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新规过渡期进入“倒计时” 银行理财全面净值化大幕将启
证券日报 2021-12-29 11:00

2021年即将结束,资管新规过渡期进入“倒计时”。

2021年,银行理财市场迎来巨变:加速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压降不符合新规的“老产品”。巨变之下,绝大部分银行机构可以如期完成整改任务,还有少数银行在“紧赶慢赶”中面临无法按时完成整改的压力。

业界人士认为,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并不意味着行业转型步伐就此停止,而是再次站上新起点。对银行而言,眼下亟须考虑的问题是“转型过后银行理财业务该如何发展?”“理财产品如何吸引投资者?”同时,叠加理财产品估值法切换和现金管理类产品整改未到期等因素,2022年银行理财或将面临新挑战。

银行理财净值化比例达86.56%

2018年4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联合印发《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下称“资管新规”)。根据监管要求,资管新规过渡期原设定在2020年年底结束,后来延长至2021年年底。

资管新规过渡期即将结束,而后开启的将是全面净值化时代。作为资管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理财业务净值化转型也进入冲刺阶段。

据银行理财登记中心发布的《2021年三季度理财市场数据分析》显示,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净值型产品规模占比为86.56%,较去年同期提高26.08个百分点。预计到过渡期结束时,净值型产品规模占比或超过90%,部分银行可完成全部净值化转型任务。

目前,净值型理财产品已成为各家银行主流新发行产品。据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监测的数据显示,2021年11月份银行及理财公司发行的净值型理财产品数量为2746只,环比增长23.42%,同比增长19.81%。

从转型进度来看,不同类型银行间存在明显分化。据普益标准数据显示,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以及城商行三季度净值化表现均高于预期。截至三季度末,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净值化转型平均数分别为80.62%、83.18%和93.7%,分别环比增长为21.3%、14.08%和11.49%,增速明显高于二季度。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大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虽然目前来看银行理财净值化进程较为顺利,但仍有个别银行历史遗留问题较严重,比如新老产品之间过渡、投资者教育、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优势削弱等。

业内人士预计,过渡期结束时,可能仍有10%左右的理财存量资产无法按时完成整改。据中国理财网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12月28日,目前市场在售的565款理财产品中,非净值型理财产品仍有27款。在目前市场上仍存续的31220款理财产品中仍有1801款属于非净值型理财产品,占比5.77%。

对于存量产品,银保监会近期表示,将督促相关银行机构在总行层面建立专门台账,逐笔锁定细化方案,采取集中统一、单独统计、严格问责等管理措施。

中央财经大学资深金融专家何晓宇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不能“一刀切”,因为此前发行的理财产品可能期限较长,还未到期,强制清零容易引发问题,所以仍需一个自然过渡的过程。而且资管新规过渡期并非要求强制清零,而是不断压降存量,促使其顺利完成净值化转型。

值得注意的是,资管新规出台后,银行通过设立理财子公司来促进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2021年三季度理财市场数据分析》显示,截至2021年9月末,理财公司共获批筹建29家,其中21家已正式开业,产品存续规模达13.69万亿元,较年中增长36.75%,同比增长2.75倍。随着理财业务转型与理财公司发展,理财公司市场份额占比稳步增加,达48.97%,成为理财市场绝对主体。

目前,监管部门支持符合条件的银行设立理财子公司,但并非所有银行均符合设立条件,没有成立理财子公司的银行在理财产品发展上可能会受到部分限制。

易观高级分析师苏筱芮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目前要求来看,监管层正在引导银行机构,特别是中小银行逐步回归信贷业务,回归本地业务。

多位专家表示,随着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进入冲刺阶段,银行机构也面临更大压力和挑战。压力来源之一是部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尚未转移至理财子公司,特别是对于无法成立理财子公司的中小银行。此外,非净值型产品仍在银行理财子公司中占据一定比例。

“未来理财子公司一是要注意母行产品质量的维护;二是要做好金融消费者相关的沟通与保护工作。”苏筱芮称。

净值化转型仍存个别“顽疾”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虽然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稳步推进,但仍尚存个别“顽疾”,主要包括摊余成本法估值限制以及现金理财整改。

