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新修订《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限制民办校跨区“掐尖”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1-05-17 17:24

针对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5月17日下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实施条例第七条明确:实施义务教育的公办学校不得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学校,也不得转为民办学校。其他公办学校不得举办或者参与举办营利性民办学校。

对此,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刘昌亚表示,公办学校以品牌输出方式参与举办民办学校,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但也产生了较多的问题。一方面,稀释了公办学校本身的品牌资源,加剧教育焦虑,由此衍生出社会问题。

另一方面,公办学校参与举办的民办学校,利用公办学校的优质品牌,采用民办学校的收费机制,对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都造成了不公平竞争,扰乱了教育秩序。因此,《实施条例》第七条重点规范了这一办学形式。下一步,教育部还将出台细化文件,全面规范“公参民”办学。

此外,条例还规范了民办学校的招生行为。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应当在审批机关管辖的区域内招生,纳入审批机关所在地统一管理;实施普通高中教育的民办学校应当主要在学校所在设区的市范围内招生;实施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不得提前招生。

对此,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王大泉表示,这一条规定细化了民办学校享有公办学校享有同等招生权这样一个原则,以后和公办学校的招生范围是大体相当的,这样从制度上限制了无序的跨区域竞争性招生、掐尖招生等行为,避免招生中不公平竞争。

记者 张航

编辑/马晓晴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