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涨势此起彼伏 2021年将处于“持久牛市”?
期货日报 2020-12-09 18:03

今年下半年以来,部分农产品(玉米、大豆和油脂)迎来了牛市行情。你是否抓住了这波机会?年底前还能赶上“末班车”吗?行业人士认为,在全球经济复苏预期的带动下,农产品板块未来仍有向上空间,大豆、玉米、油脂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补库预期主导今年玉米行情

玉米价格自从2015年—2019年在低位振荡,期间虽有波动,但始终未有大波澜。今年的玉米为何由熊转牛了呢?

安徽徽粮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明告诉期货日报记者,今年玉米行情远超市场预期,价格上涨主要源于补库预期。“前几年的下跌是因为临储库存庞大,有效供应远大于需求。2020年初至今,临储大库存时代结束,缺口、产不足需、台风炒作减产预期、疫情、经济恢复、国内养殖业向好等因素共同造就了一波近1000元/吨的玉米大行情。”朱明说。

有关数据显示,截至11月20日,吉林长春玉米出库价从年初的1740元/吨上涨到2420元/吨,大连港平仓价从年初的1860元/吨上涨至2530元/吨,广东蛇口港玉米成交价从年初的1945元/吨上涨至2580元/吨,三地分别上涨680元/吨、670元/吨和615元/吨,涨幅均超过30%,接近40%。文华财经数据显示,大商所玉米指数从年初的1904元/吨上涨721元/吨至2625元/吨,涨幅约38%。

中大期货农产品高级分析师谢雯认为,本轮玉米上涨的大逻辑基于市场共识。第一,镰刀湾玉米产区在台风天出现之前,预估产量减少约200万吨;第二,国家玉米储备大幅减少,目前存量不足3000万吨;第三,三大台风影响玉米产量与质量;第四,进口玉米是平衡国内价格的抓手,但玉米仍实行配额制;第五,小麦对玉米的替代在量上有限,且替代效用对豆粕价格的影响大于玉米。

“目前这些利多因素均得到了价格的反映,饲料需求方面玉米用量并没有出现大幅的减少,预估饲料需求边际增加的时间点在3月之后。深加工方面,淀粉开工率有所下降,酒精开工率高企,整体玉米用量边际变化较小。”谢雯说。

“玉米此轮上涨基于市场预计2020/2021年度存在供应缺口,因此屯粮看涨的心态强烈。”一德期货资深分析师孙超告诉期货日报记者,目前东北产区包括用粮企业和贸易商仍在加价抢收,东北港口为保证收购量也在跟随提价。华北地区饲料企业使用小麦替代玉米,使得流向深加工企业的粮源有所增加,价格近期保持高位振荡。华南方面,需求始终没有有效恢复,再加上进口谷物库存充裕,价格显著弱于东北港口,发运严重倒挂。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市场人士认为农户售粮快于往年,但据了解,农户的粮源并没有完全转移到用粮企业,而是被各级贸易商所截留。国家粮食局的统计显示,入统企业自主商品粮食库存同比增长32%,南北港口的库存也处在历年高位,偏高的渠道库存能否有效消化是后期需要关注的问题。

孙超告诉记者,今年7月份以来,玉米一直处于上行态势,根本原因在于需求的恢复好于预期。从饲料工业协会的饲料产量数据看,转折发生在5—6月,生猪饲料产销迅速恢复,带动了玉米、豆粕等原料的需求。另外,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社会经济秩序迅速恢复,居民消费恢复也有助于农产品的需求。

尽管本周玉米期货盘面有所回调,玉米期货主力合约周跌幅为2.38%,但现货端屯粮热情较高,地方拍卖100%成交,现货价格依然稳中有涨,随着期货价格的回落,12月基差明显上涨。

“近端盘面价格偏弱的原因在于东北港口有大量未消化的拍卖陈粮,这部分粮粮质较差,有进入交割的可能。远月价格在经过11月的上涨之后,对近月由贴水20变为升水90,这种价格结构会刺激用粮企业持续使用替代谷物,有助于弥补玉米的供需缺口,所以绝对高价下市场产生了一定的恐高情绪。”孙超说。

