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news|女子突发咯血 咯血量达一千多毫升 哈医大一院多学科协作成功抢救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8-04 18:36

“缓冲病房马上要转来一位咯血患者,做好接诊准备!”8月4日,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获悉,7月28日晚21时,哈医大一院群力ICU病房接到通知,29岁的高女士夜间进食后突发大咯血、濒临窒息,将被转入哈医大一院重症医学科群力病区救治。

高女士进入ICU病房后,专业的医护人员娴熟地给患者吸氧,补液,完善检验检查,应用止血药物,然而高女士仍频繁出现大咯血,口腔,鼻腔,前胸鲜红的血液染红了病床,血氧饱和度一度下降至75%。

高女士痛苦地呻吟,“医生,我是不是要死了?”康凯立即嘱咐护士加快垂体后叶素静点,增加高流量吸氧的氧浓度,语气坚定的告诉她,“你一定要相信医生”。

高女士的情况十分危急,康凯立即请示医务科副主任王亮,紧急启动多学科诊疗方案,请胸外科、呼吸科、介入科等多学科协作会诊抢救,积极制定治疗方案,高女士为年轻女患,第一次发生大咯血,且血氧不稳定,经介入科曹振远、呼吸内科于世寰和胸外科姜久仰等几位专家会诊讨论,制定了最终救治方案,决定立即上台行介入治疗手术。

“医生,我还能不能有救了,我的孩子才5岁!”,上台前高女士哭着说,康凯医生握着患者的手说,“加油,你是最棒的妈妈!” 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下,高女士紧急上台行支气管动脉造影及栓塞术,术中发现右侧支气管动脉血管畸形,遂进行了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术后,虚弱的她仍然存在呼吸困难,应用60%的高流量吸氧支持,专业的医护人员告知她如何进行体位引流,加强气道内陈旧血液的排出。

经过哈医大一院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这位年轻的妈妈得到了最快的恢复,术后第一日,高女士生命体征趋于稳定,她衷心的感谢ICU及全体医护人员。术后第二日,高女士血氧进一步好转,即将转入呼吸内科继续治疗。

急诊手术的介入科刘增尧医师介绍说,大咯血患者如果未得到恰当处理的话,死亡率常在50%以上,死亡原因多为窒息和休克。多种肺部疾病可导致患者发生大咯血,其中肺结核和肺癌等是常见病因。一般来说,咯血量在医学上分三类,咯血量24小时超过500毫升为大量咯血,这位患者咯血量达到1000多毫升,且为支气管动脉出血,出血速度快,进展凶猛,处理不当,就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MDT多学科协作诊疗是一种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模式,不同专科的医生能够同时了解病人全部的临床资料,经过多学科的会诊和讨论,做出适合病人的最佳的诊治方案。上面这位患者的成功抢救,只是众多抢救成功的其中一例,充分体现了医院多学科协作的巨大优势。

从事重症医学专业18年的康凯则说,“我们值班期间可能会经历种种危重患者抢救,这只是其中普通一员,ICU的医护人员工作强度比较大,时时面对突发情况,患者重,压力大,经常熬战整夜到通宵,最欣慰的事情是看到危重患者转危为安,再苦再累也值得”。

【版权声明】本作品的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归【北青Qnews】所有,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享有本文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天琪
编辑/王朝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