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热”垃圾分类 北京上支付宝识别垃圾人数翻倍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19-10-22 15:05

10月14日,《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修正案》公开征求意见。不少市民已经在“预热”做准备。来自支付宝的数据显示,过去一周,在支付宝上使用“垃圾识别指南”的北京居民人数翻倍,使用AR识别垃圾的居民中,北京人数排全国第二。

科技助力垃圾分类 上支付宝识别垃圾人数翻倍

“塑料袋是什么垃圾?”北京市民陈女士认为是有害垃圾,她打开支付宝搜索“垃圾分类指南”进入小程序,显示为“其他垃圾”。最近一周,在支付宝小程序上搜索垃圾识别的北京人人数翻倍,“零食塑料包装袋”、“鞋类”、“手机”等成为热搜词。

“市民垃圾分类热情持续走高,网上各种攻略层出不穷,纸质指南容量有限,市民在实际操作中,还有不少困惑。”长三角循环经济技术研究院院长、“垃圾教授”杜欢政举例,“比如宠物粪便、口红要怎么分?而小程序就能把这些比较冷门的分类都囊括进去。”他认为,引入互联网技术是积极推广垃圾分类知识的又一创新举措。

为方便老百姓处理生活垃圾,早在6月,支付宝就推出了多款垃圾分类小程序,千余种垃圾可以一键查询分类。9月,智能识别回收垃圾的机器也已亮相,借助AI技术自动识别投入的饮料瓶,实现按垃圾材质归类,解决购物中心的分类难题,未来将投入量产。

170多万北京人在线卖垃圾 能种出一整片胡杨林

北京青年报记者还注意到,在“垃圾分类指南”小程序内输入“塑料瓶”等可回收物,还可以直接预约上门“收垃圾”,和快递一样方便。支付宝工作人员谭薇薇介绍,“这是去年上线的垃圾分类回收平台,废旧报纸、纸箱、塑料瓶、碎玻璃等,都可在线下单,免费上门回收,还能获得蚂蚁森林能量。”

目前,这一“垃圾分类回收平台”已经覆盖北京所有主城区,已有170多万北京市民在线“卖垃圾”,累计可收能量超2.6万公斤,相当于北京人能种下一片1200多棵树的胡杨林。在这个平台上,旧衣、旧家电、废纸、废旧塑料下单频率最高,用户平均7天下一次单,70%的用户还会选择继续下单。支付宝城市服务总经理朱春勇表示,“这说明大家更重视垃圾分类的意义,正把它变成生活的一部分。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温婧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支付宝大额存款需3年提取?不实
经济日报 2022-07-24
支付宝:健康类小程序访问量涨325% 宠物、文旅火热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2-06
北京环球度假区将开园 持票游客上支付宝搜可预约入园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8-30
家庭申请无法通过微信人脸识别?北京小客车指标办:建议错峰或用支付宝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1-03
青岛老城区推进“智慧”垃圾分类
经济日报 2020-11-28
微信、支付宝“健康宝”绑定手机号不同 返京均需行程申报核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10-16
今起“交管12123”支付宝小程序全国上线运行
北京晚报 2020-09-01
“北京通”小程序和支付宝“市民中心”实现融合
北京日报 2020-08-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