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核心区40余条胡同实现不停车
北京日报 2020-12-17 20:41

从车水马龙的东四北大街拐入东四九条胡同,仿佛一脚迈入静美世界。目之所及,不见一辆停靠的小汽车,行人闲庭信步,青砖灰瓦、古树鸟语一路相随——老巷幽宅静树依,是久违的京韵京味。

“让老城慢下来、静下来。”今年发布的首都功能核心区控规,进一步明确了北京老城的发展方向,并创新性地提出“安宁交通”,即改变以车为主的交通理念,让胡同逐渐回归清净、舒适的公共空间。

过去三年间,东城区西总布胡同、王府井街区、东四九条,西城区达智桥胡同、鼓楼西大街、槐柏树街等40余条核心城区胡同陆续实现不停车。曾经,本是居住区的胡同因车辆随意穿行、乱停而拥挤喧嚣,如今,一条条不停车胡同、一片片交通安宁的无车街区亮相,渐渐绘成宜居之都的生动画卷。

宜居之都题中之义

来北京,许多人定要去胡同走一走,赏四合院青砖灰瓦、朱门映柳,看胡同居民提笼架鸟、悠然漫步,老北京的味儿便呼之欲出了。

这味儿,是有绿荫处、有鸟鸣声的清净舒适之味儿。这味儿,也是北京老城上百年来的独特韵味,与风驰电掣、熙来攘往无关,只有步行,才能尽情体味。其实不光是千年古都的北京,遍览意大利罗马古城、威尼斯水街、西安回民街、成都锦里等国内外老城的历史精华区,在绵延不断的历史发展与城市更新中,与文化肌理一样被保存下来的,还有最古老的活动方式——步行。

有学者称,一座宜居城市的空间形态应当十分慷慨地支持步行生活。步行空间少了,城市显得冷漠;步行空间多了,便令人亲近。

近二三十年来,伴随汽车保有量的逐步增加,作为超大型城市的北京,老城的公共空间不断缩水。记者曾多次逛老城区的胡同,步行体验并不佳。五六米宽的胡同,见缝插针停着各色小轿车,留给非机动车和行人的不过两三米,若有汽车开进,行人非得停驻躲闪,老人、小孩更是惶恐不安,若再有“嘀嘀嘀”的喇叭噪音、剐蹭等引发的口角,胡同的清净韵味便瞬时一扫而光。作为过客尚可忍耐一时,但胡同老住户只能对此摊摊手,“小时候那清净舒适的胡同真是一去不复返了”。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院曾有一项关于老北京胡同空间的数据调查,调查显示,在许多胡同,60%以上的公共空间都被停车占据,若除去公厕、电线杆、变电箱等城市家具,真正留给胡同居民的空间少之又少。

胡同本是居住区,却因承载了大量的汽车交通而使居住体验直线下降,“老巷幽宅静树依”的胡同风貌更是渐行渐远。近年来,让汽车呆在本该呆的地儿,在胡同里重新建立起步行空间,成为老城保护和更新的重要理念之一。

今年8月30日,经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复的《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发布,创新性地提出“安宁交通”,即通过各种措施最大限度降低汽车交通对居住区等的影响,改变以车为主的交通理念,在街区内部重新建立人性化空间尺度,提升宜居水平,从而实现让老城慢下来、静下来的规划目标。

让胡同逐渐回归到有绿荫、有鸟鸣、有老北京味儿的清净、舒适的公共空间,划定无车街区、步行街区,用步行空间将人们邀请进城市、亲近街巷肌理,这是首都功能核心区发展、建设、管理的基本依据与具体要求,也正是人们对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美好向往。

首条不停车胡同诞生

北京现存胡同1300多条,主要集中在核心区东、西城。2018年,东城区诞生了区内首条不停车胡同——西总布胡同。这条长754米、宽5米的胡同,实现不停车足足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

