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 | 关于李时珍和《本草纲目》,这些事儿你知道吗?
中华书局1912 2021-10-21 16:00

《本草纲目》因为上了大火的《典籍里的中国》,重新引起了世人的关注。李时珍凭什么被尊为中医的二圣之一?他究竟有没有做过太医,他做太医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本草纲目》是偷师朱熹的《通鉴纲目》吗?书里的一千多幅插图是李时珍还是书商画的,还是另有其人?值中华书局全本插图版《本草纲目》推出之际,我们请本书的编辑回答了这些大家好奇的问题……

在护佑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中医药史上,出现了数不清的名医和神医,但医林之中仅有两位被后世称为圣人,一位是被称为“医圣”的《伤寒杂病论》作者东汉名医张仲景。另一位被称为“药圣”的名医长眠于湖北。

在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雨湖之滨有一处坐落在参天古樟和青松翠柏之间的陵墓,在陵墓的前面矗立着一位清瘦老者的半身像,塑像底座的碑文是1956年2月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的亲笔题词:“医中之圣,集中国药学之大成;本草纲目乃一八九二种药物说明,广罗博采,曾费三十年之殚精。造福生民,使多少人延年活命!伟哉夫子,将随民族生命永生。”并有小字解说:“李时珍乃十六世纪中国伟大医药家,在植物学研究方面亦为世界前驱。”

高中历史课本中的李时珍

李时珍为什么被称为“药圣”?

“圣人”是传统儒家对人分类的最高等级。《资治通鉴·周纪·威烈王》中司马光评论道:“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圣”的繁体写做“聖”,字本身含有以“耳”表闻道,通达天地之正理;以“口”表宣扬道理,教化大众;以“王”代表统率万物为王之徳,德行遍处施行。在中医药学界,李时珍以自己的一生实践着“圣”字。

嘉靖《蕲州志•儒林》记载李时珍:“千里就药于门,立活不取值。”他以“治身以治天下”,“寿国以寿万民”的仁爱之心,以“博施于民”“重仁轻利”“济世救人”的高尚医德为时人和后人敬仰。李时珍与其子李建中、李建木及其孙李树初因为人贤德曾被乡人奉为“蕲州四贤”,蕲州人在天启四年(1624)或天启七年(1627)还为四贤建立了一座坊表,上书“六朝文献,两镇干城”八字。一家三代能被当地人如此纪念,由此可见其家风之淳朴敦厚。上世纪八十年代修建李时珍纪念馆时也重新刻立了书有此八字的牌坊。

李时珍于1518年出生于行医世家,他的父亲李言闻曾任太医院吏目,李时珍曾任正五品的太医院判,其子李建木为太医院医士。一家三代都曾供职太医院,充分证明其医术之高超。但是,李时珍进入太医院的目的却单纯地只是想便于进言重修本草。当一次次上疏要求官府重修本草却无人理睬时,他毅然离开安逸的太医院,以一己之力,承担起官府的责任,率领全家和弟子开始重修本草,开启个人重修本草的新历史,此时距上次官修本草时间已经过去了四百多年。

1596年耗尽李时珍一生心血的《本草纲目》刊行于世,此时李时珍已经去世三年了。但是李时珍的名字却随着《本草纲目》走向全世界。

日本科技史家矢岛祐利曾说:“《本草纲目》刊行不到20年,就已在庆长十二年(1607)传入我国。它支配了我国江户时代的本草、博物学界,其影响更远及至19世纪末叶。”

在法国,植物学家、医生勒牡萨以研究《本草纲目》的论文获得巴黎大学的博士学位。

在英国,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不仅在其《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论著中引用了《本草纲目》关于鸡的七个品种和金鱼家化的资料,还称赞《本草纲目》是“1596年出版的中国百科全书”。

在俄国,至今在莫斯科大学礼堂的墙壁上还镶嵌着李时珍的画像,与之并列的是牛顿、居里夫人和祖冲之等五十九位世界级科学巨匠。

2011年,1593年金陵版《本草纲目》与1339年胡氏古林书堂版《黄帝内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

《本草纲目》与朱熹编的《通鉴纲目》有关系吗?