上述受访人士认为,玉米价格的扰动更大的或来自于供给端。从供给来看,政策的密集调控增加市场可流通的谷物、小麦用于替代玉米的一部分饲用需求。此外,有机构预估2020/2021年度玉米进口量或达到2000万吨,除了玉米进口量提升,高粱、大麦、木薯、DDGS等相关替代品的进口量本年度可能也将达到2000万吨。

谢雯认为,供应端可能日渐宽松的预期对玉米价格形成一定的打压,短期玉米期货价格或趋于调整。目前玉米现货上量只有三成,农民惜售情绪仍存,基差或大概率偏强运行,因此,玉米短期或回落至2500元/吨一线。

大豆涨势暂缓,专家:仍看好中长期走势

在产区、销区减产共振的作用下,今年大豆自开称以来期现价格双双走强。今年9月东三省和内蒙的三次台风,地块过涝以和作物倒伏带来的收割进度缓慢,以及局地收割成本增加,为农民的惜售和开称价格高开埋下了伏笔。某大豆网主编刘冰欣告诉期货日报记者,今年大豆开称价格为2元/斤—2.1元/斤,随后价格一路上涨超出市场预期,目前产区农户手中仅剩下三成左右的余粮,预计今年年前难有卖粮高峰期。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于12月4日发布《油脂油料市场供需状况月报》显示:预测2020/2021年度我国大豆新增供给量为11610万吨,其中国产大豆产量为1910万吨,大豆进口量为9700万吨。预计年度大豆榨油消费量为9900万吨,同比增加640万吨,增幅6.9%,其中包含250万吨国产大豆及9650万吨进口大豆;预计大豆食用及工业消费量为1610万吨,同比增加27万吨,年度大豆供需结余1万吨。

刘冰欣认为,从供应面来看,预估2020/2021年度国产大豆产量为1910万吨,供应压力并不大。

记者发现,11月18日,随着中储粮油脂总公司向绥棱和北安直属库发出停止大豆收储的文件,豆一持仓量出现明显减仓,价格略有回落,而现货价格因东北的强降雪天气而仍然上行,新季豆上市不足40天,东北产区大豆价格涨幅已达700—900元/吨,随后期货价格在现货价格的带动下出现了近期的高点5733元/吨。

因豆一现货价格居高不下,市场接受度开始下降,农民惜售情绪松动,市场大豆流通量增加。截至12月8日,黑龙江、内蒙古、吉林售粮进度大致在70%,少数地区在50%—60%,整体低于去年同期10%—15%。另外,大商所12月2日发布大豆市场风险提示函,豆一主力01合约自达到5733元/吨的高位后出现减仓下跌,目前较前期高点下跌4.41%。本周产区货报价应声而下,目前产区毛粮普遍在2.6—2.65元/斤。

针对价格下降,各地态度不一,一些地区如北安农户倾向于卖粮,惟恐后市价格继续下滑,但也有一些地区农户对粮价有信心,掉价就决定暂时不卖,等价格止跌企稳再考虑出手。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贸易商方面,很多粮点停收。一方面,前期价格涨势太猛,贸易商普遍害怕价格持续下跌;另一方面是下游销区的现货也开始下滑,叠加走货较慢,因此很多贸易商观望心态愈发浓厚。

刘冰欣认为,本周(12月7日至12月13日)大兴安岭农垦集团“大豆”格尼河农场“大豆”将拍卖,但拍卖粮较少,预计对市场影响有限。中长期来看,由于产量不及预期,以及进口非转大豆的补给仍存缺口,豆价预计未来依然是稳中有涨。

“豆二下半年的上涨主要是受到美豆上行带动所致,2021年10月前是美国大豆供给全球市场,而USDA报告却一直在调降产量和库存,豆二走势或将继续跟随美豆走强。”刘冰欣说。

2021年三大油脂或将继续振荡上行

近期国内工业品板块表现较为强势。相比之下,油脂板块高位调整,持仓整体趋于下降,资金关注度有所减弱。广发期货分析认为,2020/2021年油脂基本面回归正常,油脂产量增加、消费回升、库存回落,整体油脂供应略显偏紧。全球菜籽油供应偏紧、库存持续下降,棕榈油产量将逐步恢复。2021年,中国油脂整体库存水平仍偏低,油脂将补库存,疫情消散、消费好转,总体油脂价格或将以偏强运行为主。