长安街往北、金宝街往南,一条东西走向的胡同就是西总布,它拥有着深厚的人文积淀,国民党元老李济深、桂系将领李宗仁旧居,著名汉学家费正清旧居,李鸿章祠堂均位于此。

尽管地处黄金地段,但西总布仍有着和北京其他胡同一样的顽疾。“架空线如‘蜘蛛网’、开墙打洞、违建密集、机动车乱停乱放,真是闹哄哄一片。”老住户秦芳敏回忆。

这些顽疾,犬牙交错、互为因果,牵一发而动全身。2017年4月,建国门街道和城管等部门联手,从这些顽疾着手,对西总布胡同启动了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

很快,架空线入地了,头顶的蓝天亮出来了;开墙打洞封了、密集违建拆了,眼前的乱象消失了;可横七竖八的车往何处去,一时困住了治理者的脚步:胡同寸土寸金,现有空间已十分逼仄,新的停车位如何“无中生有”?

“要让胡同不停车,就得让胡同居民的车辆有地可停,我们仔细摸排胡同周边,挖潜存量,寻找就近停车位。”很快,建国门街道城建科副科长张晶和同事们将目光投到了驻街单位、胡同南侧的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博物馆旁现有停车场停车不规范、不饱和,经过重新施划,挖潜出70个停车位,刚好与西总布胡同居民停车需求吻合。依据2018年5月出台的《北京市机动车停车条例》,不论是胡同居民车辆,还是社会车辆,在胡同停车需入位、需收费,“就近停、免费停”成为历史。

“天蓝了、地净了,眼前豁亮了,静美的胡同又回来了!”2018年4月12日,西总布开始实行不停车,秦芳敏和街坊们争相在社交网络上晒起了胡同美景。可没想到好景不长,没过两天,15日便出现了反弹,此后一周共计80多辆车停在了胡同里。

是啊,就算开辟了新车位,如何与居民在家门口免费停车的多年习惯做斗争、如何清走见缝插针的社会车辆,也是实现不停车的关键。

“咱胡同好不容易清净了,可不能这么快就被打回原形!”享受到胡同治理成果的居民们自觉行动起来,66岁的居民王凤如牵头成立停车自管会,宣传胡同不停车、制作并张贴“不停车温馨提示卡”,与辖区交通部门合作,对于劝说无效且屡教不改的车主,通报给交通支队,给予处罚。

通过建立机制、居民自治,渐渐地,到2018年6月,西总布胡同真正实现了不停车。

居民自治、共建共享,这样的故事也发生在西城区。前门箭楼奔西,有一条西河沿街,通过邻近的北京坊提供租金低廉的地下车位,西河沿成为西城区最早实现不停车的胡同之一。刚刚实行不停车那会儿,居民们意见也不小,街坊们担任的街巷理事、“西城大妈”志愿者团队、各类协管员、平房准物业等齐上阵,建机制、讲政策、劝导引导,终于让不停车成为了常态。

从0到1,首条不停车胡同的诞生虽然历经波折,但终于成型,这为老城区“安宁交通”提供了样本。

一一破解停车难题

2015年,东城区曾对全区现有停车资源和停车缺口进行大调查,发现全区停车位缺口达5.6万个,而这个数字,与东城区可盘活的停车存量基本一致。供需两端、数量相等,但胡同停车矛盾仍旧突出,问题出在了哪儿?

“出在了布局上,比如说实现不停车的西总布,胡同居民车辆没地儿停,但驻街单位有车位资源,两者资源一打通,问题便迎刃而解。”东城区城管委副主任胡向军说。类似的矛盾同样存在于王府井、南锣鼓巷等多个历史文化街区,这些片区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胡同居住区与写字楼、企业、医院等单位交错,虽然胡同居民车辆没地儿停,但相邻单位里有很多的车位存量,且存在很明显的“潮汐现象”,两者之间存在资源、价格等壁垒,亟须打通。

西总布胡同不停车,就是街道与驻街单位携手共建、资源互换的结果。通过党建引领,街道让出部分资源,置换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的闲置车位,在价格上,街道补一点、博物馆降一点、居民掏一点,优惠价350元/月,比周边市场化停车场优惠30%左右,实现各方共赢。去年,西总布的不停车经验还拓展到王府井街区的韶九胡同、锡拉胡同等,同样获得成功。

