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莎剧腔的“杜甫”贡献了什么?
团结湖参考
2020-04-25
+ 关注

放在平时,BBC如果播出一部介绍杜甫的纪录片,人们至多把它当作一次中国文化知识普及。但在传染病大流行的人类危机时刻,一切的意味就丰富了起来。

这部近日在BBC-4播出的纪录片名叫《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它是拍给英语世界看的,却激发了中国观众高涨的热情。咱们的“诗圣”被外国人推介,而且把他和西方人最尊崇的莎士比亚、但丁相提并论,自豪感自不必说。更重要的是播出时机:眼下西方世界对待中国的态度又开始微妙起来。

中国比其他国家地区更早进入抗疫状态。中国人的苦熬给世界争取了时间,病毒全球大流行之后,中国也积极支援他国、投身全球抗疫。但来自西方世界的反馈,却不尽然友好。小到戴口罩,大到防疫措施,乃至病毒来源,奇谈怪论让人哭笑不得。误解、歧视和偏见,都有加深的倾向,中西方的关系开始出现前所未有的张力。在部分西方人士眼中,中国是“异数”,是一片他们无法理解、也难以认同的土地。

在这样的氛围下,《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堪称一股清流。

《杜甫》看待杜甫、看待中国文化时的眼光是平视的。中国人看这部纪录片,很容易找出“低级错误”,也会因为某些细节感到不舒服。比如讲到唐明皇和杨贵妃时所配的画面看得我直纳闷,这两个人物明明是唐高宗和武则天吧?再比如表现《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时,那个舞剑演员的妆容打扮,有刻板印象之嫌。但总体而言,《杜甫》并没有沦入基于西方优越感的“东方主义”,而是站在一个比较客观角度,谈诗歌,谈历史,谈杜甫个人的命运,谈他在危机之中的沉浮。这种叙述方式,是中西方观众都比较能接受的。对着镜头解读杜甫的专家,既包括中国人熟悉的西方汉学家宇文所安,也有来自中国的文学教授,不难看出其中平衡中西方视角的意图。

和近两年西方团队创作的其他中国题材纪录片不同,《杜甫》关注的重点不是现实议题,而想借由一个代表中国传统理想的大诗人,理解并帮助西方人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人。

看得出,主持人迈克尔·伍德对中国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充满好奇,他寻访杜甫坎坷人生中停留过的地方,所到之处,总不忘把镜头对准当地烟火气缭绕的市井生活,熙熙攘攘的行人,古迹景点的游客。在杜甫草堂,伍德采访的一个老年中国游客让人印象深刻,他操着一口相当熟练的英语,赞扬杜甫爱国、关心穷人疾苦。

伍德并不是用书生钻故纸堆的方式去拍《杜甫》的,他试图寻找杜甫与我们当下生活的关联。老实说,这一点他做得不够成功,但这背后的眼界和胸襟,已经足够了不起。他真诚地想要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他镜头下的中国人、中国日常生活灵动有生气,看不出多少猎奇的味道。

我觉得《杜甫》更重要的贡献,是“求同”。

纪录片中,“甘道夫”扮演者伊恩·麦克莱恩爵士朗诵的英译版本杜诗贯穿始终。这是让中外观众都耳目一新的地方,但有些中国人对此不太满意。为什么呢?无非是我们耳朵快听出茧来的观点:英文翻译难以传达古典诗歌的韵味。诗不押韵,听不习惯,加上麦克莱恩一口莎剧台词腔,这个“杜甫”陌生得让人不敢相认。我倒不这么想。《杜甫》里的杜诗翻译得相对直白,但所用译本较为忠实地保留了原诗的意境。再则,莎士比亚悲剧中的悲悯气质、对人世的洞察、对命运的嗟叹,和杜甫的诗难道没有相通之处吗?

在我看来,对杜甫莎剧化的演绎,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它拉近了西方观众与杜甫之间的距离。伟大的心灵、璀璨的艺术,在重新诠释之下,跨越了语言、种族的界限,在精神深处实现共鸣。

类似的苦心与巧思,也在细节之处闪耀。比如和专家聊到杜甫与李白的友谊时,伍德搬出了尼采美学中的“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类比李杜迥异的风格。再比如他提到杜甫对平克弗洛伊德的影响,还在背景音乐中取用了该乐队名曲“Set the Controls of the Heart of the Sun”的一小段旋律。虽然这里面或许有小小的偏差和误会,这首歌的歌词主要引用和化用的是李贺、李商隐和杜甫的“本家”杜牧的诗句。但像我这样的伪摇滚乐迷,还是忍不住小小激动了一番。

《杜甫》的谋篇布局、细节安排,都在释放一个信号:中国不是一个遥远、神秘、不可接近的国度。中西方文化之间可以找到互通的纽带,彼此懂得、彼此信任。

筹划拍摄《杜甫》时,伍德和他的团队断然不会料到新冠疫情的出现和蔓延,也不大可能想得到眼下疫情之下,人与人、国与国、文化与文化之间的龃龉和裂痕会如此之深。伍德只是以一贯公正平和的态度,讲述他的中国故事。说起来伍德算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在《杜甫》之前,还拍过《中华的故事》、《中国改革开放的故事》,年初的时候伍德有了新职务,“中英了解协会”主席。

放在疫情的背景之下看,《杜甫》很有弥合分歧的意味。选择在这个时候播出这部纪录片,很符合BBC向来想要树立的公正、自由的品牌形象。对追求共识、反对偏见的人而言,这无疑是一种安慰。这其中释放出的善意令人感动,但国内少部分观众竟然曲解了这份心意,叫人说什么好呢?

误解、偏见和歧视的一个重要源头是不理解,更糟糕的是闭目塞听、丧失理解的意愿,只粗暴地把对方划入“敌对”的阵营。在批判、指责之前,如果能静下心来,诚恳地倾听对方的想法、了解对方的文化与习俗,或许冲突与戾气就能消弭许多。面对差异,我们都该拿出包容的心态,学着有远见一些、格局大一些。

中国人多熟悉杜甫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类的诗句,大家随口引用,甚至不会想起这出自杜甫。疫情之下,《杜甫》让我们认识了不大一样的杜甫,也打开了一种理解世界、包容差异的方式。

让我们摈弃成见,和世界重新认识一次。


(文/张静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