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际音乐节开幕 武汉音乐家携手首演抗疫主题新作《献给2020》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10-10 09:21

第二十三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将于10月10日在京开幕。当晚,北京国际音乐节联合中国爱乐乐团与上海交响乐团共同委约,作曲家邹野、方石,词作家唐跃生历时半年于北京、武汉、深圳三地隔空联手创作的声乐及合唱交响曲《献给2020》将迎来世界首演。

10月9日,几位主创现身北京,分享这部作品诞生的台前幕后故事。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委员会主席余隆表示:“2020,新冠疫情给全世界带来了太多的变化,在这个时刻推出这样一部作品,让人非常感动。更重要的是音乐家们能够团聚在一起,大家共同为抗疫做一件事。”

主题:从聚焦武汉到面对自己

要想把现在进行时的事件变成一部文艺作品难度不小。邹野透露,最初想为这个特殊的年份创作一部作品的想法产生于2020年初:“想法是大家一起讨论的时候产生的。最初不知道从哪里下笔,所以当时联系了我的好同学方石。”从开始创作到完成作品,疫情的新闻日新月异,作曲家的创作心态也悄然改变。但邹野没有将创作视角固定,致敬、反思、憧憬等复杂情绪在《献给2020》中立体呈现。“我们不断在找写什么,从开始的目光在武汉,后来我们找到一个主题,‘写人类自己’,写人类如何面对自己,如何给自己提供生活的世界。这是一个不断思索,不断变化中产生的作品。”

邹野、方石和唐跃生三位创作者分别位于北京、武汉、深圳三地,直到10月8日在排练厅,三人才得以见面。邹野透露,“所处的地方不一样,大家彼此的心情也不同。我们三人都是隔空创作,不断沟通,通过邮件传小样,慢慢形成今天的作品。”

创作《献给2020》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唐跃生表示,“我认为一部作品最初的级别应该是有气质的,第二个级别应该是有性格,第三个级别是有生命感,最高的级别应该是有命运感。所以接下这部作品我既是压力很大,也充满了期待。”为了更好的完成这部作品,唐跃生写了5天时间,写完后睡了整整3天才醒。“这部作品对我来说不是简单的写作,而是用生命去体验。这个作品只有一个主题,就一个字——‘爱’。‘爱’不是你喜欢什么,‘爱’就是你本身。疫情让我们在面对苦难的时候有了一次反思我们人类自己的机会,我们是不是远离了文明,我们是不是要把这种文明和爱找回来。”

而创作的过程也是在不断碰撞中完成。方石透露,三人在音乐和歌词方面时常有争论,“比如是‘带上口罩’的黄鹤楼好,还是默默伫立的黄鹤楼好?后来决定不要具体的名词,不要把它具象化,这部作品不只是写给中国的,而是写给全世界的。”

团队:武汉音乐家携手回报观众

10月10日晚,《献给2020》将由作曲家邹野执棒,武汉爱乐乐团、北京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北京音协合唱团与武汉音乐学院演艺学院合唱团,携手世界级女高音张立萍与男中音贺磊明两位歌唱家共同呈现。值得一提的是,这部作品从两位作曲家,到词作家,再到两位歌唱家都是武汉人,这是一种巧合,但也给这部作品赋予了一种浓郁的情感。

为高质量呈现这部作品,武汉爱乐乐团10月5日就在北京与北京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共同排练。武汉爱乐乐团团长张守忠介绍说,“武汉爱乐乐团从10月6日就在北京开始了与北京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的排练。在疫情爆发期间,武汉爱乐乐团下沉到社区工作,负责量体温、买口罩等工作,任务非常艰巨。我们也受到了来自全国人民的关注与关怀。武汉4月8日解封,我们5月28日做了第一场室内乐线上演出,900多万观众在线观看,他们纷纷说好久没听到这么好听的音乐了,大家的留言我们都记着呢,真的是眼含热泪,那时候觉得音乐就像天籁一样好听。我们这一次参加北京国际音乐节,演奏由邹野大师为抗击疫情专门创作的作品,武汉爱乐乐团会用最好的状态回报关心武汉的每一位观众。”

为完成《献给2020》的世界首演,北京国际音乐节特别邀请到世界级女高音歌唱家张立萍和男中音歌唱家贺磊明,这两位歌唱家都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对于家乡拥有特殊感情。“唱这首作品的时候气氛不一样。”身为武汉人的张立萍透露自己当时很焦虑:“作为武汉人,我有一种很悲壮的情绪,我在自己练习的时候不能想词,一想词就会唱得热泪盈眶的,根本控制不住自己,确实是发自内心的悲悯。”贺磊明也表示,“当我拿到这个谱子的时候简直是热泪盈眶。这是我听过最好听的一部中国作品之一。能够演唱这首作品是对我的考验和信任。”

余隆则引用了一个例子来表达对《献给2020》的期待:“二战期间德国围城,肖斯塔科维奇创作了第七交响曲,所有人在广播里聆听这部作品的诞生,鼓舞了士气。今天新冠不仅是围城,更影响了全世界,这部作品让大家聆听到另外一种激励和鼓励,舞台上每一位艺术家都像士兵一样维护着我们国家的荣誉。这部作品最大的成功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极具历史意义的时刻,它是纪念碑式的作品。10月10日晚,这部鼓舞人心的作品将展现在观众面前。”

cj20201009-北京国际音乐节开幕发布会2.jpg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田婉婷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崔峻
编辑/贺梦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