从大周期来看,油脂的上涨周期一般是产业和宏观共振的结果,产业端主要受棕榈油和美豆减产提振,一般上涨的前半程主要受棕榈油减产提振,后半程受棕榈油减产和美豆减产共同提振。

“本轮棕榈油的牛市始于自2019年下半年,目前已经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目前油脂价格已经涨至7年来的高位。”国泰君安油脂资深分析师刘佳伟告诉记者,农产品大周期的供需驱动主要在于供应端,从棕榈油来看,近几个月的产地降水偏好,2020/2021年度棕榈油大概率增产,棕榈油减产的逻辑或将反转;从美豆来看,目前南美天气仍处于敏感期,后期天气仍不佳,美豆或抗跌,不排除仍有上涨的动能。

刘佳伟认为,宏观方面,海内外货币宽松叠加通胀预期、油脂受到配置资金关注,近期油脂板块资金有流出迹象、工业品更受配置资金青睐。从时间点来看,近十年来,因3月之后棕榈油将季节性增产,做多资金一般在增产之前会选择离场,油脂的牛市的转折点一般在12月或次年1月,但受疫情影响,马来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仍难以解决,可能导致棕榈油产量的回升速度不及预期,或延迟油脂见顶的时间。

“短期来看,临近年底资金谨慎,美豆高位回调、棕榈油产地出口不佳,国内豆油消费有所减弱、冬季国内疫情仍面临一定的考验,油脂面临一定的回调压力,本周将发布USDA和MPOB月度报告,建议投资者在报告发布前轻仓操作。”刘佳伟说。

豆油方面,刘佳伟表示,目前豆油库存压力不大,但受高基差影响,贸易商采购谨慎,豆油现货成交量有所下降,而受美豆出口有所下降以及南美天气有所改善等因素拖累,美豆也高位回调,此外,近期国内棕榈油库存有所回升,国内棕榈油进口利润较差、近期采购积极性下降,导致棕榈油产地出口较差,马棕油上涨也稍显乏力。

记者发现,12月8日油脂期价大幅回调,12月7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做好2021年两节和两会期间粮油保供稳市等有关工作的通知,同时中储粮油脂集中放货,令市场形成恐慌性抛售,截至收盘豆油2105合约下跌2.5%,棕榈油2105合约下跌1.93%,菜油2105合约下跌1.56%。

在格林大华油脂高级分析师刘锦看来,从基本面来看,近期并没有明显的供给端变化令市场出现拐点迹象,油脂库存仍在低位,截至12月4日,国内沿海主要地区豆油商业库存107.929万吨,上周151.10万吨;菜油库存22.3万吨,上周22.7万吨,棕榈油库存49万吨,上周48.86万吨,整体国内油脂库存仍处于历史地位。

“12月7日,中储粮集合竞价采购菜油流拍,集合竞价销售也处于流拍状态,显示市场处于一个买卖双方均谨慎的状态。作为油脂上涨的领头羊,棕榈油没有发生特别的变化,市场调研显示,马棕榈油11月棕榈油库存有望达到154万吨,为2017年以来的新低,这带动马来西亚棕榈油期价创出年内新高。”刘锦认为,虽然目前阶段是棕榈油的消费和出口淡季,但近期由于政策利好不断,对油脂价格有一定的提振作用。

一方面,印度下调毛棕榈油进口关税,从原来的37.5%降低至27.5%,市场预期印度进口棕榈油将会增加百万吨的进口量。印度是全球最大的棕榈油进口国,每年进口大约900万吨棕榈油,主要来自印尼和马来西亚。这对马来西亚棕榈油期价提供了强劲的支撑。

另一方面,印尼调高毛棕榈油出口关税用来反补B30生柴政策的执行,短期看来,出口关税的增加会对出口形成利空影响,但是从长期来看,出口成本的增加最终会体现在价格之上,市场消费最终会为成本增加买单。

“从盘面来看,临近交割月2101合约相对现货还处于贴水状态,临近交割月,期限价格会逐步回归,预计期货盘面的贴水状态将会被向上修复,进一步靠近现货价格,这将对远月合约形成提振,因此油脂2105合约仍有买入价值。”刘锦说。

文/期货日报记者 谭亚敏

编辑/范辉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