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嫦娥四号研发团队:在中国航天史上写下“人类首次”字样
光明日报 2020-11-29 08:14

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成功发射。遥远的月球之上,嫦娥四号探测器即将迎来新的伙伴。

2020年6月,嫦娥四号任务团队的优秀代表,荣获国际宇航联合会2020“世界航天奖”,这是该奖项设立70年来首次授予中国航天科学家。嫦娥四号任务团队还被美国航天基金会授予2020年度航天唯一金奖,被国际月球村协会授予自成立以来的首个优秀探月任务奖,被英国皇家航空学会授予2019年度全球唯一的团队金奖……

中国航天硕果累累、人才辈出,为什么嫦娥四号任务团队能频获殊荣?

2019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指出,这次嫦娥四号任务,坚持自主创新、协同创新、开放创新,实现人类航天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巡视探测,率先在月背刻上了中国足迹,是探索建立新型举国体制的又一生动实践。

“我国探月工程,不断写下中国人探索浩瀚宇宙的崭新篇章。但从嫦娥四号起,中国航天的历史才开始不断出现‘人类首次’字样。”嫦娥四号探测器副总设计师贾阳说。嫦娥四号任务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科学家真正开始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承担更具挑战的任务

2020年11月22日,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巡视器(也称“月球车”)完成第24月昼工作,进入月夜休眠。目前,嫦娥四号已创造多个世界第一,是在月表工作时间最长的月球车。

“2013年,嫦娥三号实现首次月球软着陆后,中国国家航天局认为作为备份星的嫦娥四号应承担更具挑战的任务。”嫦娥四号“鹊桥”中继星总设计师张立华介绍,“去月球背面比去正面风险增大了很多,不仅要解决中继通信的难题,还要面对起伏多变的崎岖地形。”

由于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同。自古以来,人类都只能看到月球的“正脸”,虽然国内外绕月探测器已经得到了月球背面的影像,却从来没有探测器能够着陆于月球的背面开展探测。

为了应对嫦娥四号任务带来的种种挑战,曾担任我国首台月球车“玉兔号”设计师的贾阳和同事们对“玉兔二号”巡视器进行了多项改进创新,希望它更自主、更健壮、更可靠,可以在月球上走得更远。

“着陆器在月球上降落后,‘玉兔二号’要从着陆器上行驶下去。进行试验的时候,需要考虑的因素就比较多了,比如说着陆器降落的地方很可能不是平的,最大能倾斜到多少度呢?如果是张家界那样的地形呢?车在往下边走的时候,是顺着两个梯子,这两个梯子一定是平行的吗?如果梯子之间形成异面角度,角度最大又能有多少?”贾阳说,“团队成员做了几千种可能情况分析,穷尽了各种极端情况,对最后算出的可能情况又增加难度做了实验,月球车也能成功行驶,这样我们心里才踏实了。”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的预选着陆区。这片永远背向地球的亘古荒原,在寂寞了数十亿年后,终于迎来第一个翩翩降临的地球访客。

“嫦娥四号任务实现了多项创新,填补系列国际国内空白,充分体现了中国航天人敢下先手棋、善打主动仗的精神。”张立华说。

率先在月背刻上中国足迹

嫦娥四号探测器由着陆器与“玉兔二号”巡视器组成。嫦娥四号成为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的探测器,“鹊桥”中继星发挥了关键作用——为地面与嫦娥四号探测器搭建起通信桥梁。

为什么一定要有一个中继星呢?

