金融开放的大背景下,私募机构积极扩展海外业务。在私募机构看来,国内私募机构走出去已成为必然趋势。私募出海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但稳步发展的关键还是在“人”,在筹备发展的初始阶段,应当将重点放在内部建设上。

私募出海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稳步发展的关键在“人”

在念空科技看来,私募出海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出海可以让国内机构有更广阔的视野和发展空间,接触到海外先进的投资理念、专业的客户群体、丰富的投资标的等。另一方面,也将面临着如何向海外客户募资、满足海外客户更加精细化的尽调要求、熟悉海外市场的监管环境和规则,提升投研能力适应更加丰富的投资工具等一系列挑战。把握机会,迎接挑战,这些都需要我们不断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储备优秀海内外投研人才,加强策略研发和迭代能力,建立健全风控合规机制。

沪上某百亿量化私募进一步表示,私募出海的机遇包括海外成熟市场交易机制完善、交易工具丰富,可完全满足交易对流动性和对冲工具的需求,有着更广阔的的市场空间,也利于国内金融机构和海外金融机构同台竞技。另外,国内私募机构开展海外面临挑战主要公司治理结构、投研体系、反洗钱、ESG等方面,海外机构投资者倾向于投资上述方面健全的管理人,规范化运作的管理人更符合海外机构投资者的投资偏好。

不过,海外机构投资者相较于国内资金更长期、更理性,同时要求也更为严格。格上旗下金樟投资研究员关晓敏提示称,首先,海外的交易规则,法律条款,监管环境跟国内均有所差异,需要做足准备和充分了解。其次,海外机构投资者对于管理人的尽调更加全面及严格,包括公司层面、投研体系、策略组合、风控流程等多个方面。最后,对于募集资金的方式也稍有差异,国内更倾向于券商,三方等渠道,海外直销更为普遍。

保银投资向记者说道,海外资金更多的是机构资金,相比于国内资金,他们更长期、更理性。在投资之前,海外机构会对管理人进行多次、较为全面的调研,包括:整体的投研实力、运营、合规、风控等。海外机构更重视公司的治理结构、运营的稳定性等方面,同时对中后台保障的要求也会高得多,他们不希望产品有大的波动,更倾向于具有长期可持续盈利能力的私募产品。

东英资管副总裁吴珊认为,私募出海是一个摸索和实践的过程。行业是在变化的,管理人需要动态演变,这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并未一蹴而就。

同时,有不少私募机构认为,国内私募机构在出海的发展过程中,人才团队等内部建设是最重要的。海外业务的开展在各个阶段都离不开人才的力量。

“国际化的事情急不得。做境外投资业绩固然重要,打造一支高质量的合规运营团队同等重要。”重阳投资董事长王庆表示,国内资管机构在A股积累了很多经验,但是到海外一定意义上来说是从头开始,前中后台的布局都需要一个发展过程。例如海外平台的搭建,团队的运作和磨合,境内外团队的配合以及三年以上的业绩记录等等。在筹备发展的初始阶段,应当将重点放在内部建设上,在做好投资业绩,夯实基础之后再在募资上投入资源。

明汯投资坦言,目前最大的挑战还是来自于人才。“国内属于我们的大本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海外相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在海外去争夺人才,可能还需要花费不少功夫,比如需要HR同事通过展现我们的特点特质,去说服和吸引人才。”

此外,在疫情之下,私募基金管理人在展业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某百亿私募称,目前的主要困难是因疫情不能往来香港办公室,前期准备工作德时间线有被拉长。

海内外金融机构各有所长 私募出海已成必然趋势

近年来随着中国金融加速扩大开放,全球对冲基金机构也在加速布局中国,包括桥水、D.E.Shaw、Two Sigma和Winton在内的多家海外量化基金已拿下外商独资企业(WOFE)牌照,并在中国发展起自己的私募业务。这意味着,国内的量化机构将和国际量化高手同场竞技。

对此,明汯投资表示,“从硬实力上看,尤其是在A股投资策略上目前绝不弱于他们,这是我们的主战场。从文化沟通的软实力层面,我们也有一定本土优势。但目前我们在全球化发展步伐、综合实力等方面还是有很多不足,这也是未来我们要继续努力的方向。”

