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齐白石朋友圈再识民国美术史
北京日报 2020-12-02 14:33

高山流水,知音难觅。是以唐代书法家欧阳询为故友张先作《张子野墓志铭》,其中有言:“平生之旧,朋友之恩”。一千三百多年后,寓居京城的齐白石刻下一枚印章“知己有恩”,并在边款记下“欧阳永叔谓张子野有朋友之恩,余有知己二三人,其恩高厚,刻石记之”。

此时的齐白石已经完成“衰年变法”,不仅立足于京华,更是名望渐隆。于成名之际仍能感念恩师故友,且以刻石的方式记载下来,实乃难能可贵的品质,或许也是他大获成功的秘诀之一。

齐白石《鲜桃荔枝》

近日,北京画院推出新展“知己有恩——齐白石的师友情缘”,以画为媒,讲述齐白石与师友之间的温情与恩情。展览重点选取与齐白石人生历程与艺术发展息息相关的六位关键人物:胡沁园、王闿运、陈师曾、瑞光、梅兰芳、徐悲鸿,从他者的视角聚焦齐白石,为近现代美术史的书写平添一抹温情。

师恩深处最难忘

胡沁园与王闿运是齐白石艺术道路上的两位恩师,他俩出身不同,社会身份不同,但均对门下弟子提携有加,齐白石对两位老师的恩情也是终生难忘。

胡沁园是齐白石的启蒙恩师。1889年,湘潭士绅胡沁园主动收木匠阿芝为徒,并与胡家的私塾老师陈少蕃商议为其重新取名“齐璜”,又因他居住的星斗塘距离白石铺很近,给他取了别号“白石山人”,以备他将来题画所用。赐名授业济困,胡沁园在齐璜身上投入的心血可见一斑。齐白石晚年曾专门作诗《往事示儿辈》:“村书无角宿缘迟,廿七年华始有师。灯盏无油何害事,自烧松火读唐诗。”胡沁园家中的书画收藏打开了齐白石的眼界,胡沁园的影响力也使齐白石晋身湘潭地区的文人圈子。可以说,胡沁园是齐白石艺术道路上的引路人,艺术上的悉心教导和生活中的无私帮助,为齐白石开启了广阔的人生空间。

王闿运是著名的经学家、诗人,在清末民初的文化界声名显赫。1899年,齐白石经张仲飏引荐拜见王闿运,后在友人劝说下正式拜师。拜入王门后,王闿运多次为齐白石题词,题诗,并约齐白石同游江西。1911年,王闿运应齐白石之请为其祖母作墓志铭,足见王闿运对齐白石的钟爱与器重。

王闿运交游广泛,曾劝齐白石“见一人增一阅历,不必效孤僻一派”,常于雅集聚会中推介齐白石画艺。王门生弟子遍布天下,齐与同门多有交游,王门弟子的扶助及师出王门的身份对齐白石的人生和艺术影响甚巨。

1938年,齐白石完成了当年恩师王闿运提议的《超览楼禊集图》,并在画中题诗感怀恩师:“忆旧难逢话旧人,阿吾不复梦王门。追思处处堪挥泪,食果看花总有恩。”

幸有梅郎识姓名

瑞光和尚与梅兰芳同为齐白石门下弟子,瑞光是京城小有名气的画僧,又是衍法寺、莲花寺的主持;梅兰芳出身梨园世家,又名满全国。两位均对齐白石画艺十分钦佩,先后拜入门下,师徒间感情深厚,齐白石对两位弟子也是心怀感恩之心,留下了“幸有瑞光尊敬意”“幸有梅郎识姓名”的诗句。

瑞光是齐白石艺术最坚实的追随者。1917年,齐白石避乡乱初至京城时,多寄居寺院,两人相识后,瑞光对齐白石的画艺十分叹服,于齐白石画风遭遇冷眼之际拜师学艺。齐白石感其真诚曾作诗相赠:“帝京方丈识千官,一画删除冷眼难。幸有瑞光尊敬意,似人当作贵人看。”师徒二人在艺术创作上相互借鉴启发,惺惺相惜。瑞光专攻齐白石并不被时人认可的山水、人物,颇得精髓,仿宋代“缂丝”山水更是得自家面貌。齐白石对自己的得意门人亦是处处提携,为其亲定润格。瑞光死后,齐白石郁郁不乐,甚至心生息肩之念。

由于京剧表演艺术的需要,梅兰芳广博修养,于诗文书画颇为精通,与京城画坛名流保持着交往。梅兰芳与齐白石相识后,对其工虫画钟爱有加,并正式向齐白石拜师学画。齐白石画名未显时,梅兰芳在雅集聚会中对齐恭敬有礼,齐白石特意作诗致谢:“记得前朝享太平,布衣尊贵动公卿。如今沦落长安市,幸有梅郎识姓名。”展品里数件由梅兰芳纪念馆收藏的齐白石画作,提供了生动注解——从聚会雅集中的互相推重,到教学相长的师生之谊,再到艺术创作层面的相互触发,齐梅二人的交往为京华艺坛书写一段美谈佳话。

安得故人今日在

陈师曾与徐悲鸿同为齐白石艺术上的同道,两位均是中国画改革的倡导者,所以对颇具艺术革新精神的齐白石尊敬有加。只不过两位绘画大师均天不假年,使得齐白石痛失知己。

陈世曾《紫兰》

陈师曾出身晚清名门,祖父乃湖南巡抚陈宝琛,其父为著名诗人陈三立,其弟是著名学者陈寅恪。陈师曾本人亦学贯中西,诗文书画修养深厚,不但对中国绘画史论有深刻研究,更对中国画变革持独到见解。陈师曾与齐白石相识后,谈画论世,力促齐白石转变画风,并为齐白石题诗“画吾自画自合古,何必低首求同群”。除此之外,陈师曾还将齐白石画作推介到日本展售,帮助其打开市场。齐对陈师曾的帮助提携感佩有加,曾言“君无我不进,我无君则退”。1923年,陈师曾突然患病离世,年仅48岁,这令齐白石悲痛不已,亲往北京艺术界在江西会馆举行的追悼会参加祭奠,作诗痛悼知音:“哭君归去太匆忙,朋友寥寥心益伤。安得故人今日在,尊前拔剑杀齐璜。”此次展出的数件陈师曾作品,平素里深藏北京画院难得一见,值得驻足细品。

徐悲鸿与齐白石相识后,购藏推广其书画作品,为其出版画集,还“三顾茅庐”聘请齐白石到大学任教。倡导中国画改革的徐悲鸿更是对齐白石的艺术革新理念十分推崇,齐白石对徐悲鸿的知遇心怀感恩,作画题诗:“少年为写山水照,自娱岂欲世人称。我法何辞万口骂,江南倾胆独徐君。”到齐白石晚年,徐悲鸿更是无微不至地照料着老人家事。齐白石也非常欣慰自己有这样一位人生知己,曾感叹“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徐君。”从1928年徐悲鸿应北平大学艺术学院之聘赴北平任教算起,直到1953年徐先生因病辞世,两位艺术大师密切交往25载。这段艺坛忘年交为20世纪的中国美术史增添许多温情的色彩。

知己有恩,可以说在齐白石艺术天分和不断努力的背后,正是他自身的朴素与真诚,以及“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人生态度,为他赢得了更多的人生际遇。恩师、弟子、知己的互相提携与帮扶,共同成就了一位伟大艺术家。

文/薛良

来源/北京日报 

编辑/贺梦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