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出强度有保障 减税降费增信心
证券时报 2022-03-09 09:00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积极的财政政策亮点纷呈。一方面,财政通过赤字率的降调与新增支出规模增大的“一减一增”为财政可持续发展与保障支出强度打下基础。另一方面,阶段性措施和制度性安排相结合、减税与退税并举的一揽子税收支持政策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议。

多位代表委员表示,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导向鲜明,具体措施既强调更可持续,通过下调赤字率来保留政策力度,又聚焦重点,以更大规模的新增财力来稳定宏观经济大局,助力市场主体焕发生机。在体现出中国经济将行稳致远的信心的同时,也充分体现了中央财政聚焦短板弱项发力,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工作重心。

财政政策既留空间又增力度

“是不是提升了效能,要看是不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了党中央决策部署,是不是促进了经济健康发展,是不是让老百姓更多受益。”对于今年的财政政策,财政部部长刘昆在3月5日全国两会首场“部长通道”上进行了解释。他表示,财政将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既保持必要的力度,支持经济恢复发展,又预留政策空间,应对今后可能出现的风险挑战。

近两年来,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经济冲击,财政赤字率持续维持在3%以上。今年在“更可持续”的要求下,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财政赤字率下调至2.8%左右,比去年预算下降0.4个百分点,资金规模减少2000亿元。

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向东在3月5日的国新办政策吹风会上表示,将赤字率调回至3%以内,释放了我国经济和财政运行稳健的信号,能够提振市场信心。及时回调赤字率水平也为应对以后可能出现的复杂困难局面留出空间。

在下调赤字率的同时,今年也显著增加了可用财力,支出规模比去年扩大2万亿元以上。对于新增财力的使用,政府工作报告还明确要求,要下沉基层,主要用于落实助企纾困、稳就业保民生政策,促进消费、扩大需求。

在国务院研究室综合一司司长刘日红看来,扩大财政支出,主要是通过加大中央财政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来确保全年2.5万亿元减税退税的政策落到实处。另外,财政还要带动扩大有效投资,加大对基建投资的支持力度。今年专项债券拟安排额度3.65万亿元,与去年一致,同时中央预算内投资的额度6400亿元,比去年扩大300亿元。

对于今年的财政政策安排,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副院长高培勇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一方面释放了积极的信号,体现了我们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的政策工具箱留足了“弹药”。

在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财政厅厅长刘兴云看来,中央通过合理安排赤字、特定国有机构上缴利润、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方式,进一步扩大财政支出规模。今年安排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加2万亿元与新增专项债券3.65万亿元,既释放了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明确信号,有力保障重点支出需要,又妥善处理了减税、增支和控制赤字的关系,对于稳定市场预期、增强投资信心、促进经济增长,将起到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

超预期规模退税减税提振市场信心

“在2021年的基础上,预计今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规模为历史之最,超出之前社会的普遍预期,反映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魄力和决心。”税务总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信心比黄金还重要、还珍贵,超预期的政策安排将带来稳预期的战略性效果,对缓解企业当前困难以及推动长远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去年实施的小规模纳税人阶段性免征增值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收获了企业家们的广泛好评。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执委、重庆陶然居饮食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严琦就表示,去年国家加大对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力度,出台小规模纳税人阶段性免征增值税等政策,延长了餐饮行业恢复发展的“窗口期”,帮助疫情影响下的餐饮行业逐渐回暖复苏。

在今年一揽子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中,有不少政策是对去年企业反映积极的减税降费政策的延续与加码。比如,延续实施扶持制造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减税降费政策,并提高减免幅度、扩大适用范围;对小规模纳税人阶段性免征增值税;对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元至300万元部分,再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继续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力度,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

“任何产品和技术都有生命周期,只有不断进行自我更新,才能可持续发展。税收优惠是我们的坚强后盾。”全国人大代表、浙江龙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长欧其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等税收优惠政策,能为公司盘活现金流、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助益。

据刘昆介绍,今年聚焦制造业、小微企业,制造业等6个行业的退税减税规模将达1万亿元,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受益受惠规模也将超1万亿元。而作为今年主要税费支持政策的增值税留抵退税,通过提前退还尚未抵扣的税款,直接为市场主体提供现金流约1.5万亿元。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财政厅厅长戴运龙表示,一系列税费支持政策在减轻企业负担、促进居民消费、稳定市场预期和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预计全年2.5万亿元的新增减负将支持市场主体纾困发展,努力稳企业保就业,为支持经济稳定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让税务工具发挥更大功效

值得注意的是,在提出了一揽子新的税费支持政策的同时,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到,各地也要结合实际,依法出台税费减免等有力措施,使减税降费力度只增不减,以稳定市场预期。多位代表委员则认为,除了一揽子稳企纾困政策外,税务工具还能在推动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鼓励多孩生育等领域发挥功效。

加快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已是当下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点工作。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贸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孙洁在提案中建议,加大对第三支柱产品的政策支持力度,出台一揽子强有力的激励政策,包括税延、税免、直接补贴等举措。在税延商业养老险改革试点工作中,应提升养老税延的抵扣金额,提高政策吸引力。比如,提高税延养老保险交费限额、降低领取税率、投资收益领取阶段免征稅,允许个人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多交费,并针对超额交费部分制定分段的个税抵扣政策等。

在提升民众生育积极性方面,全国人大代表、奥克斯集团董事长郑坚江建议,提高家庭生育二孩、三孩的子女教育支出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减轻多孩家庭经济压力。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科技大学代理副校长金李则建议,可提升三孩以上家庭的个税起征点。

此外,多位代表委员还强调,若要提升政策效能,有关部门需完善税收政策机制,落实落细各项税费支持政策。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张连起就指出,如何把涉及主体税费种类、覆盖所有市场主体、兼具多个时间跨度的一系列减税降费“真金白银”从“纸上”落到“账上”,考量的是有关部门为纳税人纾困解难的初心、让市场主体切实减负的决心和实打实兑现政策的细心。

“后续税务总局还将根据新情况新需求不断完善便民办税缴费举措,进一步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赵静告诉记者,目前,各级税务机关正在全力以赴确保党中央、国务院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落地生根。(证券时报两会报道组)

编辑/田野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