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中的青春力量 顺义区青年干部参与疾控中心流调工作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5-19 10:40

顺义区出现疫情后,顺义区委组织部抽调区内青年干部中的精干力量,支援顺义区卫生健康委疾控中心流调工作。来自区市场局、水务局、医保局等单位的46名青年干部积极请战,坚守在流调工作一线,为疫情防控工作争取宝贵了时间。他们平均年龄小于30岁,中共党员超过四分之三,每个人都把这次流调工作当成一次历练和大考,用默默无言的行动书写为民服务的答卷。

比婚纱更洁白的是防护服

王宇琦来自区老干部局。5月8日本应是他和妻子闫晶裕举办婚礼的日子,但疫情当前,他们舍弃了那些隆重的仪式。一桌家常菜,两家最亲人,用最简单的方式完成了这一重要的人生大事。

在家人和妻子的支持下,王宇琦主动放弃婚假,5月9日一大早就赶到疾控中心参加疫情流调工作,妻子闫晶裕也主动到社区报到,当起了“大白”,支援社区防疫。

“我从小在顺义长大,家乡有难我当然要冲到最前面!”王宇琦坚定地说。面对朋友的疑问,闫晶裕说:“虽然没能穿上婚纱,但防护服更加洁白,我得到了很多家人、朋友和陌生人的祝福,这在我心里比多么隆重的婚礼都更有意义”。

做一个有温度的流调员

从最初的生疏询问,到现在的熟练沟通,青年干部在一次又一次与群众的通话中不断锤炼。

来自教委学前科的王驰,用一名教育工作者特有的细心、耐心和责任心,推进工作,温暖他人。流调中遇到的一位保洁人员,年纪偏大且说地方方言,在得知自己是密接后,紧张而慌乱,几乎无法正常沟通。王驰一边安抚她的情绪,一边通过公安部门联系她的同住人,及时掌握了密接和次密接的信息,为管控争取了宝贵时间。

“有时凌晨拨打居民的电话,偶尔也会出现被挂断的现象,我们会再次拨打,直到拨通,耐心的解释。”来自区供销社的刘东丽说,面对“流调”对象的牢骚,他们选择把委屈留给自己,始终保持着真诚的态度。让大家欣慰的是,绝大多数群众都很配合,有时还会说一声辛苦了,让他们的心里暖暖的。

赶走疫情  让孩子们不在睡梦中喊妈妈

卢方舟来自顺义区体育局,是一个四岁小朋友的妈妈。为了不耽误工作,她在接到支援流调的通知后,连夜把孩子送到奶奶家,但很快孩子的爸爸、奶奶也收到通知相继去支援社区防疫。面对孩子无人看管的困境,她没有向组织提出困难,而是自己协调邻居亲友照看孩子。一天,凌晨回家的她,看到孩子在睡梦中喊“妈妈”,泪水控制不住的溢满眼眶。

孟庆芳的孩子刚刚一岁半,但她也经常和大家一起加班加点,忙到深夜。孩子晚上吵着要妈妈,常常是哭着睡着的。

在这些年轻妈妈们的心中,都有对孩子深深的亏欠,但她们知道,因为疫情,还有很多母亲工作在抗疫一线,疫情不退,还会有更多的孩子要在梦中喊妈妈,她们说:“无论任何理由,抗疫大事都不能耽误!”

把每一次夜归都当做一次时间的旅行

大规模核酸筛查一般在白天进行,大量样本送检后,往往到深夜才出结果,所以对于流调人员来说,连夜流调是常态。

“最晚的一次,我们一直工作到凌晨5点,话说得多了,嗓子哑了,脑子都有点转不过来。可没人喊苦喊累,还互相打趣说,哟,咋变声儿了?”来自空港经济开发公司的苏文龙笑着说起苦中作乐的趣事。

午夜甚至第二天清晨走出疾控中心的大门,已然成了焦磊这段时间的工作常态。从来没有看过这么美的夜空,有时如墨染一样浓黑,有时已隐隐闪现出东方的微光,无论多晚,他和队友从来没有一句抱怨。

应查尽查、不漏一人!他们以无数个沙哑的嗓音、无数个不归的夜晚筑起抗疫城墙。

“亲身参与这项工作才更深刻感受到,为了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有太多的人在背后默默做着贡献。”来自文旅集团的张希冷感慨地说。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斌
编辑/谭卫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