然而,中心城区1300多条胡同,并不能条条都“照着葫芦画瓢”。

找准病灶、分类“开药”,东城区将辖区胡同停车难题分为三大类,并依次确定了共享、盘活、适度建设三条解决路径,即优先与驻街单位共享停车资源,通过企业降一点、居民掏一点、政府补一点“四两拨千斤”解决车位缺口;其次在驻区单位较少的胡同,挖潜路侧车位、边角地等停车资源;当前两个条件都不具备时,在胡同口、路外因地制宜建设停车设施,将停在胡同里的车“吸出来”。

谋定而后动,于是,从2018年至今,核心城区近40条胡同的停车难题一一找到破解之道,一批不停车胡同陆续亮相。

2019年初,在平房区苏州胡同,三座掩映在高大行道树背后、科技感十足的立体停车场启用,多年乱停乱放的小汽车纷纷“上楼”。

今年8月,通过将胡同东口的闲置拆迁滞留地改造为路外公共停车场,东四九条成为东四历史文保区的首个不停车街区。

今年9月,通过盘活挖潜附近的北中轴线博物馆停车场等215个车位,众多文物古迹坐落的西城区鼓楼西大街实现不停车。

……

“同一类解决路径也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比如苏州胡同、东四九条,虽然都是新建停车场,但分别根据缺口数量因地制宜,有平面、有立体,可之后根据情况‘平改立’,立体停车场也可拆卸、挪动,都具有‘小型化、隐形化、端口化’的特点。”胡向军解释道。

眼下,通过分类施策、一一破解停车难题,过去五年间,东城区累计增加停车位供给1.87万个,西城区实现124条道路、近8000个泊位路侧电子收费。

虽然大多数胡同的新增车位都是几十、几百,但积少成多,将每条胡同的具体问题逐个击破,解决了居民们最关注的问题。

无车街区 宜居之所

从一条胡同到一个街区,从一脉通到百脉通,一个个无车街区、步行街区亮了出来,居民的幸福指数显著提高。

核心区控规提出,应依托滨水空间与绿化空间拓展健步悦骑空间,结合历史文化街区、重点功能区划定步行街区、无车街区,形成活力交往、安宁居住、文化传承的特色街区环境。

通过胡同不停车,这样的愿景正在变为现实。

午后时分,西城鼓楼西大街,太阳暖烘烘地晒着,人行道上,居民王建新悠闲漫步,孙女小新滑着滑板车一溜烟儿滑得老远。

搁以前,这样的悠闲时刻是一种奢望。作为在鼓楼西大街住了几十年的老住户,今年胡同尚未禁停时,王建新和居民们曾饱受车辆穿行、乱停的困扰,“大街两旁人行道上全是车,有街坊因为躲闪轿车而摔跤,有年纪大的人因每天墙根下嘀嘀的喇叭声而常年失眠,人多、车多、耳根子不得清静。”今年9月,通过共享车位,全长1.7公里的鼓楼西大街街区实现禁停,回归步行。

“全然变了样!”王建新说,现在的鼓楼西大街终于有小时候胡同的味儿了,清净、安宁,孩子、老人都能自如地穿行、活动。

胡同正在成为家庭活动空间的延伸,老街坊扎堆聊个天,孩子们凑一起玩“跳房子”,四合院人家的邻里情静静流淌,老舍笔下散发烟火气的京味儿胡同重回视野。

同样的变化也发生在王府井。2019年,通过与王府世纪等周边单位共享车位,韶九胡同、锡拉胡同、北官场胡同、煤渣胡同等王府井周边15条道路和胡同实现不停车,并连线成片,让王府井街区成为本市首个“交通安宁、步行友好街区”。