原来,嫦娥四号探测器着陆在月球背面后,会被月球所遮挡,地球和探测器无法进行通信。“‘鹊桥’虽然不是嫦娥四号任务的主角,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全新研制的,其使命就是为月球背面的着陆器和巡视器提供中继通信服务。”张立华说,“‘鹊桥’中继星个头不大,整星重量只有400多公斤,但它要一端连着远到8万公里的探测器,另一端连着40多万公里外的地球,架起一座横跨地月的信息‘桥梁’。”

“由于通信距离太远,通信天线口径要尽量大。”张立华说,如果在地面上,这很容易实现,但由于火箭空间限制,上星的天线要面临很多难题。

最后,中继星研发团队选择了伞状天线的新方案。“这样发射时天线可以收拢到最小,入轨后再展开,但这样的天线加工装配过程非常复杂。”张立华介绍,天线上有几千个绳系控制点,为确保展开后符合型面精度要求,必须一个一个点通过手工调整到位。

“伞天线研制和卫星测试的工作强度和压力巨大,时间上又不能松动,团队的科研人员经常连续几个月加班加点,最紧张时连轴转,没有周末和节假日。”张立华说。

“嫦娥四号任务,我们能够完成人家没有做过的全新的任务,依靠的是航天事业多年的积累和不断地创新,从跟跑、并跑到在一些任务上实现领跑。”张立华说。

“鹊桥”于2018年5月21日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张立华说,研制团队从2015年年底接到任务,在短短30个月内按期实现了发射,大家真的是靠着一股精神,憋着一口气,才最终坚持下来。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张立华说,“中国航天的每一个大胆设想、每一次成功实施,都是航天人拼搏与奋斗精神的充分展示。”

一步一个脚印,一棒接着一棒

“航天器的特性就是一旦投入使用,我们没有办法修复它。坏了,我们就没有办法了,所以零缺陷在航天行业文化中是很重要的。”嫦娥四号着陆器测控数传分系统主任设计师刘适说。

“航天科研团队是有精神传承的,以老带新、积淀传承的传统一直在团队中延续。嫦娥四号研发过程,也是一个航天人才培养的过程。”刘适说,“任务紧张的时候,甭管多晚开办公会,哪怕是凌晨1点,像嫦娥四号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孙泽洲等领导,他们都不会缺席。在总结过程中,他们要听一听今天碰到什么情况,有时测得很不顺利,他们还给大家鼓鼓劲儿,然后提一些建议。”

有一天晚上,因为测试中发现干扰很强,科研人员一直测不到真正想要的一个结果。“当时时间又很紧张,最后商量说在测试场地周围加一些特殊板材,需要临时去从别的测试场搬过来。”刘适说,“团队里也不分谁是总师、谁是测试人员,大家都一起去,确保测试进度不受阻。”

嫦娥四号探测器落月成功后,嫦娥四号着陆器总体主任设计师李飞说:“大家都非常激动,很多同志都哭了。”

其实,嫦娥四号成功发射后,李飞就搭上最早一班飞机,从西昌回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驻守监控。在此之前,他已在西昌发射场鏖战了3个月。“我们在发射场连续奋战92天,为确保在发射场零质量问题,不留一丝隐患上天,研制团队每天下班前都要周密策划第二天的工作,并且认真总结当天的工作,几乎每天晚上都差不多10点才能下班。”李飞说,“整个团队是以短跑速度进行长跑,没有使命感是坚持不下来的。”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嫦娥五号已开启中国航天新的征程。“探月人将不负韶华,努力奔跑,让梦想在宇宙发出灿烂的光芒。”贾阳说,“我们要心怀梦想、奋勇拼搏,一步一个脚印,一棒接着一棒,在奋力奔跑和接续奋斗中成就梦想。”

【链接 】

嫦娥四号创造了多少个世界第一?