此前,为了迎合消费者稳健的投资需求,不少银行借助“体外资产池”,采用成本法计量、减少净值波动,但这并不能真实反映市场变化对产品净值波动的影响,因此被市场称为“伪净值”产品。同时,其也成为一些银行或理财子公司“冲规模”的利器。上述行为则极易引发期限错配风险、流动性风险。为了管控其规模和经营模式,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多次发文推进理财产品优先使用市值法估值,加快理财转型进程。

中信证券首席FICC分析师明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绝大部分理财产品会如期完成整改目标,但不排除个别产品通过多层叠加逃避监管或者因整改压力过大而无法如期完成的可能性。对于这类个例,预计将按照相关规定纳入个案专项处置,直至全部清零。

对此,明明建议,市场主体和监管部门要共同发力。一方面,商业银行及理财公司应主动依法合规展业,坚持公开、透明、净值化定位,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制度体系,加强投资者教育;另一方面,监管部门也要持续加强对银行理财业务的监督指导,压实主体责任,推动规范转型。同时,不断完善监管规则体系,明确长期制度安排。

由于现金管理类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限制相对较少,使得现金管理类产品的运作空间更大,同时叠加其高收益、高流动性的产品特性,而备受理财机构和投资者青睐,也一度成为银行净值化转型“冲规模”的利器。

但为了促进理财业务规范转型,今年以来,规范现金管理类产品的政策频出。监管拟要求相关银行理财子公司在今年年底前将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占产品总规模的比例压降至40%,到明年底下降到30%。

明明表示,首先是投资范围较整改前有明显收窄,从部分产品披露的信息来看,目前配置端整改压力较大,有大量不合规资产需要处理调整;其次是投资受限带来收益率走低,使得现金理财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减弱,规模也出现了相应的缩减;三是理财不具备公募基金的免税优势,在其他监管要求对标货币基金的前提下,整体竞争力不及货基。

在新监管政策下,投资者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现金管理类产品的收益率下跌,与货币基金同场竞技,其比较优势或将不再。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现金管理类理财与货币基金的收益率差距将逐步缩小,这将对银行现金管理类产品产生些许冲击。

那么未来银行的理财产品又如何与货基竞争呢?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银行理财的客群已形成了稳健和保守的理财偏好,对银行的理财产品也有一定的认可度。因此,银行理财目前的核心产品依然是偏固定收益类和现金管理类产品,“固收+”产品以追求绝对收益为目标,主要投资债券等固定收益类资产,同时又配置风险资产及策略来增厚收益,因此,可能成为银行理财市场的主打产品。这也将成为未来银行与公募基金竞争的主要“利器”。

银行理财业务面临新挑战

随着过渡期临近结束,银行理财业务未来如何发展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展望未来,于百程认为,银行的净值型理财产品对于市场的波动将变得更加敏感,特别是配置权益类资产较多的净值型理财产品,其净值会随权益类市场波动而波动。因此,在稳健的基础上逐步增加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提升中长期收益表现,将是银行净值型理财产品未来的发展趋势。

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并不意味着彻底转化完成。但有些因素是长期的,例如投资者理念或意识的转换问题,因为投资者已经习惯原来的保本产品,要接受风险还需经历一个逐步的转变过程。

何晓宇指出,净值化转型减轻了银行资产端的压力,但是客户服务压力增加,因为客户只认可固收产品,不认可净值化产品,因此,客户服务的难度加大。

苏筱芮表示,对于投资者来说,银行打破刚性兑付已是必然的趋势。对于银行理财子公司来说,在提升投研与风控能力的同时,加强从获客到“活客”阶段的转变,亦是未来理财子公司要考虑的重要方向。

“投资者在购买产品前要充分评估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秉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理念作出选择。”苏筱芮建议。

“资管新规过渡期的结束对银行理财产品来说,仅仅只是一个开始。”黄大智认为,未来商业银行要抓住自身的优势,比如广泛的客群和线下网点等基础。进一步做好传统产品与“固收+”产品的相结合,打造出更符合客户需求和更有针对性的特色产品,不断提高市场的竞争力和客群的认可度。

何晓宇也建议,对于银行机构来说,要启发银行人员开拓思路,金融服务业的机遇是要找到市场上新的需求。银行面临的挑战是开发新产品,在面临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可以考虑找寻高级理财产品进行代理等其他渠道。

来源/证券日报

编辑/樊宏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