翻开《本草纲目》的目录,除了大量的植物药外,还有水、火、土、金石、虫、麟、介、禽、兽,甚至还有服器部和人部。那什么是“本草”呢?

据北宋寇宗奭所著《本草衍义》论述“本草”的起源说:“尝读《帝王世纪》曰:黄帝使岐伯尝味草木,定《本草经》,造医方以疗众疾。则知本草之名,自黄帝岐伯始。”

五代后蜀末代皇帝孟昶(也就是宠幸花蕊夫人的那位皇帝)曾命翰林学士韩宝昇重修本草,后世称《蜀本草》——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多次引用该书。韩宝昇在本书中首次解释“本草”一词:“按药有玉、石、草、木、虫、兽,而直云本草者,为诸药中草类最多也。”

因此,本草就是指中国古代记载药物的著作。

清代目录学家、藏书家周中孚曾在其《郑堂读书记》中概括《本草纲目》的体例,然后与《通鉴纲目》进行比较:“至于分引经络,列诸验方,衷夫药性,亦大彰明较著者也。曰纲曰目,比于史事,盖几与《通鉴纲目》分路扬镳矣,岂止与王宇泰《证治准绳》均为医学之渊海哉?”认为二书在内容上已非同类,博览群书的李时珍只是借用了朱熹所创立的“纲为提要,目为叙事”的“纲目体”形式。

事实上,《本草纲目》和《通鉴纲目》一样有提纲挈领之实和纲举目张之便。李时珍所创立的医学纲目体将本草学提高到具有高度科学性的体系结构中,1892种药物被精心安排在贯穿全书的三个纲目中,使得查找每一种药物如同查字典或百科全书一样简单。

《本草纲目》由三个逐层深入、嵌套、细化的纲目组成:以部为纲,以类为目;以类为纲,以药为目;以药名为纲,以八项分析为目。

1892种药物分为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共十六部,贯穿着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植物到动物;植物和动物又是从低级到高级的先后次序。全书实质上包含着进化论的思想。这与《神农本草经》按有毒无毒的上、中、下三品分类法相比无疑是质的飞跃。

1892种药物仅分为十六部,每一部仍然非常庞杂,如草部有439种药物。为此李时珍创立了六十类分类法,按生长环境、形态、性质等分为六十类。在类下又以“析族区类”的原则分为若干族,其“族”大约相当于现代生物学的“科”。如《本草纲目》分为一族的菊、艾、青蒿等就属于现代的菊科植物。在族中再详列药物为目。

《本草纲目(全本插图版)》总目

在每一种药物下标一总名为纲,下面一般分八个项目(有些仅有五项)逐项进行科学论述。这八个项目分别是:释名(解释药物命名由来)或正名、修治(记述药物采集、炮制)、气味(记述药物四气五味和性质)、主治(论述药物的功效,列举主治的各种疾病)、集解(列举诸家本草的详细说明)、发明(对药物主治功效的具体说明)、正误(纠正前人的某些错误)、附方(列举使用此药物的各种药方)。

在这八个项目,李时珍常常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和亲身尝试阐发对药物的新见解,并纠正前人的错误认识。

《本草纲目》除了就药论治、以药为纲之外,在全书的前面还摘录了历代医家关于中医药的基本理论,帮助读者掌握药物采制、性味、禁忌的基本知识和用药的基本原理,并补充了新的经验并纠正前人的缺失。尤其是两卷“百病主治药”内容,立病名为纲,列主治药为目,可以按病查药。全书医药结合,科学性与实用性并存。难怪《本草纲目》流传到日本,受到朝野一致重视,日本幕府首脑德川家康常置座右备查,日本人称为“神君御前本”。

《本草纲目》全书由李时珍的儿子李建元和李建木绘制了1100多幅精美的药图,可以帮助人们图药对照,甚至按图寻药。此次排版,我们特意将每张图片都放到相应药物处,利于读者更直观和便捷地了解药物的主要特征和形态。

鲁迅曾说《本草纲目》“留给后人很大的益处”。这个益处只要开卷就能亲身体会到,也许每个人都值得试一试。

编辑/王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