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上午,天空放晴,一扫前几日阴雨连绵的湿冷。家住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金龙名都的赵阿姨正带着外孙在小区附近的青龙山公园散步,“公园修好以后,我们天天来,就跟‘上班’一样,这边风景好,而且对外免费开放。”赵阿姨说,小朋友在家待不住,来公园遛娃,几乎是她每日的“必修课”。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宜兴市乡镇工业崛起,开山取料、办矿采石触目皆是。矿山开采在给人们带来财富的同时,也带来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很多矿山开挖后导致植被覆盖减少,一个个裸露的宕口成为大地的一块块“伤疤”。
赵阿姨口中的青龙山公园,其前身就是原青龙山矿区。矿区里废弃的宕口,也一度是丁蜀镇的“另类地标”。
经过多年的深度生态修复改造,昔日废弃的矿山宕口如今已与宜兴黄龙山风景区、蜀山风景区一道串珠成链,成为丁蜀镇新的“风景线”。
丁蜀镇建设局监督管理科副科长苍盛告诉记者,随着青龙山公园的建成开放,公园周边的房子都变得“抢手”起来。“环境好了,人们都愿意住在附近,出了门就是公园,这种感觉太好了。”
地处苏浙皖三省接壤地区的宜兴市,拥有江苏乃至长三角最优越的生态禀赋、最优美的自然环境。
近年来,宜兴坚持“生态宜居、生态惠民”的发展理念,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宜居生活的向往,绘就了一幅江南小城的美好生活新画卷。
走进宜兴,人们仰望天空,看到的是“水晶蓝”常驻;游在宜兴,驾车行驶在乡村旅游公路上,犹如“人在画中”;夜宿宜兴,置身民宿周边的湖光山色中,人们流连忘返……
好景色、好空气、好环境的形成绝非一日之功,一幅幅生态美景的背后,是宜兴坚持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的不懈努力。
以青龙山公园为例,这个公园的修复建设,正是宜兴市生态“觉醒”的一个缩影。
此前,宜兴重点将交通主干道、风景区主要道路可视范围内的废弃宕口列入优先整治计划,加大对复绿、复垦和整治的投入,全力把宜兴建成太湖西线一流的人居城市和一流的生态旅游城市。
在张渚镇,昔日废弃的矿山宕口已华丽“变身”,成为江苏最大的油牡丹种植基地;在湖?镇,当地白鹤洞、门口山等十几个废弃宕口已变成种植园,渐渐披上“绿装”。
在丁蜀镇,除了青龙山公园外,昔日环境脏乱不堪的莲花荡也摇身一变,成为宜兴及周边城市的“网红”打卡地。
记者了解到,为创建美丽乡村,宜兴市已累计投入55.8亿元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14个村获评江苏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综合示范村,218个自然村达到江苏省“三星级康居乡村”标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变好了,宜兴市的乡村旅游也随之风生水起。
近年来,在致力生态环境优化的同时,宜兴市还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特色优势,将竹、茶、陶、洞、禅等元素与现代生态风情旅游相结合,通过举办国际素食文化节、梁祝戏剧节、湖?杨梅节等活动,将各个镇(街道)的风情特色充分挖掘,吸引国内外游客来到此间,拉动旅游、餐饮、住宿、交通等多项产业,为百姓增产增收助力。
“节假日经常满房,客人来自上海、苏州等地,不少是回头客。”谈及经营状态,大学毕业后就回到湖?镇龙山村打理民宿的黄剑智如是说。
好的生态环境同时还吸引了好项目的“目光”。
比如,昔日开山采石的张渚镇,如今美丽乡村建设由点成片,因此吸引到百亿元投资的大项目——宜兴国际旅游度假区(窑湖小镇)的落户;过去远近闻名的“化工之乡”周铁镇,对化工企业持续实行关停并转,如今成为全国绿色发展典范,吸引了投资200亿元的大拈花湾项目成功签约落户。
“宜兴被誉为‘书画之乡’,这里诞生了一批人们耳熟能详的书画家:徐悲鸿、钱松嵒、吴冠中……他们以丹青妙笔给人们留下了一个独特而瑰丽的艺术世界;现在,宜兴又用这么美好的生态环境,向人们展示了一幅美丽的江南画卷,这难道不是件很有趣的事吗?”从杭州来宜兴度假的周先生说。
文/记者 孙权
编辑/董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