胡同不停车只是王府井街区、鼓楼街区“静下来、慢下来”的第一步。接下来,东城区将围绕王府井地区建设18公里的自行车道慢行系统,引导绿色出行和慢行,打造区域慢行系统示范区。西城区将按照“鼓楼西大街整理与复兴计划”,将其打造为高品质文化休闲区。

蓝图已然绘就:白天,穿过熙攘的王府井、鼓楼,步入胡同街巷,人们将沿着绿色通道健步悦骑,夜晚,住户们将在和谐安宁中安然入眠。可以预见,这些历史文化精华区,将不光是现代时尚与古都风韵交融的文化胜地,也是绿色怀抱、动静皆宜的宜居之所。

像这样的宜居之所只是开端。下一步,通过分类施策、逐个击破、连线成片,国子监、南锣鼓巷、东四等多处历史文化精华区也将逐步挖掘胡同周边停车资源,打造“不停车街区”,让老城逐渐“慢下来、静下来”。

一个个无车街区、步行街区,如一块块拼图,正在绘就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壮丽图景。

声音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学院讲师石炀:

地上的车、天上的线、院子里的加建等,是当下影响老北京胡同风貌、居民宜居指数的几大难题,归根究底是“传统空间形式”与“现代生活方式”之间的较量,尤其是在老城区数十年高密度居住的长期累积下,这些难题像缠绕在一起的毛线团,牵一发而动全身。然而,解决这样的复杂问题不能搞一刀切、运动化,最有效的策略是抽丝剥茧、下绣花功夫、精细化治理。

胡同不停车,恰恰就是精细化治理的有益尝试。通过共享、盘活、适度建设等一系列精准施策,40多条核心区胡同逐一找到了破解停车难的方法,不仅将悠闲快乐的公共空间还给胡同居民,还再现了老北京特有的东方人居之美。

一脉通则百脉通,40多条胡同不停车先行先试取得成功,其他胡同可以“照方抓药”,也可以继续探索更多有效路径,例如大数据技术提高车位使用效率、地下空间和腾退空间统筹利用、历史街区外围停车等,值得持续挖掘潜力。

同时,我们还看到,破解胡同停车难题,离不开社会协同力量。在一条条胡同的精细化治理中,属地街道社区、资源共享的周边单位、街巷长、小巷管家、居民志愿者……拧成一股绳,向不文明停车说不,为共建美好家园出力。共建共治共享的机制正在基层治理中不断深化,来自社会各方的力量正在成为共建美好家园、增强基层治理效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总布胡同老住户范鸿娥:

我是西总布的老住户,也是胡同里的有车一族。客观讲,以前停车很自由,想停哪儿停哪儿,可常有剐蹭和拌嘴吵架;再一个,胡同窄,开车完全是“龟速”,遇见老人小孩我也紧张。现在不一样了,车停在胡同口的正规停车场,不用担心剐蹭,也不用走特远,五分钟就到家,最重要的是咱整条胡同敞亮了、安静了,居住环境好了,大伙儿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

锡拉胡同上班族高书静:

我最爱下雪天的锡拉胡同,没有乱停的车、没有蜘蛛网一样的架空线,干干净净、银装素裹,瞬间穿越回“北平”。不停车,带来的不仅是风貌的焕新,更是整个居住工作体验感的上升。每天八小时工作在院子里,八小时外我和同事们常在胡同里散步,拿起手机拍拍美图、和住户们聊聊天,或者就单纯静静走着,仿佛在高速的工作生活中忽然降速,脑袋放空、内心宁静,是一种不可与他人言说的“小确幸”。

胡同爱好者、游客默默:

与胡同肌理、街巷水系、四合院风貌一样,胡同的通行方式也是老城最原生态的部分之一。这两年奔南锣鼓巷、王府井逛胡同,我明显感觉视野宽了、耳畔静了、骑自行车都有地儿了,记忆中古朴幽静的老北京胡同又回来了。胡同空间是公共空间,不但居民使用,路人游客也要使用。让居民住得更安静,让路人游客行得更友好,老城愈加舒适宜人。(记者 李瑶)

原标题:核心区40余条胡同实现不停车

编辑/高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