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医疗短视频宁可遇冷,也不要虚假的感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11 07:30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多名网红医生在自媒体上发布视频或文章,讲述了其在下班后为患者加号看病的经过。但这些医生讲述的故事情节过于雷同,有摆拍造假的可能性。经检索发现,至少有20名网红医生都发布过此类雷同故事情节:患者从远方来,不会预约也不会挂号。一名在网上发布过此类故事的医生承认,这些内容系其宣传团队“添油加醋”所致,拍摄时他只是照着稿子念一遍。(6月10日《北京青年报》)

网红医生带有“流量焦虑”,希望自己能够从“网红”变成“常红”,这完全可以理解。毕竟医生拍短视频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当然不会为了自娱自乐,也难以忍受长期受到冷遇。只有相关账号带来足够的流量并产生效益,医生拍短视频的积极性才能被调动起来。

当创新不足时,“拿来”就成为一种选择。当前短视频领域内容雷同和摆拍现象十分严重,一个短视频只要稍有创新,就能引来众多效仿者,他们设置相似的场景,用相同的人物和语言,表演相同的内容,让观者大倒胃口。创意不足和难以持续,是短视频主播最难克服的短板。医疗作为短视频内容之一,也容易受到这些做法的影响。

然而,与其他内容相比,医疗内容十分特殊,真实可信是不能失守的红线。医疗是一个求真务实的过程,各项检查指标、医生的诊疗思路等,都要确保真实可信,以至于求真务实成为医生最基本的素养。看病如此,拍医疗短视频也应该如此,否则,做假就极容易侵蚀到医疗。此外,医疗短视频的一个主要功能是普及医学常识和辟谣,辟谣者不能让自己也成为谣言。

更重要的是,部分医疗短视频已成为医患相互联系的重要纽带,成为线上和线下诊疗的补充。医患交流不能掺假,经由医疗短视频交流更是如此,任何虚情假意都会引来对方的猜疑和疏远。医疗短视频只有以诚相待,才能以心换心,从而不断增进医患互信。

医生摆拍加号视频,最初会让不明就里的人有所感动,但网友可能很快就会刷到相同或相似的内容,从而产生上当受骗之感,不仅不再相信涉事短视频账号发布的内容,而且可能对所有医疗短视频失去信任。医生摆拍“看诊”视频无异于自毁个人前程,甚至殃及整个医疗短视频领域。

医疗短视频具有十分光明的发展前景。2021年7月,全球数据洞察和策略咨询机构凯度携手腾讯医典发布《2021医疗科普短视频与直播洞察报告》显示,51%用户关注医生博主账号,77% 的观看科普短视频或直播的用户会和医生互动,医生成为科普创作的重要主体。但这段时间,医疗短视频接连曝光一些不良事件,医生自编自导急救视频、剧组潜入医院拍摄并让家属“哭小点声”等,让人对医疗短视频的乱象感到担心,促进该行业健康发展已成当务之急。

与常见的短视频乱象相比,医生虚构加号过程看似事小,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真诚相待是医疗内容最好的创新,也是需要守牢的一条底线。宁可遇冷也不要虚假的感动,宁可退出也不影响整个行业发展,是医疗短视频主播应有的胸怀与担当。

文/时本

漫画/王铎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多名网红医生讲述“帮患者”经历被指造假 有医生承认故事系宣传团队“添油加醋”所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9
为赚流量不择手段制作发布虚假故事 无底线摆拍短视频该严治了
法治日报 2024-05-17
把短视频平台打造成医学科普理想阵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5
揭开虚假短视频“画皮”需要穿透式监管
工人日报 2024-03-28
医疗科普短视频的“富矿”应被合理开采
工人日报 2024-02-06
最新评论