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市场疯狂“抢煤” 高煤价导致电厂亏损
证券日报 2022-04-28 13:41

近期,国际市场疯狂“抢煤”,让整个煤炭行业陷入“缺煤”恐慌。受此影响,国际煤价高位运行,进口煤价格高于国产煤,导致我国进口煤数量大幅减少,进一步加剧了国内煤炭市场供应偏紧的局面。

“目前电厂的煤炭相对库存并不高。”某券商能源行业分析师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虽然市场供应已有所好转,但高热值煤供应增量有限。此外,进口煤数量大量下滑也影响了国内煤炭市场供应。

而随着迎峰度夏用煤高峰的临近,加大煤炭供应刻不容缓。

易煤研究院研究员杨洁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用煤旺季即将到来,进口煤缺口下电厂的补库存需求仍然存在,而随着长协定价新规落地、哄抬价格违法行为认定标准明确,将切实维护煤炭市场价格秩序。

多家煤电企业业绩承压

因煤炭资源紧张,今年以来多国上演疯狂“抢煤”戏码,尤其是3月份以来更为明显。国际煤炭价格已连续两周跳涨,不断逼近历史高位,这也影响到我国煤炭进口量,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3月份,我国进口煤炭5181万吨,同比下降24.2%。

“进口煤减量对于沿海地区影响比较大,电厂难以承受过高的进口价格,沿海电厂的库存累积低于内陆地区。”谈及煤炭进口量下滑带来的影响,杨洁对记者表示,部分沿海省份补签了进口煤长协,帮助电厂渡过难关。

中宇资讯分析师苏嘉表示,受国际煤价高位运行、进口煤价格优势减弱影响,国内终端用户采购进口煤的积极性不高,煤炭进口量同比明显减少,对国内供应的补充作用减弱。

《证券日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大唐发电,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国际市场的变化导致海外进口煤价格偏高,不过因国内保供政策,国内市场煤价格会优于进口煤,因此我们更多的是采购国内煤炭,进口煤偏少。”

4月25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2022年一季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显示,今年以来电煤价格总体呈持续上涨态势,导致一季度全国煤电企业电煤采购成本同比额外增加1300亿元左右。燃料成本的大幅上涨,远高于煤电企业售电价格涨幅,导致大型发电集团仍有超过一半以上的煤电企业处于亏损状态。

从目前上市公司发布的一季报数据也能看到,煤价过高仍是电企亏损的主要原因。

4月27日,华能国际发布2022年一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归母净利润亏损9.6亿元,同比下降129.96%。此外,因煤价上涨,公司一季度营业成本同比增长51.07%。

豫能控股也在2022年一季报中透露,因煤价仍在高位运行,导致公司2022年一季度营业成本同比增长62.70%,归母净利润亏损4.6亿元,同比下降671.11%。

杨洁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今年以来煤价最高涨幅达112%,原因在于内陆电厂在政策要求下提高了库存可用天数,煤炭需求激增。2月份开始寒潮带动日耗创近几年同期新高。此外,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也导致能源价格上涨。”

对于后市走势,前述券商分析师表示,后续复工复产叠加居民用电旺季到来,若库存不能及时补上维持高位,那么煤炭价格仍有走高的可能。且随着国际煤炭市场“抢煤”状况愈演愈烈,过高的海外煤价也会抑制我国进口煤需求,减少煤炭市场供给量。

长协定价新规即将实施

在进口煤减少、用煤高峰即将来临的情况下,保证煤炭供应、稳定煤炭市场是各方关注的重点。

4月26日,央行表示,将增加1000亿元再贷款支持煤炭开发使用和增强储能。

对此,杨洁表示,煤炭行业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增加产能,建立煤炭储备包括煤矿端筒仓、存煤基地等都需要资金的助力,上述政策体现了对煤炭能源保供的支持。

事实上,为了做好煤炭保供稳价工作,相关部门出台了多项举措。

在保供方面,近期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发挥煤炭的主体能源作用。通力合作优化煤炭企业生产、项目建设等核准审批政策,落实地方稳产保供责任,充分释放先进产能。通过核增产能、扩产、新投产等,今年新增煤炭产能3亿吨。

在稳价方面,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作出专项部署,要求指导督促企业严格落实煤炭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要求,采取切实措施保障煤炭中长期交易价格运行在合理区间。同时,配合市场监管部门,及时查处市场主体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价格串通等违法违规行为,密切监测煤炭市场和价格运行情况,加强煤炭市场价格调控监管,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

而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此前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明确了煤炭(动力煤)中长期交易价格(以下简称“长协价”)的合理区间,该机制自5月1日起实施。

对此,杨洁表示,长协价区间内,煤电双方都能够保持正常运营,尤其能够缓解目前电厂成本过高的困境。但规定落地后的长协履约情况极为关键。(记者 李春莲 见习记者 贺王娟)

编辑/田野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