据了解,“打造国际一流量化投资机构”是裘慧明回国创立明汯的初心。对于“国际一流”的定义,明汯投资表示,即成为国际主要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拥有国际一流人才梯队与组织文化。量化本质上就是金融与科技的结合,鼓励和发展中国量化投资机构,既符合“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大方针,也符合中国金融国际化及“走出去”的时代背景,面向更为广阔的竞争空间,在竞争中不断发展。目前全球前50大资产管理公司仍缺少中国公司的身影,经过不断发展,未来一定会有优秀的主观或量化管理人在全球主要资本市场成为非常重要的参与者。

王庆表示,国内私募出海也有自己的能力圈,就是对中国市场和中国资产比较熟悉,主战场是A股、港股和部分中概股,还不到跟美股同行去竞争发达国家市场的时候。从机会的角度来看,虽然A股机会更多,但并不是说可以完全忽视境外市场。作为一家资产管理公司,设立一个海外平台是有必要的。

沪上某百亿量化私募说道,近年来,外资证券公司、外资公募基金、外资私募等资管巨头都相继在中国开设分支机构,与国内金融机构一同角逐中国财富管理的蓝海。国内金融机构深耕A股市场已经多年,有些主场优势,海外金融机构初出茅庐,但是具有全球视野,双方各有千秋。

念空科技也认为,相对于海外私募而言,国内私募机构的一个天然优势就是对国内市场更为了解,同时也正是因为国内市场更易获取超额收益,海外投资人对国内市场的配置需求和比例不断上升,为国内私募管理人走出去提供了机会。不可否认的是,国内私募在各个方面的发展程度和海外私募还是存在着一定差距,在团队管理水平、策略研发体系、风控机制等方面仍有进步空间。

某百亿私募直言,优势在于我们更了解国内本土公司,劣势在于国内私募不熟悉海外体系,缺少海外机构资源等。私募出海能够满足客户的全球化、多元化等需求。未来,国内私募在能对冲海外业务较高运营成本的情况下,出海的机构将越来越多。

吴珊表示,中国量化机构百家争鸣,很有发展潜力,而且在竞争态势下会做得更好。但若是去海外市场募资,就要实现海外的本土化,包括语言交流等方面,这是一个不断增进了解的过程。对于国内私募机构而言,扩展海外业务需要多条腿走路,包括投资、产品运营、法务合规等方面都需要达到较高标准,因为外资的尽调很深入,要求也比较高。

在一波又一波的私募出海热潮下,国内私募机构走出去已成为必然趋势。保银投资指出,我国资管行业日趋规范,私募行业日益发展壮大。在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下,私募管理人出海是大势所趋。一方面,中国私募管理人的投资范围不再局限于A股,而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产配置;另一方面,中国私募管理人与海外私募机构同台竞技,为全球投资者管钱。

念空科技也认为,虽然国内量化私募发展起步较晚,但随着国内量化机构的不断成熟,走出去已成为必然趋势。在此大背景下我们必须好好抓住机会,直面过程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

关晓敏表示,未来国内市场发展迅速,优质的管理人也会越来越多,私募出海或许会成为普遍现象。海外市场更加成熟,监管更加严格,对管理人来说在产品设计、公司管理等等多个方面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中国基金报记者 任子青)

编辑/田野

相关阅读
私募业绩快速“回血”!
中国基金报 2024-03-17
市场赚钱效应显现 私募投融资人气回升
中国证券报 2024-03-04
老牌私募招兵买马开辟“新战场”
中国证券报 2023-07-13
百亿元级私募增至115家 精细化发展成市场共识
证券日报 2023-04-26
私募新品发行“冷热不均” 量化指增类备受青睐
中国证券报 2023-03-20
瞄准外资增配需求 头部私募出海步履不停
上海证券报 2023-01-09
招兵买马海外布局 中国私募迎接全球资金
​中国基金报 2022-06-12
百亿私募“出海”进一步扩容 开辟新市场、争当外资“管家”
中国基金报 2022-06-1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