第一次实现人类探测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

第一次利用运行在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中继通信卫星,实现月球背面与地球的连续可靠中继通信。

第一次在月球背面开展月球表面科学探测和低频射电天文观测,填补世界月球科学探测领域多项空白。

嫦娥四号“鹊桥”中继星总设计师张立华:创新成于实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伟大事业都基于创新”“伟大事业都成于实干”。对此,我们航天人感受最真切。几十年来,大家在不断面对新的挑战,嫦娥四号任务就是一个代表。

伟大事业都成于实干,创新中要有实干,实干中也要有创新。嫦娥四号任务坚持自主创新,实现了多项技术突破,填补了国际国内空白。

比如说,我们在研制“鹊桥”中继星过程中,为确保卫星在天上能够表现得好,首先要确任它能在地面上表现得好。尽管只有两年多的研制时间,我们还是做了大量的地面测试和试验,整星在不到4个月的时间里就做了超过1300个小时的地面测试,平均每天都是十多个小时。可以说,大家是拼了命地在推进研制工作,用实干确保创新的成功。

在工作中,我们要设想各种可能出现的故障情况,设计各种边界条件下的解决方案。伞状天线的研发就是如此。伞状天线,顾名思义,在发射时像一把伞一样收拢起来,入轨后才打开,形成一个大尺寸抛物面天线。在茫茫太空中,这把“伞”要经历严酷的环境带来的考验与洗礼。比如,中继星在轨要不时经历一段长达4个多小时的阴影区,天线上有些组件的温度将低至零下230摄氏度。在如此严寒下,伞天线是否会被冻坏?暖和过来以后型面精度是否还能保证?研究院的设计师们做了不计其数的测试和试验,才保障了它在轨性能良好。

目标不会自动抵达,实干是通往成功的最近道路。当然,航天最讲究的还是成败。我们开展创新,必须是成功前提下的创新,必须得把工作提前做扎实做充分。无论是个体“小我”,还是民族“大我”,要想实现梦想,等不来、喊不来、要不来,必须靠挥洒汗水拼出来、撸起袖子干出来。

从实际走过的过程来讲,嫦娥四号任务的成功完成也给我们信心:有梦想,有创新,有实干,就能够取得新成就。不要怕做别人没做过的事儿,只要把每一项工作做充分、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周全,我们就能够在科研“无人区”奋勇向前。

如何在实践中砥砺青年创新人才

(作者:孙泽洲,系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嫦娥三号、嫦娥四号、火星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

航天器研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论是嫦娥三号探测器首次实现我国航天器地外天体软着陆和巡视勘察,还是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留下了世界探月史上的第一行足迹,抑或是天问一号承担着艰巨使命飞往火星……每一个壮举的背后,都凝聚着千千万万航天人的智慧和汗水,更得益于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以下简称“五院”)多年来对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系统培育与精心培养。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根基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习近平总书记一语道破了理想信念的重要性。从航天事业发展的历程看,也正是坚定的理想信念鼓舞和支持了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矢志不渝、接续奋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航天精神从无到有,由一个个鲜明具体的“精神坐标”,逐渐发展形成了一个不断传承创新的精神谱系,包括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和探月精神等。航天精神谱系薪火相传,赓续不断。

五院独具特色的是,将航天精神融入重大工程任务,融入技术攻关、管理优化、能力提升等各个环节,通过举办型号出征仪式、进场动员会等,使航天精神落地生根。天问一号探测器试验队临时党委突出“融、新、实、细、严、慎”,创新设计了“技术+计划+产保+技安+政工+防疫”4+2全方位流程管理模式,实现了精神鼓舞与型号任务的同频共振。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每一位航天人把个人理想熔铸在航天强国建设的使命中,用实际行动诠释航天精神的时代内涵。回顾天问一号探测器5年的研制历程,团队遇到过核心技术突破难的瓶颈,遇到过试验环境异常恶劣的考验。但大家坚持大胆创新、全力攻关,最终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

系统的培养体系是保障

中国航天事业能够蒸蒸日上,航天人能够快速成长成才,核心在于搭建了多维度、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

为育新才,先培沃土。五院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坚持“人才强企”战略,遵循“四个坚定不移”的人才建设方针,不断深化“识才、用才、育才、留才”相关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涵养人尽其才、人尽其用、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

