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鲟物种“保卫战”:月余放流人工繁殖子二代25万尾
中国新闻网 2022-04-20 21:48

从今年3月至今,三峡集团在长江湖北宜昌段放流子二代人工繁殖中华鲟总量约25万尾,对天然水域中华鲟资源进行持续补充。

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杜合军日前向记者透露,今年放流总量和亚成体雄鱼数量均大幅超过往年,其中通过早期性别鉴定技术筛选出来的亚成体雄性中华鲟近300尾,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自然条件下中华鲟性别比例失调的情况。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华鲟野生种群资源持续衰退,科研机构通过人工繁殖及放流对野生资源进行补充。2009年,中华鲟研究所成功突破中华鲟子二代全人工繁育技术,使中华鲟种群延续摆脱了对野生资源的依赖,为通过人工放流恢复中华鲟资源提供了有效途径。

但是,另一个难题摆在了科研人员面前。由于中华鲟雌性平均寿命明显长于雄性,在资源衰退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雌雄比例失衡现象。最后几次科研捕捞调查结果显示,洄游至葛洲坝下的雌性中华鲟个体比例是雄性的7倍。这意味着,即使雌鱼产下大量卵子,也无法进行繁殖。

杜合军说,中华鲟不具备第二性征,无法从外表上判断其性别,这不利于人工养殖中华鲟的种群梯队建设及放流性别比例调控。只有尽早知晓中华鲟的性别,才能通过性别比例控制,实现种群保护的最大化效益。

近年来,中华鲟研究所研发出了中华鲟早期内窥镜性别鉴定技术,将性别鉴定从原来的8龄以上提前到5龄以下。2020年,该研究所突破DNA分子性别鉴定技术,对于刚出生的中华鲟,只需从身上刮一点体液或者剪鳍带,就能鉴别雌雄。该技术突破以后,在放流过程中,科研机构就可通过选择特定性别来对野生中华鲟的性别比进行平衡。

为了能够在极端条件下实现中华鲟繁殖,中华鲟研究所还开展了单性繁殖技术研究,并率先突破了中华鲟单雌性繁殖技术,实现了“只有鲟妈妈也能生鲟宝宝”的奇迹。

基于上述现代生物技术,中华鲟研究所建立了完善的中华鲟人工种群梯队,初步探明了中华鲟性别决定机制,完成了中华鲟全基因组测序,为保持中华鲟人工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人工繁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截至目前,三峡集团累计放流中华鲟近530万尾,这些技术和研究在中华鲟种群管理和增殖放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更好地研究中华鲟的洄游规律及海洋生活轨迹,三峡集团对放流的中华鲟进行全方位跟踪监测。近年声呐调查评估结果显示,大规格个体放流中华鲟进入海洋的比例已超过70%。

然而,与入海中华鲟数量形成对比的是,洄游到长江繁殖的中华鲟却很少。在目前已知的唯一天然产卵场葛洲坝坝下江段,科研人员已连续5年未监测到中华鲟自然繁殖。

杜合军说,入海后的中华鲟会在沿海大陆架地带度过十数年的生长发育周期,近海人类活动会对它们的生存产生直接影响,“或许,我们应该看得更远一些,保护长江,也要保护海洋,实现江海协同保护是未来一项长期的工作”。

文/记者 郭晓莹

编辑/朱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