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了3年的“老”书店翻新后营业额翻倍,秘诀何在?
上观新闻 2021-09-27 10:00

e5410e5eeb574a2e9f626410d8c221d0.jpg

“业态更多了、内容更多了,但商品品类做的是减法。”9月23日,大隐书局创智天地店迎来升级开业后的第一场“大隐·五角场人文讲坛”,大隐书局总经理何旋告诉记者,经过中秋小长假的压力测试,这家“老”书店的“新”开业实现了营业额比去年同期翻番,奥妙就在“加法”与“减法”之间。

位于杨浦区淞沪路333号的创智天地店是大隐书局第六家品牌书店,2018年1月开业时曾以“城市书房”名义营业至次日2时,“深夜书房”一下子打响了名号。作为大隐书局当时体量最大的一家店,3年来,书店在近1300平方米空间中累计接待读者近300万人次,曾创下上海实体书店单日接待读者数量之最;整合全国文创品牌200多家、近30万件各类文创商品,则是产品内容之最。

“熟悉这家店的人知道,这儿的商品很丰富、琳琅满目,但也有人说像杂货铺。对读者来说,做减法比做加法更有针对性。”何旋说,对一家书店或实体商业而言,经营3年到了一个需要再创新的节点,“大学路周边是一个年轻的社区,白领多、学生多,同时学历比较高,创智天地店的业态调整主要针对周边社区人群的需求,将内容做得更精准,为这个年轻的社区注入更多活力。”

从书店标志性的阶梯步入地下一层,地面上的导航标签将读者分别引入左手边的图书区、文具区、儿童阅读区、30元起可自助畅饮的“隐茶空间”,往右拐则是与博物文化品牌Museum&More合作的Museum&Book(博物馆与书)专区,提供大英博物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FA波士顿美术博物馆、V&A博物馆、英国国家美术馆等官方授权的艺术商品,形成书店里的“移动博物馆”;与万代南梦宫打造的Toys&Hobby(潮玩与兴趣)专区中,一座“自由高达”立像坐镇,手办、盲盒等目不暇接。

隔音玻璃门隔开的则是一间“大隐深度自习室”,拥有16个独立的自习座位,采用线上预约、线下使用的方式,还提供置物柜与自助茶饮。记者看到,两位戴着耳机的年轻人正专心上网课、记笔记。

大隐书局创智天地店升级后,希望满足读者的三种不同需求和状态,其一是闲散状态,路过的读者可以推门而入、席地而坐、随性阅读;其二是社交状态,包括简单的商务需求,和朋友找个地方聊聊天、喝喝茶,或是翻开一本书,看一看、等等人;其三是深度自习状态,也是对三年前“深夜书房”的升级。

同时,作为一家书店,阅读仍然是最本质的,书店在原有图书品类上增加了一倍数量,涵盖中外文学、历史、哲学、经济、心理励志、生活美学、科普百科等,同时引进了进口画册、日版漫画、港台图书、原版书和近200种国内外期刊。“从营收来看,这次升级后,图书销售额明显提升,多业态组合带动了文创产品销售,深度自习室目前推出10元2小时的体验卡,尽管带来的收益不大,但人气很足。”何旋说。

升级归来的大隐书局创智天地店变的是外观、业态,不变的是“把文化做暖、把心灵做远、把商业做软”的理念。作为上海本土书店品牌,大隐书局目前拥有13家各类门店,从在武康大楼门口摆出两张长凳、为候车人提供临时歇脚之处开始,与所在社区的紧密联系一直是“大隐”品牌特色。

“实体书店经营的确有一定公益性质,但仍然要遵循市场规律,不断探索市场化内容,创智天地店升级的几种业态也是这些年大隐品牌不断打磨出、实践出的,比如博物馆艺术文创就是在九棵树艺术书店受到欢迎后‘移植’而来的。”何旋介绍,大隐书局即将开出台州店、徐州店,进一步拓展长三角版图,在上海本地也有新店计划,“宝山美兰湖畔会有一家独立的新店,这几家新店可能都会体量更大、内容更多、业态更丰富,兼顾公益与商业。”

经历回暖期后,实体书店正在面临新一轮发展的新考验,如何真正在市场立足,是经营者必须考虑的问题。“书店不是不能做好生意,关键是要探索业态组合的方式,如何满足消费群体的实际需求。”何旋提到,作为一个较为成熟的外来品牌,去年日本茑屋书店开出上海首店,在业态形式尤其是选品上,为实体书店从业者提供了参照。“如果把茑屋书店称为实体书店的‘爱马仕’,我们自己开玩笑,大隐可以做Coach(蔻驰),不求最美,但求实用性更强,更贴近读者和社区。”

在坐拥1大商圈、7所高校、8个科技园区的五角场,青年人对高品质文化生活有强烈需求。五角场街道与大隐书局结合周边高校学者资源优势,连续3年打造的“大隐·五角场人文讲坛系列活动”也在书店升级后延续,未来读者将在每月第二周周五晚7点,在大隐书局继续感受五角场的人文魅力,领略上海的城市温度。“上海这座城市需要更多功能多元、业态复合的新型阅读文化空间,契合市民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实体书店经营者会为之努力。”何旋说。

文/上观新闻记者 施晨露

编辑/崔巍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