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 | 对“更改认证”骗局需合力遏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1-23 17:00

“您的认证依旧是学生身份,如不取消,很可能造成征信问题……”临近春节,很多年轻人会收到自称各大网贷平台客服的电话,声称能利用共享屏幕的方式进行贷款并取消认证。记者了解到,这实则是诈骗分子以能够向职场青年提供大额贷款限额为由实施的诈骗手段。(1月23日《北京青年报》)

“更改认证”骗局并非新鲜套路。去年3月,银保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未经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一律不得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随后,一些诈骗分子就开始以“毕业了不改学生认证影响征信”为由,对职场青年实施诈骗,这种套路一直沿用至今。

在人们的习惯认知中,通常觉得年轻人的防范意识强,不容易上当受骗。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年轻人面对“更改认证”骗局却屡屡中招。去年以来,南京、佛山等地先后有人因此被骗,金额少者几万,多则十几万元。骗子巧妙利用了职场青年的心理,是骗术得逞的主要原因。首先,职场青年普遍了解征信的重要性,担心征信受损会影响求职就业,往往会对骗子的说法引起重视;其次,骗子假冒京东、腾讯、阿里客服频频来电,说法大同小异,很容易形成“三人成虎”效应。此外,很多年轻人自认为很懂互联网,往往会在操作时放松警惕,一步步落入陷阱。

临近新年各类诈骗犯罪活动高发,“更改认证”等针对青年人的新型网络诈骗,逐渐取代传统的电话诈骗。对此,警方提醒广大市民,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呼吁公众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当然是必要的。但除此之外,有关部门和全社会也要形成合力,共同遏制类似骗局。

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应当标记各大平台官方认证客服电话。骗子在实施诈骗时,往往会冒充某某平台的客服人员。由于对方可以准确说出当事人曾经就读的高校及毕业年份,当事人很容易相信其所谓身份。如果在来电时能够标记出真实的客服电话信息,“李鬼”客服的幌子也就不攻自破。现在不少搜索引擎都会在搜索时,给真实网址打上“官方认证”标志,避免山寨网址鱼目混珠。各大电信运营商不妨借鉴这一做法,不给骗子可趁之机。

对于网贷平台来说,应主动提醒用户注意防范。骗子假冒网贷平台客服实施诈骗,除了给当事人造成损失外,对于平台的信誉和口碑也带来负面影响。各个网贷平台应加强对诈骗热点的监测,适时对于用户进行必要的提醒。其实,京东客服首页公告中就明确指出“学生会员认证会根据用户认证时填写的入学时间和学制进行计算,在毕业后自动解除”。如果这样的公告不是一发了之,而是通过官方短信、邮件等方式告知用户,提醒的效果无疑会更好些。

对于公安部门来说,应推动“人防”“技术”相结合。一方面,反诈宣传要入脑入心,结合具体案例,总结骗子套路,运用漫画、短视频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宣传实效,让人过目不忘。同时,加大“国家反诈中心APP”的推广普及力度,利用“来电预警”和“APP自检”,筑牢反诈防火墙,切实保护公众财产安全。

文/张淳艺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