五院立足中国航天系统工程理念,充分发挥“系统总体+分系统专业”的组织体系优势,探索并形成了适应国家重大专项工程的项目管理模式和成果,符合我国国情和重大科技工程要求,为新形势下后续重大科技工程的组织实施提供了有效借鉴。通过重大工程任务的实施,凝聚和培养了一批年轻、优秀的工程技术、科学研究和工程管理人才,造就了一支年龄结构合理、业务素质过硬、富有创新精神、置身于世界科技前沿的科研队伍,为我国航天工程和空间科学研究培养了中坚力量,为保持我国在航天高技术等前沿领域的优势地位提供了有力支撑。

横向上,根据不同类型人才成长的不同阶段强化源头培养。以五院的龙头单位总体设计部为例,通过技术人才“接力”计划、管理人才“集训”计划、领军人才“攀登”计划、青年人才“尖峰”计划,按照“隔级培养、一带三”的方式,实施技术人才“接力棒”培养模式。针对“航天新人”举办虚拟卫星培训就是一种很好的尝试。新员工担任“总设计师”“主任设计师”等职务,在协同设计培训平台上,设计一颗虚拟卫星,真实体验卫星研制流程,快速建立卫星系统工程的概念。对于我们型号总指挥和总设计师,则搭建了“两总上讲台”、《两总工作指南》培训等平台,为我们提供了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

纵向上,五院研究提炼了骨干、专才、将才、帅才到大家等不同层次航天科技人才的基本特征、角色定位和成长规律,对于一些有潜力的科技人才苗子,根据每个人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培养方向。对于那些性格相对内向、甘于寂寞,同时对技术追求执着专注、精于钻研的,鼓励他们在专业上向纵深发展,成为更高层次的专家;对那些不仅具有较强专业能力,而且具有较强组织协调能力的骨干,则重点向将才、帅才培养。

大胆的岗位历练是关键

“择优选拔年轻人,大胆起用年轻人,积极培养年轻人”,是航天重大工程团队成功的重要秘诀。大胆吸纳新人,起用年轻人,会让队伍的年龄层次更趋合理,专业技术整体水平更高,综合能力更强,技术研究更有创新性。

我35岁时被破格任命为嫦娥一号卫星副总设计师,38岁时任嫦娥三号探测器总设计师,在我们航天领域,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嫦娥二号当时的卫星总体技术负责人还不到30岁。通过合理的职业发展通道,以实际航天器研制任务为平台,通过3年至5年的时间,一批优秀的航天人才便能培养出来。

与“压担子”相匹配的,是构建高层次人才梯队。通过推进领军人才“攀登”计划,构建覆盖多年龄层次、多专业分布的领军人才梯队,制订三年培养计划。对于高层次领军人才更是由“一人一策”增强为“一人一队”支持保障。

老一辈航天人都很无私地帮助青年人成长。在每一项任务关键阶段,叶培建院士都会询问我有什么问题和困难,并叮嘱我一些注意事项。可以说,正是许多像叶培建院士这样的“掌舵人”,利用他们丰富的经验、渊博的知识,向青年人传授工程实践经验,帮助其掌握分析和解决复杂技术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指导青年人才探索攻关路径,创新研究思路。

在畅通的成长通道中,我们看到了未来的方向和脱颖而出的路径;在重任的压力下,我们感受到了无比的信任和无尽的动力;在老前辈无私的指导和帮助下,我们收获了宝贵的经验和严谨的作风。我们随着任务的成功而成熟,随着梦想的实现而成长。

探索浩瀚宇宙是全人类的共同梦想。老一辈航天人带领我们相继圆了“两弹一星”梦、载人飞天梦、探月梦,但未来更深邃的太空等着我们这一代去探索、去征服。在祖国与人民的重托中,在组织的精心培养下,相信我辈及后来者们能够担当起实现航天强国梦的重任,涌现出更多的“大师”。

如今,我国的航天事业正处于难得的战略机遇期,探索深空的步伐越来越快,航天强国的梦想也离我们越来越近。我们将以实际行动弘扬航天精神,向着更远的深空进发,为建设航天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光明日报)

编辑/田野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