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一心筑牢钢铁堤坝
人民日报 2020-07-27 10:00

【提要】众志成城的力量,来自守护家园的强大信念;奋不顾身的力量,筑成万众一心的防洪堤坝。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一定会让灾区群众生产生活尽快走向正轨、恢复生机。

镇村两级干部全部上堤,不分昼夜,守卫家园;48小时内,全省组建了1755支青年突击队,25050名青年报名参加……连日来,笔者在江西各地采访时看到,面对持续的汛情,广大干部群众和人民子弟兵齐心协力,携手抗洪抢险。从鄱阳县到湖口县,从遭遇水患的鄱阳湖流域一直到长江岸堤,他们筑起了一道抵御洪水的钢铁堤坝,凝聚起万众一心的力量。

7月17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强调,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防汛救灾的强大政治优势,让党旗在防汛救灾第一线高高飘扬。不管走到哪里,最危险、最吃劲的地方,一定会看到鲜红的党旗飘扬在堤坝上。“我是老军人,30年党龄的老党员,参加过九八抗洪,我申请作为一名志愿者,去支援抗洪一线”,南昌市公安局老刑警魏建平主动请战;“让我上,这里地形我最熟”,鄱阳镇江家岭村老党员张东波,在最危急的时刻率先跳入水中,带领大家筑起拦水坝;“汛情需要我,不分退休不退休”,有着38年党龄的老水利专家李爱民退休后临危受命,来到防汛第一线——南昌市新建区赣西联圩,处置险情。朴实的话语,表达着夺取防汛抗洪全面胜利的坚定决心。

众志成城的力量,来自守护家园的强大信念。7月10日,江西九江市江洲镇致信在外乡亲,呼吁18至60周岁之间的父老乡亲返乡抗洪。“家乡需要我。”作为第一批返乡的江洲人,42岁的杨世友不仅仅赶赴一线,还带来了大量的抗洪物资,简单的一句话让人动容。号召令发出后短短几天,便有4000多人回乡投身江洲抗洪一线。返乡抗洪!那里有牵挂在心的血脉至亲,有庄稼地里的稻谷粱菽,还有难以割舍的温情回忆。当故园遭受汛情,很多人都和杨世友一样,义无反顾,召之即来,来之能战。这段时间,九江市棉船镇、南昌市新建区等汛情严重区域,陆续发出了“返乡号召”,都得到了积极而热烈的回应。

奋不顾身的力量,筑成万众一心的防洪堤坝。阿姨们“组团”上堤,巡堤、扛沙袋、熬绿豆汤,干劲不让须眉;父子结伴,爷孙携手,日夜巡防的故事屡见不鲜;平时视田为命的村民,为了保护整个干堤安全,扒掉田圩,淹了自家良田。无论是盯着屏幕,时刻点赞转发正能量链接的网友,还是为了前方物资筹集,在手机上发起接龙捐赠的志愿者,即便不在第一现场,很多人也在用自己的方式为筑牢防洪堤坝贡献力量。

正是因为这万众一心的力量,即便洪水来袭,大部分地方仍然秩序井然。千年古镇吴城镇,虽然被大水围困,但是生活、商业氛围仍浓,中学生在家长的陪伴下,乘坐应急船赴县城赶考。事实上,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到如今众志成城抗洪抢险,都是这种万众一心守护家园的情怀和信念,联结起每一个人,让亿万人在面对灾难时展现出“洪水不退,我不退”的精神力量和风雨不动、迎难而上的勇毅担当。

在防汛救灾的同时,灾后重建工作也在迅速有序地展开。面对群众的现实需求和发展意愿,各地要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抢险救灾工作,各项政策要精准聚焦、精准落地,对贫困地区和受灾困难群众给予支持,防止因灾致贫返贫。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一定会让灾区群众生产生活尽快走向正轨、恢复生机。

文/朱磊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